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史上六大最血腥之皇室內訌

史上六大最血腥之皇室內訌

  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既是一部燦爛輝煌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刀光劍影血淚史,一次次的農民揭竿而起,一代代的亂臣賊子鋌而走險,都使這部史書讓人感到驚心動魄。其中,為了那頂至高無上的皇冠,皇室成員之間一幕幕的禍起蕭墻,血濺宮闈,骨肉相殘,一顆顆至親手足的人頭落地,更為這部鴻篇巨著投下了一層厚重的陰影,平添了幾分冷酷和血腥,讓我們後人讀來不免毛骨悚然。經多方查閱史料,特精選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幾次歷史事件,在此與大家共享。按時間順序如下:
  第一幕:大漢王朝之七國之亂。
   劉邦建立西漢政權後,先後翦除韓信等異姓諸王,並大封同姓子弟為王,企圖用家族血緣關系來維護其統治。同姓王封地面積占去全國疆土大半,勢力日漸強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削藩策》,著手削藩。景帝三年(-154),吳王劉濞串通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發動了聯合叛亂。劉濞發兵二十萬,號稱五十萬,為主力。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用“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景帝因很惶恐,就聽信了讒言,捕殺了晁錯,乞求劉濞退兵。劉濞不僅不退兵,還公開聲言要奪皇位。叛軍至梁國(治今商邱),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時,景帝才決心以武力進行鎮壓。他命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其餘六王皆自殺,七國都被廢除。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諸侯王國所引起的矛盾,對鞏固和維護國家的統一具有意義。但是它對於西漢劉姓皇室來說,畢竟是一場骨肉相殘的空前浩劫。
  第二幕:大漢王朝之巫蠱之禍。
   漢武帝征和元年(-92)十一月,方士及眾神巫聚集京城,用妖術迷惑眾人。女巫在宮中來來往往,教宮中的妃嬪們念咒,漢武帝劉徹大怒,從誅殺後宮妃嬪到誅殺大臣,所殺有數百人。後又發動三輔騎士在皇家園林裏大搜查,並在長安城中到處尋找,過了十一天才收兵。自此巫蠱之禍就興起了。征和二年七月,與太子劉據結怨的武帝寵臣江充指使胡巫說宮中有蠱氣。武帝命江充與按道侯韓說等入宮追查,江充誣告太子宮中埋的木人最多,又有帛書,所言不守道法。太子得知後非常恐懼,就聽從少傅石德的計策,派人詐稱武帝使者,捕殺江充等人。漢武帝命丞相劉屈耗派兵擊太子,太子舉兵對抗。激戰五日,太子兵敗逃亡,被迫自殺。因巫蠱而起的禍事,數這一次最嚴重。先後因巫蠱的原因牽連受死的,前後達數萬人。征和三年,此一冤案真相漸明,武帝感悟,令族滅江充家,腰斬劉屈耗,其妻梟首。巫蠱之禍是典型的專制皇權的產物,殺子滅孫在中國封建社會中也是不多見的,這是漢武帝晚年犯下的一個極其嚴重的政治錯誤。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歷史功績早有定論。但是終身制下的帝王往往晚節不保,烈士暮年的漢武帝也不例外,巫蠱之禍就是他親手造成的又一幕大漢朝骨肉相殘的慘劇,直接導致了包括其子孫在內的數萬人被屠殺,實在慘絕人寰!
  第三幕:西晉之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帝王宗室內部爭奪戰亂歷時最久、流血最多、代價最昂貴(基本上亡國滅種)的一場浩劫。其根源與西漢七國之亂相同,是晉武帝逆歷史潮流大搞分封制,到了晉武帝的兒子晉惠帝時就品嘗了罪惡之果。直接的罪魁禍首是晉惠帝皇后賈南風。太熙元年(290)晉武帝臨終時命外戚楊駿(晉武帝的老丈人,晉惠帝的外祖父)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繼立的晉惠帝是個白癡,皇后賈南風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與楚王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衛瓘手中。賈后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楚王瑋殺汝南王亮,然後反誣楚王瑋矯詔擅殺大臣,將瑋處死。賈后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廢太子遹,次年殺之。從此,諸王為爭奪統治權,展開極其兇殘的內戰,史稱八王之亂。先是,統領禁軍的趙王倫聯合齊王冏起兵殺賈后。永元年(301),趙王倫廢惠帝自立。趙王倫篡位後,鎮許昌的齊王冏起兵討倫,鎮鄴的成都王穎與鎮守關中的河間王颙舉兵響應。洛陽城中的禁軍將領王輿也起兵反倫,迎惠帝復位,殺死趙王倫。齊王冏以大司馬入京輔政。太安元年(302)底,河間王又從關中起兵討冏,洛陽城中的長沙王乂也舉兵入宮殺齊王冏,政權落入乂手。太安二年,河間王颙、成都王穎合兵討長沙王乂。參戰諸王在激烈的內戰中相繼敗亡,光熙元年(306),東海王越迎惠帝回洛陽,大權落入越手中,歷時16年(291~306)之久的八王之亂到此終結。16年中,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司馬氏統治集團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發,“五胡亂華”由此揭開了大幕,僅僅十年後(316)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西晉王朝便短命而亡。
  第四幕:北魏王朝之河陰之變。
