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印度佛教史--阿闍世王時代

印度佛教史--阿闍世王時代

  我們的本師正遍知住世以前的諸王世系,出現於毗奈耶教《出家經》中,有些在《方廣大莊嚴經》等裡面,這都可以置信。外道典籍中所出圓滿時、具三時、具二時、爭論時國王與仙人的世系雖然極多,但或多或少摻雜著虛構,難以盡信,而且與正法的歷史毫無關連,不符合尋求正理者的需要,因而此處就不錄了,至於這些教師的典籍是什麼呢?那就是《婆羅多》十多萬頌,《羅摩耶那》十萬頌,《阿師吒陀捨布羅那》,即所謂十八部住世書十萬多頌、詩歌的書《羅怙系譜》八萬頌等。
  此處要說對於本師教法有所作為的歷史。
  復次,本師正遍知的教語首次結集的時候,諸天讚歎,一切人世安樂年豐,諸天人等住於安樂。又叫作善見王的阿闍世王以自然福德增長,除了弗栗恃,其餘五城不戰而服。那時如來和第一雙勝(舍利弗、目犍連)以及十六萬八千阿羅漢都已入寂,大迦葉也入了涅槃。一切眾生大為愁悶,曾經見過本師的比丘中之凡夫眾心裡想:「佛住世時,我們放逸,因此沒有得到殊勝的造詣」。於是對於教法專一精進,有學聖眾亦復如是。一些沒見過本師的新入比丘心裡想,「由於我們沒見過本師的面,因而直接約束薄弱,若對教法不努力,將要走入迷途」,於是努力行善行,因此得到四果的與日俱增。聖者阿難時常對四眾傳授經教,持藏者經常說法,一切出家人生活不放逸。本師付法於大迦葉,迦葉付法於聖者阿難,是有意義的。國王等在家人眾以為連福德之力難覓的國王們都不能瞻仰了因而愁悶。以為從前見到正妙福德本師,現在只看到他的一些徒子徒孫,因而對於佛法僧生希有想,恭敬供奉,力行善事,無有鬥爭。據說在這樣情況之下,大約四十年間,世間住於福善。
  聖者阿難護持教法達到十五年左右的時候,金色童子證得阿羅漢果。他的傳記詳見《金色童子因緣經》,當時阿闍世王想,像金色童子這樣的嬌生慣養的人都能無阻難地登阿羅漢位,聖者阿難乃是與佛等同的聲聞。於是對於聖者阿難等五千阿羅漢,在五年之間,供養一切資具。
  這時,有與具害族同族的婆羅門跋羅墮闍從南方的金彌離摩羅城來到摩揭陀,他精通幻術明咒,與比丘等競賽神變。當著國王等人聚會前面,比現金銀水晶琉璃四座山,每座山各有四寶苑,每個苑各有四個蓮華池,充滿各種羽族。聖者阿難變化了很多凶不可當的大象,吃去蓮花,攪亂水池,放出狂風,折斷樹木,下金剛雨,庭院和山消滅無餘,之後,聖者阿難示現大約五百種身相,有的放光,有的下雨,有的在天空作四威儀,有的上身出火下身發水。諸多神變交迭示現,後來又收攝起來。與具害族同族的跋羅墮闍等人眾異常敬信,阿難為他們說了很多的法,七天之內跋羅墮闍等五百婆羅門和其他八萬人眾都證得真諦。
  之後,另外一個時期聖者阿難住在逝多林的時候,家主商那和修五年之間盛大宴請眾僧伽,終於依從阿難的命令出家,以次受持三藏,證俱解脫阿羅漢位。如是使一萬左右的比丘先後依次證得阿羅漢位以後,為了使毗捨離的離車毗族與摩揭陀阿闍世王雙方分行遺體,所以在在兩地之間的恆河中央。有五百仙人請授具足成。於是在河的中央化現了一個島。比丘們聚在此處,以神變力在一個時辰之內五百人以次得具足戒,證阿羅漢果,因此稱為日中五百師或河中五百師,為首的稱為大日中師,即摩訶末田底迦或大河中師。之後在此處涅槃,遺體發火自焚,化為好像寶石的圓塊兩分,隨波逐流,到達兩岸。北邊的弗栗恃城持去,南邊的阿闍世王持去,各在本土建塔供養。
  這樣阿難護持教法四十年,次年阿闍世王也去世,短期生於地獄,以後死去轉生天上。在聖者商那和修前聽法,據說證得預流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