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力山大三戰定波斯
亞力山大率領的四萬馬其頓軍隊終於在格拉尼克河(GranicusRiver )遇到了嚴陣以待的波斯大軍。波斯人在河對面沿岸排列波斯騎兵,陣線長達兩公里。馬其頓軍隊如果進攻,必須渡過水流湍急的格拉尼克河,爬上陡峭的河岸仰攻,而波斯騎兵可以居高臨下傾瀉箭雨,也可以衝下來攻擊半渡的馬其頓部隊,地形可謂相當有利。馬其頓老將帕米尼奧(Parmenio)向亞力山大建議暫緩攻擊。但亞力山大執意馬上進攻,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波斯陣形的弱點。
戰役打響了,亞力山大親率一千六百名近衛騎兵衝進河裡。亞力山大身披金色鎧甲,頭盔上白色的羽冠高高聳立,策馬衝在最前面。當他們冒著波斯人的箭雨,艱難爬上河東岸時,波斯人已經認出了亞力山大。立刻有多個波斯貴族衝上來和他搏鬥。混戰中亞力山大的長矛折斷,不得不用短劍格鬥,這時一個叫羅薩斯(Rosaces )波斯貴族衝到亞力山大背後,用戰斧劈中他的頭盔。波斯人的戰斧削掉了亞力山大的羽冠,將頭盔砍裂,強烈的振蕩使亞力山大幾乎暈眩過去。羅薩斯見一擊得手,欣喜若狂,再一次高舉戰斧準備結果了亞力山大,成就無上的戰功。
馬其頓是希臘半島東北部的一個王國。自從公元前七世紀建國以後,三百多年間馬其頓王國在希臘諸國中一直默默無聞。公元前359 年菲力普二世繼位以後,對馬其頓軍隊進行了一場革命性的改造。依靠這支強大的武裝力量,菲力普於公元前338 年在切羅尼埃(Chaeronea )戰役擊敗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盟,一舉確立了馬其頓在希臘的霸主地位。菲力普的軍事改革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他締造的這支鐵軍,加上亞力山大的指揮藝術,日後將橫掃歐亞,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這裡我們有必要討論一下馬其頓軍隊和其他希臘軍隊的不同。這個時候除了斯巴達以外,其他希臘國家的軍隊都是民兵性質,當兵是公民義務,和平時期希臘人各務其業,閒時在一起操練,戰時自備武器盔甲上陣殺敵。這種組織形式好處在於軍隊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國家負擔輕,而且軍民一體,保家衛國士氣高昂。但是由於武器盔甲造價不斐,只有相當富裕的人才有能力置辦,這樣一個國家的兵源就受到限制。另外軍隊的業餘性質也阻礙了複雜戰術的發展和演練。相比之下,馬其頓軍隊是由職業軍人組成的常備軍,裝備由國家提供,軍餉由國家發放,這樣就保證了充足的兵源,和軍事訓練的質量。菲力普建立了非常嚴格的操練制度,並且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系列戰術。
馬其頓步兵戰術在希臘傳統的密集陣基礎上有許多改進。馬其頓步兵分為方陣步兵(Phalan gites)和游擊步兵(hypaspists)兩種。方陣步兵身披重甲,主要武器是一支長達六米的長矛,必須用雙手握持,所以馬其頓密集陣取消了盾牌。游擊步兵則由裝備圓盾、短劍的輕裝步兵,和弓箭手、標槍手混編而成。他們沒有陣形限制,進退快捷,專等騎兵和方陣步兵打開局面以後衝上去擴大戰果。游擊步兵的編制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馬其頓方陣採用一種斜線戰術(Oblique Order ),兵力配置上削弱一側而加強另一側,這樣方陣前沿變為直角三角形。傳統希臘密集陣平推前進,與敵接陣以後往往變成一場混戰。而馬其頓斜線方陣進攻的時候可以在一側集中兵力突破敵陣,然後方陣以突破點為軸心做九十度旋轉包抄敵人。這種斜線戰術被後世的軍事家們爭相引用,羅伯特- 李將軍在葛底斯堡戰役中就嘗試過用斜線戰術突擊北軍陣線。
馬其頓軍隊的另一個特點是對騎兵的重視。馬其頓盛產良馬,為菲力普創建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創造了條件。馬其頓騎兵主力是身披重甲的近衛騎兵(CompanionCavalry ),他們裝備一面圓盾和一支長約四米的矛,另外有一柄短劍作為輔助兵器。我們不妨把近衛騎兵看成是馬背上的希臘密集陣,騎兵們通常以密集隊形衝鋒,以長矛突刺殺傷敵人。近衛騎兵訓練非常嚴格,能夠按照指令組成多種陣形衝鋒,但最常見的是楔形。其他希臘國家一般把重裝步兵作為突擊部隊,而近衛騎兵是馬其頓首要的突擊部隊。亞力山大慣於的戰術是把重裝步兵的密集陣作為砧板,高度機動的近衛騎兵作為砍刀,步騎協同攻擊,而敵人往往如同刀俎下的魚肉一樣任其宰割。
