印度戒日王朝建立者
戒日王(589~647),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為中國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遊的緣故,而單就印度歷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響的帝王之一。
戒日王印度歷史上的著名國王、劇作家兼詩人,最後一個統一了北印度的本地人國王。他的統治時期(606~647)是印度歷史上的一個光輝的時代。
印度塔內薩爾王國普濕婆提王族第六代國王。音譯曷利沙(Hars!a)、曷利沙伐彈那(Hars!avardhana),意譯為喜增王。戒日王蛤了的稱號。606年,戒日王因其兄羅賈伐彈那為鄰國所殺而嗣位。他勵精圖治。6年後,誓師復仇,進而以首都曲女城為中心,征伐四方。當時領土包括恆河流域,旁遮普和拉其普特的大部分地區,直到西印度卡提阿瓦爾半島一帶。他是繼笈多王朝多之後統一印度的著名國王,曾多次派遣使臣與中國唐朝通好;唐太宗亦派王玄策等人多次使印報聘。在他統治的40餘年間,北印度相對穩定繁榮。死後,帝國開始分裂,出現了王朝林立的局面。戒日王乃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為中國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遊的緣故,而單就印度歷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響的帝王之一。
戒日王信奉印度教濕婆派,但對其他宗教也都採取扶政策。他修建了許多佛塔、伽藍,供養佛教僧眾。每五年舉行一次無遮大會(各個教派都可以參加的宗教大集會),鼓勵各教派進行宗教學術交流。中國玄奘訪印期間,正值戒日王治世,頗受禮遇。戒日王獎掖文藝,在宮廷中供養了一批著名文人。他自己也是一個文學傳記作家。著有《龍喜記》、《瓔珞記》、《鍾情記》3部劇本傳世。另外,他創作的《八大靈塔梵贊》和《野朝贊》表現出強烈的佛教情趣。由於戒日王對佛教的扶西支持,佛教徒把他看作與阿育王、迦膩色迦齊名的護法名王。
自笈多王朝在白匈奴人打擊下瓦解之後,印度又恢復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在北印度,主要有四大強國:以德裡附近為中心的坦尼沙王國,以曲女城附近為中心的穆裡克王國,恆河三角洲的高達王國和昌巴爾河流域的摩臘婆王國。在長期的合縱連衡之後,逐漸形成了兩大陣營:坦尼沙和穆裡克為一方,高達和摩臘婆為另一方。
戒日王是坦尼沙國王波羅‧瓦爾那的次子,王國的來歷不明,傳說王朝的締造者名叫布濕波菩地,由於信奉濕婆神而起家。到了戒日王的父親光增王時逐漸吞併鄰近的小國開始強大起來進入了諸雄爭霸的行列。由於自稱屬笈多王族的旁系後裔,因此也有人將戒日王朝視為笈多王朝的延續。戒日王之上有一兄一姐,兄長羅賈伐彈那原為王國的繼承人,英勇善戰,姐拉芝修黎嫁給了穆裡克國王格拉巴伐爾曼,以加強兩國的聯盟關係。
604年,年僅15歲、尚為王子的戒日王隨兄長羅賈伐彈那率軍征伐王國西部的白匈奴人殘餘勢力,此時國內發生了大變局,父王波羅‧瓦爾那突然病逝,母后以身殉葬。與此同時,夙敵高達和摩臘婆兩國聯合起來,大舉發兵進攻坦尼沙的盟國穆裡克,穆裡克國王格拉巴伐爾曼兵敗被殺,王后拉芝修黎(即戒日王之姐)被俘。兩國軍隊還準備進攻坦尼沙。值此危局,戒日王隨兄羅賈伐彈那快速返回國內,羅賈伐彈那立即繼承王位,任命戒日王留守國內,自率萬餘騎兵進援曲女城,在取得節節勝利之時,卻被高達國王設賞迦派人暗殺,群龍無首的坦尼沙軍隊由勝轉敗。 此時已是公元606年,戒日王在重臣婆尼為首的群臣擁立下繼承了王位,隨即以傾國之力進攻曲女城,為了戰勝比他勢力雄厚的設賞迦王戒日王一方面與懾於設賞迦王的擴張勢力的阿薩姆王結盟,造成兩面夾攻設賞迦的形勢;另一方面針對設賞迦王迫害佛教的行徑,採取了敬禮佛教的政策邀請攝鎧王從小的好友、在當時擁有眾多信徒的佛教大師日友入朝參政,使他獲得莫克利王國的臣屬及民眾的好感,從而有助於他將設賞迦王驅逐出莫克利王國的領地。在取得一系列勝利之時,戒日王得知其姐拉芝修黎已從高達國王設賞迦那裡逃脫,便率部分人馬離開戰場尋找拉芝修黎,最後在文迪亞山林中找到其姐。回到戰場的戒日王更加英勇,在婆尼的輔助下大獲全勝,趕跑了兩敵國軍隊,恢復了穆裡克國,由拉芝修黎擔任名義上的女王,實際上由戒日王統治。經過六年戰爭,他不但收復了莫克利王國及後笈多王國的領地而且征服了恆河流域其它一些小王國。他統一的國土已從奔羅伐彈那(在今孟加拉西北部)延伸到比阿斯河。至此戒日王在北印度的霸主地位基本確立。 後來在612年坦尼沙和穆裡克兩國正式合併,戒日王任國王,遷都曲女城,歷史上將這一年作為戒日王朝的開端。
