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化布袋戲
1931年日本對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為使台灣脫離漢民族的影響,推動皇民化運動,除了改良宗教,並且禁止廟會喜慶,布袋戲團失去在廟會演出機會,被迫改業。40年代世界大戰爆發,日本改變政策,容許布袋戲以日本色彩濃厚的內容演出,如《水戶黃門》、《鞍馬天狗》等,這種布袋戲被稱為「皇民化布袋戲」。
依規定,皇民化布袋戲的伴奏音樂必須使用西樂和或留聲片(唱片),戲偶服裝以傳統中式戲服與日本和服併用,口白允許使用台語,但必須加上日常日語。全台只有「新國風」、「小西園」、「旭勝座」、「五州園」、「新興(閣)」、「東光」、「福光」等七個劇團獲准演出,他們除在戲院內表演,也以「演劇挺身隊」名義在各地勞軍。
日本戰敗後,皇民劇布袋戲也消失,但當初為配合室內演出而於音樂、布景、戲服、語言所作的改變,觸發了日後金光戲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