菲力普組建的馬其頓軍隊大約有五萬之眾,包括六千騎兵和四萬五千步兵。供養這樣一支職業軍隊耗費巨大,希臘小國馬其頓根本負擔不起,於是菲力普採取以戰養兵的策略,不斷發動戰爭進行掠奪。希臘各國很快屈服於馬其頓的軍威之下,訂立和約承認其霸主的地位。和平大概是馬其頓最大的敵人,因為和平斷絕了馬其頓軍隊主要的軍費來源。亞力山大征波斯前夕,負債已經高達七百八十萬德拉克馬(Drachma ),他率領四萬大軍渡過赫勒斯滂海峽進入小亞細亞的時候,帶的錢只夠發兩個星期的軍餉。雖然亞力山大征波斯有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歸根結底大概還是為了給這支軍隊另謀生路。
此時距希波戰爭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希波戰爭的慘敗促使波斯人反思自己軍隊的弱點,於是出現了一系列軍事改革的嘗試。改革的重點在於引進希臘重裝步兵和密集陣的概念,比較著名的是公元前372 年波斯將軍達塔姆(Datames )創建的重裝步兵部隊Kardaka ,就是模仿希臘建制。這種改革都沒有成功,因為波斯文化仍然很看重單打獨鬥的驍勇,非常排斥希臘密集陣強調整體、壓抑個性的理念。最後的妥協辦法就是大量使用希臘僱傭軍來提高波斯步兵的戰鬥力。到亞力山大征伐波斯的時候,希臘僱傭軍已經成為波斯步兵序列中最善戰的部隊,而波斯人則專注於加強騎兵的力量。
這個時候的波斯騎兵和一百多年以前相比有了一些變化。騎兵和戰馬都開始被甲,武器仍然是以弓箭為主,每人裝備羽箭120 支,另外加上標槍兩支。波斯騎兵以密集隊形衝擊敵陣,來到近前時投擲標槍,以求在敵人陣線上打開缺口,然後衝入敵陣用長刀搏鬥。渾身披甲、使用長矛的重裝騎兵在高加麥拉戰役時也開始出現,但是已經於事無補。在亞力山大克服波斯的三大戰役中,波斯軍隊在裝備和配置上與馬其頓軍隊已經沒有太大差別,敗亡的原因還是在於戰術的運用和主帥的指揮藝術上遠遠不及亞力山大。
傳說亞力山大出生的那一天,希臘依斐斯(Ephesus )的黛安娜神廟被一場大火燒燬。後來史學家評論道:「黛安娜正忙著迎接亞力山大來到世間,那裡顧得上自己的神廟!」
亞力山大可以說是歷史上所有天之驕子的典範。在追求外表美的希臘人當中,亞力山大是卓而不群的人物,加上他天姿聰穎,很得菲力普的喜愛,特地為他請來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哲學家做老師。亞力山大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當父王不在的時候,亞力山大經常以王子身份接待波斯使者。同波斯使者交談時,亞力山大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他對波斯王美輪美奐的宮殿,聞名世界的空中花園,以及如花似玉的妃嬪絲毫不感興趣,而是專門詢問波斯帝國通往小亞細亞的主要道路,幾個戰略要地之間的距離,波斯王指揮過的戰役,以及他管理國家的方式等等。亞力山大顯然讓波斯使者們印象深刻,他們對菲力普說:「我們的王子也許富甲天下,貴國王子的智慧卻是舉世無雙。」
亞力山大少年時代最著名的逸事當屬馴服烈馬「布西法爾」(Bucephalus)。布西法爾是特薩利(Thessaly)進貢的一匹戰馬,性情非常暴烈,無人能夠制服得了。菲力普正打算將它送回去,亞力山大自告奮勇要求馴馬。他先輕攬馬韁,用手梳理它的鬃毛,低聲呼喚它的名字;等到布西法爾情緒穩定下來以後,亞力山大跳上馬背,先放鬆韁繩由它信步漫遊;看到布西法爾的煩躁完全消散,興致逐漸高漲時,亞力山大策馬疾行,並大聲呼呵催促它加速,這樣飛奔數圈才停下來。旁觀的文武群臣歡聲雷動,菲力普高興地流下了眼淚,他擁抱亞力山大,說道:「孩子,去開闢你的廣闊天地吧,馬其頓實在是埋沒你了。」
公元前336 年,菲力普遇刺身亡,年僅二十歲的亞力山大即位馬其頓國王。希臘各國以為他年幼可欺,紛紛反叛,以雅典為首組成一個反馬其頓聯盟。亞力山大得知後,立刻率大軍強行軍晝夜兼程趕到雅典城下。亞力山大來得實在太快,希臘各國還沒有臨戰動員,無兵可用,只得簽了城下之盟。亞力山大於是召開希臘各國代表大會,共同商議征討波斯的大計。會上亞力山大被推舉為希臘聯盟的大元帥,主持對波斯的戰爭。