戒日王「既廣其地,更增甲兵」,建立了建立了象、車、馬、步4大兵種,將象軍擴大到六萬,馬軍十萬。依靠這支龐大的軍隊,以此為基礎,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一統印度的戰爭。公元620年左右征服信德地區622年左右兼併孟加拉630年使富饒的海岸王國伐臘比臣服。 東北印度的迦摩縷波王國和西印度的伐臘比王國先後承認了戒日王朝的宗主權,而夙敵高達王國則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後在637年設賞迦死後,戒日王控制了這個地區。公元633年戒日王聚集了全部兵力,打算征服南方之雄的遮婁其王朝(其都城約在今納而克,馬哈拉施特拉邦)。英勇善戰的摩訶刺陀人奮起反擊使他未能取勝。這是戒日王的征服史上唯一的一次敗仗。這一仗將其勢力範圍的南部疆界限定在納巴達河。戒日王沒有因此而放棄戰爭又將征伐的矛頭指向奧裡薩地區。公元637~638年征服烏荼國642年左右將繁榮的海港王國恭御陀劃入其帝國的版圖。這是戒日王進行的最後一次戰爭。至此,戒日王達到了其統治的極盛時期。他已經擁有恆河流域的全部,他的勢力範圍東達布拉瑪普特拉河,西臨印度河,北到雪山,南至納巴達河。達到除古吉拉特和西旁遮普之外的整個北印度地區,統治人口據稱達到2150萬人,成為繼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後又一個基本統一北印度的政權。儘管如此戒日王並沒有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的龐大的帝國只是個依靠武力結成的鬆散聯盟。薩他泥濕伐羅、卡腦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羅國在其直接控制之下。其餘三十餘個王國各有其君主、軍隊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它們只是屈從於戒日王的威力承認他的霸主地位,向他稱臣納貢。
為了維繫這個靠武力征服的帝國的統一戒日王建設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分為象、馬、步三個兵種。和以往的朝代相比,戒日王更重視象軍的建設。他初繼位時只有象軍五千,到了公元612年,將象軍擴大了十二倍,其數目由五千一躍而為六萬。這是因為象軍的來源及其使用更適合於印度古代多森林的地理環境。
戒日王是個勤勉的國王。玄奘記載道他「每以一日分作三時,一時理務治政,二時營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他以卡腦季為都,但經常在其境內游動,收納番臣的貢物,頒布教令,並樹碑立坊,旌揚戰績。
戒日王文武雙全不但會領兵打仗,而且擅長賦詩作劇,留傳下來的戒日王的劇本有三部:《鍾情記》、《瓔珞記》和《龍喜記》。
《鍾情記》取材於印度民間傳說故事集。劇本分四幕主要情節如下:國王與王后身邊的美貌侍女一見鍾情,引起王后的嫉妒,侍女受到王后虐待。後來真相大白,侍女不但是一位吉祥的公主,誰娶了她就可以成為大地的統治者,而且是王后的親侄女。最後國王與公主結親,王后與大家皆大歡喜。
在《瓔珞記》中戒日王視願「眾神聯合,與世共存,造福人類」,表達了他希望眾王國聯合的願望,體現了戒日王對統一的追求。
《龍喜記》是五幕戲,取材於印度故事集《故事廣紀》中的雲乘故事和現已失傳的佛典《持明本生活》。劇中主人公也是國王,戒日王在這部劇中讚美了自我犧牲的崇高品德。 前三幕描寫持明本雲乘太子與悉陀國公主相愛結婚。後兩幕描寫雲乘太子生憐憫之心,為解救他人的性命犧牲了剛剛得到的愛情,以自己的肉身餵食大鵬鳥,後被高利女神救活。是一部佛教和印度教教義相混合的戲劇,在劇本開場的祈請詩中戒日王將佛尊為首要的神這在印度古代梵文戲劇中是極少見的。他把佛列入印度教諸神的行列不僅表現出希望宗教團結的願望而且反映出他的時代印度教與佛教的融合傾向。
