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首款全金屬單翼轟炸機"B-10"

首款全金屬單翼轟炸機"B-10"

本機由美國人格倫·L·馬丁公司於1930年自行研發,型號為Martin Model 123,1932年3月代號XB-907的馬丁123型機在美國陸軍航空隊內測試,取得時速317公里的佳績;以1930年代標準,她性能甚至略高於當時的戰鬥機。因此1933年美軍向馬丁飛機公司下訂48架,正式編號則改為YB-10;YB-10到生產第15架後更換更強力的普惠R-1690-11"胡蜂"引擎,編號更為YB-12,另外有1架YB-10更名為XB-14,更換輸出動力900匹馬力的普惠YR-1830-9雙黃蜂發動機。
B-10轟炸機系列也是美軍內第一架被大量生產的轟炸機,但等到B-17、B-18推出後,該機在1939年後美軍內便迅速退出第一線。1936年起,美國對此機型外銷解禁,數百架外銷型B-10出口到各國。後期的B-12, B-13, B-14, A-15和O-45與此機構型相同,但使用Pratt & Whitney發動機而不是B-10的Wright Cyclones發動機。
中華民國空軍在1936年購入了九架馬丁139WC型(B-10B的外銷型號),並於1938年5月19/20日夜派遣以徐煥昇(後任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為首的兩個機組駕駛該機前往日本九州一帶撒布傳單。
泰國皇家空軍的B-10於1940-1941年間參加了泰法戰爭,並參與了1942年的入侵緬甸戰役。

馬丁B-10轟炸機曾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轟炸機,它比雙翼驅逐機要快上1.5倍,並比當時其它的戰機都快。雖然B-10開創了新的轟炸機時代,但1930年代快速發展的轟炸機設計確讓此型轟炸機在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即成為了一種過時的機種。在亞洲戰場之上,荷屬東印度與中國的B-10機隊很快的就被證明無法對抗日本新式戰機。

在中國戰場上,美製B-10轟炸機是中國空軍裡少數曾遠航日本的機種。1938年5月19日下午3時23分,中華民國空軍的兩架馬丁轟炸機從漢口起飛,於寧波機場加油後前往日本。長機1403號由徐煥昇駕駛,機員蘇光華、劉榮光、吳積沖。僚機1404號由佟彥博駕駛,機員蔣紹禹、雷天春、陳光斗。20日凌晨2時45分飛抵長崎,於長崎、福岡各地灑下近百萬份空飄傳單,向日本民眾揭露了日軍的戰爭暴行,並勸告日本盡快結束戰爭,重歸和平道路。20日8點48分,僚機1404號機在玉山落地,9點23分,長機1403號機飛抵南昌,圓滿達成任務。較一九四二年四月,美國杜立德將軍轟炸日本要早四年。此次「紙片轟炸」大大鼓勵了中國軍民的抗日鬥志,在政治上為國民政府在國內乃至國際社會上取得了極大的宣傳效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