亞力山大征波斯的時機相當好。波斯帝國經過二百多年的強盛以後,已經是江河日下,宮廷裡宦官專權,地方上各省總督擁兵自重,未戰之前敗像已現。這時波斯宮廷出了一位臭名昭著的大宦官巴古阿(Bagoas),他殺掉了阿塔薛西斯三世,挑選柔順的王子阿西斯(Arses )立為波斯王,兩年以後將其暗殺,另立大流士三世為王。不久巴古阿又打算除掉大流士三世,事情敗露後被殺。這一系列的內亂嚴重動搖了波斯王朝的統治基礎,此時的波斯宛如一棵內部朽壞的大樹,外表看起來雖然枝繁葉茂,但已經抵擋不住一場暴風雨的襲擊。公元前334 年,二十一歲的亞力山大領兵四萬渡過赫勒斯滂海峽進入小亞細亞,這場暴風雨終於來臨。
得知亞力山大的動向以後,波斯小亞細亞各省的總督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對策。會上希臘僱傭軍統帥蒙農(Memnon)提議採取焦土抗戰的策略,斷絕馬其頓軍隊的給養來源,同時波斯軍隊向東退卻,引誘亞力山大進入波斯腹地,然後選擇有利地形決戰。從當時情況看這是上上策,因為亞力山大軍隊只帶了一個月的糧草,最怕打持久戰。可惜與會的波斯貴族們都盲目自信,認為波斯軍隊強過馬其頓軍隊,對未戰先退的策略不能接收,結果蒙農的建議被棄之不用。
後世史學家在研究波斯軍隊的敗因時,指出波斯戰役決策體系弊病很多。波斯集結的部隊都是由各省總督率領,這些波斯貴族們相互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在戰役決策上各執己見,最後得以通過的往往是一個不倫不類的折中辦法。波斯將領們最後決定在格拉尼克河(Granicus River)沿岸列陣,等亞力山大來攻。
格拉尼克河寬二十到三十米,水流湍急,深淺不一。波斯軍隊列陣的東岸,是相當陡峭的高坡。波斯的一萬騎兵沿河擺出三行縱深的一字長蛇陣,他們後面是大約三萬步兵,其中包括一萬希臘僱傭軍。河西岸馬其頓老將帕米尼奧率領裝步兵組成左翼,而亞力山大率領近衛騎兵和游擊步兵組成右翼。
亞力山大先派一千騎兵和一千重裝步兵佯攻波斯左翼遠端。波斯人立刻將部隊從中央移到這裡加強防線。這支部隊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浴血奮戰,將大批波斯部隊吸引到這裡。亞力山大看到波斯陣形因為調動而開始散亂,尤其中央部分被削弱,立刻發動總攻,率領近衛騎兵以楔形向波斯陣線中央突擊,而數千游擊步兵緊緊跟在後面。馬其頓騎兵和波斯騎兵在河東岸絞殺到一起,上萬人擁擠在狹窄的河岸邊上,形成一場混戰。跟上來的馬其頓游擊步兵開始發揮作用,他們最擅長在狹小空間裡的肉搏戰,這時專門攻擊波斯人的座騎。在亞力山大步騎協同的凌利攻擊之下,波斯的中央陣線被逼迫得不斷後退,陣形開始瓦解。馬其頓軍左翼重裝步兵的密集陣此時也渡過格拉尼克河,對波斯的右翼發起攻擊,戰役至此波斯軍隊已成潰逃之勢。
此戰波斯貴族將戰役指揮的責任棄之不顧,爭先恐後地來和亞力山大決鬥,也導致波斯軍隊失去應變能力。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婿米特裡達(Mithridates)在四十名波斯勇士的簇擁下向亞力山大猛撲過來,米特裡達投擲的一支標槍擊中亞力山大,穿透了他的鎧甲,亞力山大忍痛拔出標槍,挺矛將米特裡達刺落馬下。另一個波斯貴族羅薩斯從背後用戰斧猛砍亞力山大的頭部,利斧穿透頭盔傷及他的頭骨,這一斧幾乎要了亞力山大的性命。沒等羅薩斯再砍第二斧,亞力山大轉過身來用短劍殺死了他。波斯艾奧尼亞(Ionia )總督斯庇特裡達(Spithridates)趁亞力山大身負重傷,搖搖欲墜之時,從旁邊衝上來刺出一劍,但被亞力山大的衛隊長克萊特(Cletus)將手臂齊肩砍落。這場混戰中,在亞力山大周圍一共倒下了八位波斯貴族,亞力山大能夠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跡,連普拉塔克(Plutarch)和迪奧多羅(Diodorus)這樣嚴謹的史學家都認為冥冥中有神靈在保護亞力山大。
波斯大軍作鳥獸散以後,希臘僱傭軍並沒有潰逃。他們秩序井然地退到一個山腳下,向亞力山大提出停戰要求。亞力山大痛恨他們助紂為虐,指揮大軍將他們團團圍住,由馬其頓密集陣從正面強攻,他親率近衛騎兵包抄兩翼。希臘僱傭軍拚死抵抗,馬其頓軍隊此戰的傷亡大多發生在這裡。這一萬希臘僱傭軍大多數陣亡,餘下兩千多人被帶上鐐銬送回馬其頓賣做奴隸。