戒日王朝時代是印度封建制度最後確立的時期。國王為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僅直接佔有大部分土地,還賜封給寺院、官吏、王公貴族以采邑。封建賜地分為兩類:一類是割免國家賦稅的教田或「福田」,是封建帝王永久賜贈給高級婆羅門、佛教高僧、印度教神廟、佛教寺院的封邑土地。另一類是封賜給世俗高級官僚貴族,作為俸祿或服務報酬的職由或祿田份地。被封賜的村社變成新興封建領主的私有領地,原來由國家直接管轄和控制的自由農成已經淪為向封建領主交租納稅、受其管轄的封建依附農民。封建采邑制行以確立。
國有土地的大量分封和再分封造成王權削弱,促使封建領主脫離中央權力的控制。戒日王朝建立一套「刑政甚肅」的等級制官僚機構。中央政府由大臣會議輔佐戒日王進行統治。戒日雖以「文治、仁政」聞名於世,但刑法比笈多王朝嚴酷。他重視利用宗教進行封建統治,傾向於大乘佛教,並支持中國唐朝玄奘在印度的宗教活動。在位40餘年中,在缽羅耶迦舉行過6次五年一度的佛教「無遮大會」。採取佛教與印度教兼容並包的宗教政策。當時佔優勢的是印度教,佛教開始衰落。封建制度的確立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各地出現「稼穡殷盛」的景象。沿海港口和與對外貿易有密切聯繫的城市工商業仍繼續保持繁榮,但恆河流域許多古城的工商業和貨幣經濟更加蕭條。
戒日王本人信仰婆羅門教濕婆神,但容許其境內各種宗教派別自由發展並且特別尊重在當時還擁有大批信徒的佛教。這也許是受他的姐姐拉芝修黎這位虔誠的佛教徒的影響,但實際上印度教和佛教之間有諸多相通之處,而且在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之前,印度基本上保持宗教寬容的氛圍,很少出現君主因為信仰一種宗教而去壓迫另一種宗教的情況。他後期效仿阿育王接受了佛教的信仰更加採取了扶植佛教的政策。他封賞僧人土地、村莊佈施寺院「聖跡之所並建伽藍」於恆河兩岸建立數千座佛塔。著名的那爛陀寺在他的扶植下得到極大的發展。
公元631年,一位滿面風塵的高僧來到了印度,他遊歷印度各邦國,宣講大乘佛教的教義,名聲鵲起,引起了戒日王的注意,他就是來自東土大唐的陳玄奘。戒日王特意在642年於首都曲女城為玄奘舉行了無遮大會,20多個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羅門教高級學者參加了大會,由玄奘宣講大乘佛教教義,與會者沒人能駁倒他,因而獲得了「大乘天」的尊號。會後戒日王請玄奘騎象巡遊天下,宣講說法,一時間在印度掀起了「中國熱」,實際上也借此以統一佛教教義,排除紛爭。玄奘還受邀參加了公元643年第六次佛教無遮大會。玄奘將《道德經》等中國國學經典翻譯成梵文,並從印度帶回了大量佛教經典,回國後還撰寫了《大唐西域記》介紹了印度的文化。
玄奘不是中國第一個赴印求經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但像他這樣得到戒日王如此熱烈的禮遇卻是絕無僅有的,兩人共同為中印文化交流寫下了濃重的一筆。玄奘訪印促進了中印兩國人民的瞭解。從公元641年開始 ,戒日王朝多次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也四次派王玄策等率外交使團訪印。
公元647年,戒日王於恆河溺水而亡沒有留下嗣子。靠武力維持的龐大帝國很快土崩瓦解了。古代印度從未有中央集權的觀念和傳統,而戒日王征戰打下的帝國,實際上也近似於眾多封建王公組成的聯盟,戒日王只是擔當盟主的角色。此後印度歷史進入了長達五百多年的無序狀態,直到12世紀末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富汗的封建主入侵,德裡蘇丹國建立以後才得重新統一。總的來說,戒日王雖然對印度政治統一的進程貢獻不大,但在文化統一方面則影響甚大。
戒日王是特定的歷史環境造就的英雄。他的帝國僅僅延續了三十多年但在這短暫的時期中他使北印度統一他大興文化事業產生出以波納為代表的一代文豪他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使那爛陀寺名揚四海。應該說戒日王是個有作為的君主他的統治時期是印度歷史上的一個光輝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