   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各地農民起義正在進行,這時在北魏都城所在地洛陽,發生了胡太后毒死自己的兒子孝明帝元詡的宮廷政變。孝明帝被殺以後,胡太后另立3歲小兒元釗為皇帝,自己獨掌了朝中大權。事件發生後,當時的柱國大將軍爾朱榮軍權在握,他自己又懷有很大的政治野心,妄圖篡奪北魏最高統治權,於是他利用這次事件,另立宗室元子攸為皇帝(孝莊帝),以為孝明帝報仇為借口,親率大軍南下進攻北魏首都洛陽。操縱北魏政權的胡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調集大軍與爾朱榮在洛陽決戰,結果被爾朱榮打得落花流水,京城洛陽也被攻占。胡太后看到大勢已去,迅速下令後宮嬪妃和她一道出家到永寧寺為尼,誰知爾朱榮大軍已經攻進了皇宮,並脅迫胡太后、幼帝元釗和他一起退出京城洛陽,當大軍行進到河陰之時,殘忍的爾朱榮竟下令部下將胡太后和元釗投入洪水滔滔的黃河之中。殘害了胡太后和元釗以後,爾朱榮又採納部屬費穆的建議,假裝邀請元子攸帶領朝中百官到陶渚祭天。當二千多名朝中官員陪同元子攸到達淘渚(河南孟縣)之時,爾朱榮下令早已守候在此的部眾將文武百官二千餘人全部殺害,北魏諸王之中的元雍、元欽、元略、元邵等人也在這次殺戮中遇害,這就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河陰之變。河陰之變後,北魏統治集團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元氏皇族七零八落,基本失去了控制政權的能力,皇帝淪為權臣手中的傀儡,並於534年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傀儡政權。
  第五幕:大唐王朝之玄武門之變。
   617年,李淵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並很快占領長安。618年,隋煬帝被殺之後,李淵建立唐朝,並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據說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向李淵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陰謀,李淵決定詢問二人。六月四日,秦王親自帶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門內。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臨湖殿,發覺不對頭,急忙拔馬往回跑。李世民帶領伏兵從後面喊殺而來。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尉遲恭也射死李元吉。東宮的部將得到消息前來報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鬥,尉遲敬德將二人的頭割下示眾,李建成的兵馬才不得已散去。之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2個月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貞觀之治將中國的封建社會推向了極盛的巔峰,大唐帝國的文治武功使中國真正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唐風餘韻綿延至今,源遠流長。玄武門的血腥也使世人對皇權政治的冷酷無情有了更深刻和具體的認識,其消極影響同樣不容低估。二十年後,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就依樣學樣,若不是陰謀敗露,玄武門的悲劇很可能會重演。
  第六幕:大明王朝之靖難之役。
   由農民起義領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為了確保朱明王朝千秋萬代地統治下去,一方面加強君主專制統治,把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體的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他把自己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親王,分駐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王室。不想事與願違,大明王朝在朱元璋死後立即重蹈漢晉覆轍,爆發了靖難之役。直接原因是建文帝即位後開始的削藩之舉。當準備削奪燕王朱棣的權力時,建文元年(1399)朱棣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從公元1399年7月到1402年6月,持續了長達四年之久。戰鬥在第一年比較激烈,8月、9月間,朱棣在滹沱河、北平東鄭村壩(今北京通縣境內)先後擊敗朝廷耿炳文、李景隆率領的軍隊。此後兩年雙方均無大進展,處於相持狀態。但此後,朝廷不少太監宦官都來投靠朱棣,帶來了大量的軍事機密。因此,朱棣便抓住戰機,開始進攻南京。於1402年6月,順利地攻下南京。皇帝朱允炆在宮內自焚而死(或說從密道逃出到雲貴一帶為僧)。朱棣當天就在奉天殿登上了皇帝寶座,改元永樂,成為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是為明成祖。隨後明成祖為加強北部邊防,遷都北京。從此明朝進入了它的極盛時期,國人引以為豪的鄭和七下西洋就發生在明成祖永樂年間,應該說,明成祖還是頗有作為的。但這並不能掩蓋靖難之役的極度血腥;除戰場上喪生的雙方數十萬將士和無辜百姓外,朱棣即位後又對皇宮內建文帝舊人(所謂“清宮三日”)和大臣進行了血腥的清洗屠殺,尤其殺死建文帝的老師方孝儒時竟株連十族,更是令人發指!後來明末農民起義時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所到之處對朱明宗室基本是斬盡殺絕,史載“明之宗支幾百萬,殲於賊者是十之八九。”,或許就是朱元璋、朱棣父子嗜殺的報應。
  歷史有時是那樣驚人的相似。皇室內部一次次的同室操戈,帝王貴胄一顆顆人頭落地,一代代家天下的專制皇權擺不脫魔咒,走不出怪圈,只能不斷的復制著一幕幕血濺宮闈的慘劇。人們瘋狂的追逐權力,而至高無上的專制皇權又使人們更加瘋狂,正所謂“無情最是帝王家”,難怪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國破家亡時會說“願生生世世勿生在帝王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