格拉尼克一戰馬其頓軍隊陣亡不足五百人。波斯陣亡數字不詳,估計應該超過一萬人,其中包括希臘僱傭軍。波斯小亞細亞地區幾乎所有的總督和將領都在這裡陣亡,此戰後小亞細亞全境解放,亞力山大在這裡補充了糧草,籌措了軍餉,準備向兩河流域進軍。
希臘僱傭軍統帥蒙農,大概是波斯帝國唯一有戰略眼光的人物。他知道亞力山大在希臘的統治非常不穩固,以雅典為首的很多希臘國家都願意擺脫馬其頓的控制。蒙農因此向波斯王大流士三世進言,建議敵進我亦進,派一支遠征軍從海路到希臘,將戰火燒到馬其頓,這樣迫使亞力山大回兵救援。蒙農這個圍魏救趙之計相當高明,也很有可能成功,因為馬其頓的海軍力量有限,而雅典海軍很容易被爭取過來,這樣波斯軍隊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海路運送到希臘,讓亞力山大面臨一個腹背受敵的困難局面。大流士已經對他的波斯將軍們完全失望,而將全部希望寄托在蒙農身上,因此大力支持蒙農的策略,任命他為波斯海軍和希臘遠征軍的統帥。
蒙農迅速佔領了地中海上具有戰略意義的幾個小島,命令波斯所有屬國的海軍在這裡集結,並派人到希臘活動,包括斯巴達在內的好幾個希臘國家積極響應,打算波斯軍隊一到就揭竿而起。也許是天意要滅亡波斯,正當蒙農雄心勃勃,盤算著如何直搗亞力山大的老巢,他突然得暴病身亡。蒙農的去世對波斯帝國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由於蒙農在波斯無人可以替代,這個最有可能為波斯贏得戰爭的計劃最終流產。面對亞力山大的步步進逼,大流士以巴比倫城為集結地,命令波斯帝國所有藩屬派兵勤王。到依斯(Issus )戰役前夕,波斯大軍已經達到五十萬之眾。大流士打算親自指揮,同亞力山大一決雌雄。 格拉尼克戰役以後,亞力山大在小亞細亞逗留了一年,籌集糧餉,然後向腓尼基進軍(今天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境內)。由於波斯海軍是由腓尼基和埃及艦隊組成,亞力山大打算先奪取腓尼基和埃及,斷絕波斯從海路反攻希臘的後患。由於需要沿途派兵駐守戰略要地,亞力山大進入敘利亞時只有三萬人馬。
敘利亞沿地中海是一條狹長的平原,緊貼著沿海平原是南北走向的阿曼山脈(Amanus Mountains),山脈以東就是廣袤的兩河平原。阿曼山脈阻斷了東西方向的交通,只有兩個山口能夠通行,一個是阿曼山口,位於山脈北部的依斯山谷(Issus Valley)附近,另一個是敘利亞山口,在阿曼山口南面120 公里。亞力山大到達依斯山谷時,有探馬來報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率領數十萬大軍渡過幼發拉底河,向敘利亞逼來。
亞力山大顯然低估了大流士。三年前大流士被把持朝政的宦官巴古阿扶立為王,立刻獨攬大權,扶植自己的親信,並挫敗了巴古阿的顛覆陰謀,將其賜死。史書上記載大流士足智多謀,善於決斷,指揮戰役的能力也相當強。在後面的兩次戰役中,大流士將成為亞力山大最危險的對手。
亞力山大一向有料敵之先的能力,他綜合各方面彙集來的情報,斷定大流士將從南邊的敘利亞山口通過。亞力山大於是將傷病員留在依斯河谷的營地裡,率領部隊向南行軍120 公里來到敘利亞山口,準備在這裡利用地形阻擊大流士的大軍。可惜這一次亞力山大完全被大流士蒙蔽,他搜集的消息其實是大流士散佈的假情報。正當亞力山大在敘利亞山口苦苦守候之時,大流士揮師北上,從阿曼山口順利通過,佔領了亞力山大在依斯山谷的大營,斷了他的後路。大流士將馬其頓的傷病員全部剁去雙手,放他們前去給亞力山大報信,然後在依斯山谷安營紮寨,嚴陣以待。依斯戰役就這樣以亞力山大陷入絕境拉開序幕。
亞力山大面臨一個極端凶險的局面。他的軍隊被抄了後路,後勤補給斷絕,沒有增援部隊可以指望,他必須領軍在糧草耗盡以前趕回依斯山谷,以疲憊之師迎戰十倍於己的波斯大軍。任何將領面對這樣的戰役開局都會不免膽寒,但越是困難,亞力山大越是豪情萬丈。
他立刻率領部隊以驚人的速度強行軍,兩天內走完120 公里的距離。筋疲力盡的馬其頓軍隊在依斯山谷外宿營時又遭遇暴雨,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帳篷也被沖走。天晴以後亞力山大在全軍面前做戰役動員,他的熱情和自信深深感染了每一個人。亞力山大講話完畢,本來垂頭喪氣的馬其頓官兵頓時士氣高漲,人人用短劍敲打著盾牌,渴望和波斯人決一死戰。
第二天清晨,亞力山大率領大軍進入戰場。依斯平原約三公里寬,皮那利河(Pinarius River)從中間穿流而過,將平原分為南北兩半。這樣一個狹窄的戰場大概是亞力山大唯一的有利條件。亞力山大將馬其頓大軍展開,和波斯軍隊隔河對峙。他囑咐統帥左翼的帕米尼奧,一定要緊緊貼著海岸,防止波斯為數眾多的騎兵迂迴到側後。和往常一樣,亞力山大的左翼由重裝步兵的密集陣組成,密集陣的左邊有勃羅奔尼撒的騎兵掩護側翼,而他自己率領近衛騎兵和游擊步兵組成右翼。
波斯軍隊因為人數眾多,到此時還在忙於佈陣。為了不讓亞力山大看到波斯部隊的調度,大流士在陣前部署三萬騎兵組成的一道屏障,從山腳一直延伸到海岸。等到大流士佈陣完畢,波斯騎兵迅速撤回本陣,亞力山大終於看到了波斯陣線的全貌。大流士乘一輛黃金打造的戰車,身前是兩千禁衛軍,他最得力的三萬希臘僱傭軍分列兩側,組成中央陣線;波斯右翼是三萬輕騎兵和數千重騎兵,左翼是波斯的重裝步兵Kardaka 一萬人組成的密集陣,他們身後是兩萬弓箭手和標槍手。由於戰場狹窄,波斯還有大批步兵組成第二道陣線,隨時準備衝上來堵上馬其頓軍隊打開的缺口。波斯軍隊顯然打算取守勢,他們在面對亞力山大左翼的河岸邊埋置大量削尖的樹樁,用於遲緩馬其頓重裝步兵的衝鋒速度。
亞力山大這時才看清大流士的戰役企圖。波斯人顯然打算在右翼做文章,利用人數眾多的騎兵在這一側尋找機會迂迴到馬其頓陣線的側後,或者等待馬其頓左右翼因為衝鋒速度的差異而脫節,然後從這裡突破。而波斯左翼的主要任務是抵擋,或至少遲滯亞力山大近衛騎兵的突擊。看到這個情況,亞力山大立刻派一千特薩利騎兵去加強左翼,並告訴帕米尼奧將重裝步兵組成向右傾斜的斜線方陣,突擊目標放在以輕騎兵為主的波斯右翼遠端。
決戰的時刻來臨了,亞力山大率領馬其頓大軍穩步前進,以保持隊形完整緊湊。當馬其頓陣線進入波斯人的弓箭射程的時候,亞力山大高舉長劍,在一片號角聲中率先衝向敵陣,他的近衛騎兵組成楔形陣式緊緊跟著身後。就在馬其頓軍隊發起衝鋒的同時,數萬波斯弓箭手開始齊射。雖然波斯人發射的羽箭如此密集,以至於在空中相互碰撞,但仍然不能對身披重甲的馬其頓近衛騎兵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大概在波斯人三次齊射的功夫,亞力山大就率領近衛騎兵就衝到近前,如摧枯拉朽一般從波斯重裝步兵組成的防線突破進去。排成楔形的馬其頓騎兵將波斯防線的缺口越撕越大,很快使整個波斯左翼陣線崩潰。
與此同時,馬其頓左翼的步兵密集陣正冒著箭雨艱難地越過波斯人設置的鹿砦,因而遠遠地落在後面,這樣馬其頓左右翼之間出現了脫節,大流士所期待的戰機終於出現。大批手持圓盾和短劍的波斯希臘僱傭軍立刻衝進馬其頓陣線的缺口,猛攻馬其頓密集陣薄弱的右側,造成大量傷亡,在這裡陣亡的馬其頓軍官就多達120 人。亞力山大部署在左翼後面的特薩利騎兵這時衝上去堵住缺口,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浴血奮戰,終於避免了馬其頓陣線的崩潰。馬其頓密集陣在左側突擊方向也遇到麻煩,波斯騎兵統帥納巴扎尼(Nabarzanes)組織重騎兵排成密集隊形反衝鋒,而數萬輕騎兵則在近旁不停地射箭和投擲標槍。馬其頓密集陣攻勢漸衰,戰局在這裡膠著起來。
其實戰局正朝著亞力山大預想的方向發展。馬其頓左翼將波斯主力緊緊吸引住,正好起到一塊砧板的作用,而亞力山大此時就要高舉近衛騎兵這把利刃,對波斯主力痛下殺手。馬其頓的右翼在亞力山大的率領下向左旋轉,開始攻擊波斯希臘僱傭軍的側翼,而跟隨在近衛騎兵後面的游擊步兵和馬其頓左翼的重裝步兵合攏。下一步的發展如同馬其頓軍隊的一場演習:馬其頓斜線密集陣的右翼在游擊步兵的掩護下,開始向左前方旋轉,包抄波斯主力;而亞力山大率領近衛騎兵從側面突入希臘僱傭軍的方陣,向大流士直撲過去。
波斯的希臘僱傭軍抵擋不住來自兩面的攻擊,不久陣形就瓦解,但是驍勇的僱傭軍士兵們依然三五成群,和步步逼近的馬其頓密集陣殊死搏鬥,因為他們都知道格拉尼克戰役希臘僱傭軍的下場,於是人人抱定必死的決心。亞力山大揮舞著長劍衝在最前面,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近衛騎兵在主帥身先士卒的感召之下奮勇向前,很快馬其頓騎兵就衝到了大流士的禁衛軍陣前。禁衛軍士兵都是大流士豢養的死士,個個死戰不退,而右翼波斯騎兵統帥納巴扎尼也注意到了大流士面臨的危險,派出騎兵前來護駕。戰局已經發展到了關鍵時刻,此時兩軍的較量已經演變為兩位主帥意志力的較量。
大流士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喪失了鬥志。他看到馬其頓騎兵已經衝到百步之內,頓時驚惶失措,跳下笨重的黃金戰車,換了一匹快馬逃之夭夭。大流士的逃遁一舉摧毀了整個波斯陣營的戰鬥意志,本來秩序井然的數十萬波斯大軍剎那間土崩瓦解,相互踐踏,四散奔逃,而此役波斯軍隊傷亡的絕大部分發生在逃亡途中。唯一在退卻中能夠保持隊形完整的是殘餘的八千希臘僱傭軍,他們井然有序、且戰且退,撤到敘利亞北部的特裡波利港(Trip oli),登上預先準備好的運輸船逃生。亞力山大只顧追趕大流士,倒也沒有為難這些九死一生的希臘僱傭兵。
亞力山大率騎兵追出四十公里,但大流士跑得很快,已經不知去向。馬其頓大軍進入波斯大營,繳獲的金銀糧秣不計其數。在一個不起眼的帳篷裡,馬其頓士兵發現一群哭哭啼啼的婦孺,經盤問居然是大流士的母親和妻兒。亞力山大立刻召見,安慰她們說大流士安然無恙,然後將她們妥善安置,給予王室應有的待遇。
總結依斯戰役,波斯敗得十分可惜。大流士在開局階段佔盡先機,將亞力山大逼進絕地。
他對戰局發展的把握相當準確,波斯軍隊也抓住了馬其頓陣線脫節的戰機。大流士在戰役部署上唯一的失誤,大概是將波斯騎兵放到右翼,使三萬騎兵擁擠在狹窄的空間裡,機動性強的優勢根本無從施展,只得和馬其頓重裝步兵打陣地拉鋸戰。倘若大流士將騎兵部署在中央,趁馬其頓陣線脫節時以精騎一萬由缺口高速突破,然後迂迴到後面攻擊馬其頓右翼的輕裝步兵,即使不能鎖定勝局,至少也可以打亂亞力山大的作戰計劃。事實上戰役進行到大流士逃跑時仍然勝負未判,波斯數量眾多的第二線部隊依然完整,大流士但凡有亞力山大一半的膽氣,就不會輸掉這場戰役。
依斯戰役以後,亞力山大進軍巴勒斯坦和埃及,給了大流士足足三年的時間重整旗鼓。大流士在這三年裡殫精竭慮重建波斯軍隊,從各個省份挑選最出眾的部隊。古典時代的史學家們對高加麥拉戰役中參戰的波斯軍隊數量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有四萬騎兵,二百輛卷鐮戰車(Scythed Chariot ),以及十五頭印度戰象。步兵據說超過一百萬,但考慮到波斯許多少數民族有家屬隨軍的習慣,估計步兵實際數量在四十萬左右。
大流士檢討依斯戰役,將失敗歸咎於戰場地形的狹窄,使他不能充分發揮兵力的優勢,於是他為即將到來的大決戰精心選擇了戰場。高加麥拉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東岸,地貌是平坦開闊、略有起伏的砂土地,非常適合騎兵活動。大流士特地讓人將戰場中央剷平,以便於波斯戰車衝鋒。他還花了很多時間操練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部隊,以使他們能夠協同作戰。
公元前331 年9 月初,亞力山大在完全平定腓尼基和埃及以後,終於率領大軍從敘利亞北部渡過幼發拉底河,向波斯腹地進軍。此時亞力山大的兵力和依斯戰役相比有所增強,一共有四萬步兵,其中包括重裝步兵一萬八千人;騎兵八千人,其中包括近衛騎兵三千人。同二百多年以後進軍波斯的克拉蘇相比,亞力山大選擇行軍路線時非常謹慎,他渡過幼發拉底河以後並沒有立刻南進,而是繼續向東渡過底格里斯河,然後沿著庫爾德山脈南行,這樣就避開了幼發拉底河上游的沙漠地區。
馬其頓偵察騎兵很快發現了在高加麥拉嚴陣以待的波斯大軍,亞力山大立刻率軍迎了上去,在距離波斯陣營數公里以外安營紮寨。由於發現戰場上有人工修整的痕跡,亞力山大疑心波斯人挖有陷阱,沒有馬上進攻,而是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仔細考察地形。在當晚的軍事會議上,老將帕米尼奧建議夜襲波斯陣營,被亞力山大否決 -亞力山大希望能光明正大地贏得這場決戰。
第二天早晨,帕米尼奧來到亞力山大的帳篷,發現他睡得相當安穩,非常佩服亞力山大的定力。波斯陣營裡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大流士擔心亞力山大前來夜襲,讓他的部隊整夜保持戰鬥隊形高度戒備。波斯士兵們枕戈待旦,疲憊困頓地望著天邊漸漸現出魚肚白,聽見遠處馬其頓的大營傳出集合的號角聲。這是公元前331 年10月1 日的清晨,而波斯大軍中將有五萬多人的生命在這一天走到盡頭。
波斯大軍充分利用寬廣的戰場地形,排列出一個長達十公里的巨陣。大流士高居一輛金碧輝煌的戰車在中央壓陣,他身邊是三千忠實的禁衛軍,兩側排列久經沙場的希臘僱傭軍。
大流士戰車前面是波斯最精銳的一萬步兵,號稱「長生軍」(Immortals ). 波斯中央陣線前面是五十輛戰車和十五頭戰象。波斯各省份的總督們率領各自的部隊組成兩翼,波斯巴克陲亞(Bactria ,今阿富汗)總督拜蘇(Bessus)帶領兩萬來自中亞草原和伊朗高原的騎兵在左翼遠端,而右翼是兩萬亞美尼亞騎兵。數十萬巴比倫和阿拉伯步兵在後面組成第二道陣線。波斯陣營兩翼的前面各有一個由數十輛戰車和一千鐵甲騎兵組成的突擊方陣。
馬其頓軍隊按照慣例佈陣,老將帕米尼奧率領重裝步兵組成左翼,而亞力山大親率近衛騎兵在右翼打頭陣,身後是游擊步兵。佈陣完畢以後,亞力山大很快發現馬其頓陣線的長度勉強和波斯中央方陣等齊,而波斯騎兵組成的寬大兩翼對馬其頓軍隊形成包圍之勢。亞力山大立刻調整部署,抽調騎兵在兩翼的側後方斜向外佈陣,而分派數千重裝步兵在後面組成第二道陣線。經過調整以後馬其頓軍隊組成一個空心的梯形陣式,而第二道陣線成為後衛,專門用來對付迂迴到後面的波斯騎兵。亞力山大還在陣前部署游擊步兵組成的散兵線,他們的任務是遏制波斯戰車的衝擊。
大流士對波斯戰車寄予厚望,想依靠他們在馬其頓密集陣上打開缺口,然後鐵甲騎兵從缺口突破,摧毀馬其頓方陣。亞力山大洞察大流士的企圖,率領馬其頓陣線向右前方移動,漸漸離開了大流士為了使用戰車特意剷平的戰場。大流士立刻命令左翼的波斯騎兵出擊攔住馬其頓軍隊的去路,於是在馬其頓軍隊右翼爆發一場騎兵大戰。
迂迴到馬其頓陣線右側的波斯騎兵和這裡擔任側衛的馬其頓騎兵發生激戰。除了亞力山大親率的一千近衛騎兵以外,所以部署在右翼的馬其頓騎兵都加入了戰鬥。這邊參戰的波斯騎兵都是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個個弓馬嫻熟、驍勇剽悍,和馬其頓騎兵可謂是棋逢對手,戰況於是膠著起來。看到這邊的攻勢進展不大,大流士不斷從波斯左翼加派騎兵增援,馬其頓右側的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多出幾倍的敵人,馬其頓騎兵沉著應戰,時刻保持嚴整的隊形相互照應,這種高度的紀律性同波斯騎兵的各自為戰形成鮮明對比。
正當雙方的騎兵在馬其頓軍右側激戰正酣,波斯的戰車突擊集團開始向馬其頓密集陣發起衝擊。波斯卷鐮戰車由四匹被甲的駿馬拖拽,車身寬闊堅固,戰車輪軸兩頭各接有一米長的三稜鐮刀,衝進希臘密集陣時能夠掃殺近旁的敵兵,因此得名。每輛戰車有馭手一名和士兵兩名,裝備弓箭和長矛,但由於戰車跑起來異常顛簸,戰車兵衝鋒時只能使用長矛作戰。波斯戰車由於車身笨重,速度並不快,但衝擊力驚人,的確是對付希臘密集陣的利器。亞力山大顯然對波斯戰車早有研究,部署的散兵線正是它們的剋星。波斯戰車鐵輪滾滾,在巨大的轟鳴聲中疾馳而來,馬其頓游擊步兵們靈巧地躲過正面衝擊,在其側面跟隨奔跑,步兵們幾人一組分工協作,有的用盾牌抵擋波斯戰車兵的長矛,有的用標槍攻擊缺乏鎧甲防護的役馬肋部。大多數波斯戰車沒有衝到馬其頓密集陣前就失去行動能力,而馬其頓方陣讓出幾條通道讓剩餘的波斯戰車通過,這些戰車全部被馬其頓後衛部隊繳獲。
當馬其頓軍隊和波斯騎兵以及戰車激戰之時,亞力山大和他的一千近衛騎兵一直按兵不動,等待戰機。越來越多的波斯左翼騎兵離開他們的陣地去加入馬其頓右側的騎兵大戰,使波斯左翼和中央方陣的接合部出現缺口,中央方陣的側翼逐漸暴露出來,亞力山大等待的戰機終於出現了。亞力山大立刻率領近衛騎兵以楔形向波斯希臘僱傭軍的側翼猛衝過去,而數千馬其頓輕裝步兵同時從正面進攻希臘僱傭軍。接下去戰局的發展和依斯戰役同出一轍,希臘僱傭軍在來自兩面的夾擊下崩潰,將大流士和他的禁衛軍暴露在馬其頓騎兵的鋒芒之下。大流士開始還能故作鎮靜,大聲吶喊以鼓舞士氣,當亞力山大率領近衛騎兵越衝越近,而駕駛大流士戰車的馭手被馬其頓騎兵投擲的一支標槍擊倒,大流士脆弱的神經再次崩潰,他跳上一匹快馬逃離戰場。波斯第二道陣線的數十萬步兵並不瞭解戰況的發展,當他們看到大流士逃之夭夭以後,以為波斯軍隊已經戰敗,也都開始潰散。
正當大流士逃離戰場的時候,統領右翼騎兵的波斯將軍馬扎依(Mazaeus )在這一側幾乎取得了勝利。馬扎依指揮亞美尼亞騎兵同時從帕米尼奧的左翼密集陣的正面和左側發動進攻,亞美尼亞鐵甲騎兵以密集隊形一次又一次地衝擊馬其頓方陣。擔任左側後衛的特薩利騎兵拚死抵抗,有效地保護了密集陣的左翼。但由於亞力山大率領的右翼軍團此時已經遠遠突進波斯中央陣營,大批波斯騎兵從馬其頓左右翼的缺口突破進來,帕米尼奧的步兵密集陣危在旦夕。可惜的是這些波斯騎兵沒有攻擊馬其頓方陣薄弱的右側,而是穿過馬其頓陣線前去擄掠馬其頓的大營,充分體現了波斯軍隊紀律性的欠缺。亞力山大部署在第二線的數千步兵掉頭反攻大營,將這批波斯騎兵消滅。
亞力山大此時已經注意到了馬其頓左翼的危機,他放棄追擊大流士,領軍從馬扎依軍團的側後攻來。大流士逃跑的消息這時也傳到波斯右翼兵團,馬扎依立刻率領剩餘的波斯騎兵撤離戰場,高加麥拉戰役就此落下帷幕。此戰波斯軍隊陣亡五萬三千人,很多波斯士兵是在潰退時被踐踏,或者落水而死。而馬其頓軍隊陣亡人數只有區區兩千四百人,其中步、騎兵各佔一半。
高加麥拉戰役是波斯帝國最後的掙扎。高加麥拉戰敗以後大流士已經眾叛親離,他逃到波斯東部省份巴克陲亞以後,被總督拜蘇殺死,波斯帝國滅亡。幾天以後,亞力山大進入古城巴比倫,在這裡被加冕為「亞洲之王」。
評價亞力山大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兩千多年以來無數歷史學家就此爭論不休。有人認為亞力山大是一代英主,將希臘文明傳播到亞洲腹地。也有人認為亞力山大窮兵黷武、嗜殺成性,是波斯和希臘人民的巨大災難。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其實都有一些道理。
亞力山大最大的歷史功績應該是建立了一個從小亞細亞到埃及的希臘文化圈(Hellenistic World ) .在羅馬時代,希臘文化的中心是埃及的亞力山德拉(Alexandria),而不是雅典。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大量古典文獻被毀,而阿拉伯人收藏的希臘羅馬古籍成為歐洲中世紀學者們的主要依據。兩河流域以東的地區,希臘文化的影響就淺薄許多,波斯帝國滅亡後幾十年,帕提亞人就重建波斯帝國。
從另一方面看,馬其頓的崛起和亞力山大的征伐嚴重地破壞了古希臘的民主傳統。民主制度在以雅典為首的古希臘城邦國家中存在了五百多年。希臘民主制度的特點之一是人民對軍隊的監督和控制,軍隊的動員和解散完全由議會決定,臨戰時將召集的軍隊交給將領。
希臘城邦國家一直不願意建立職業軍隊,就是害怕手握重兵的將領威脅到民主制度。馬其頓征服希臘其實是專制制度對民主制度的勝利。從菲力普到亞力山大,軍隊絕對效忠君主,成為滿足個人野心的工具。亞力山大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專制君主,大批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領因為政見不同而遭殺害,其中包括七十歲的老將帕米尼奧和他的兒子騎兵統帥菲拉塔(Philatas),以及他忠實的衛隊長克萊特(Cletus) .亞力山大的恩師亞里士多德的侄子卡利斯提恩(Callisthene)因為拒絕向他行波斯式的跪拜禮,也遭殺害。亞力山大死後,他的將領們把他的帝國一分為三,建立起各自的專制王朝,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從此消失了。
雖然亞力山大討伐波斯有相當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實質仍然是一場掠奪戰爭,亞力山大的軍隊也遠遠不是一志仁義之師。古典史學家們為尊者諱,把這些暴行都輕描淡寫,但後人讀起來依然觸目驚心。公元前332 年亞力山大攻破腓尼基名城提爾(Tyre),由於惱怒提爾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亞力山大下令屠城,將近一萬人被當街撲殺,兩千俘虜被釘上十字架,三萬婦女兒童被賣作奴隸。北印度城市桑加拉(Sangala )也遭到屠城的命運,兩萬平民被殺,七萬人被賣作奴隸。僅僅從歷史文獻上提供的數字估算,亞力山大屠殺的平民就多達二十五萬人。高加麥拉戰役以後,波斯首都Persepolis投降,亞力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擄掠,將富麗堂皇的波斯宮殿付之一炬,最後擄走的黃金數量之多,需要五千頭駱駝和兩萬頭騾子馱運。
羅馬時代的史學家普拉塔克(Plutarch)為五十位古典人物作傳,將亞力山大和凱撒分別排在第三十四位和三十五位,我認為相當中肯,因為亞力山大征波斯和凱撒征高盧異曲同工,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和野心導致生靈塗炭。亞力山大也許是古典時代最偉大的軍事家,但他的成功絕對是數百萬波斯和希臘黎民百姓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