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從彌勒菩薩的《勸孝偈》談佛門的孝養父母

從彌勒菩薩的《勸孝偈》談佛門的孝養父母

作者:一缽雲水  

慈顏含笑,大肚圓融的彌勒菩薩曾經留給世人一首著名的勸孝偈,偈云:

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
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栴檀雕刻,
即今現在雙親,就是釋迦彌陀;
若能誠敬事他,何須別求功德,
不因父母所生,且道你身何得?
何必靈山燒甚香,只須堂上敬爹娘,
晨昏菽水隨時奉,足保兒孫世代芳。

由此偈可以看出,佛門是非常崇尚孝道的,認為孝敬父母,即是有了莫大的功德;善待爹娘,就是如同敬佛。

《續藏經》裡有一個含義深刻的故事,說的是安徽省太和縣人楊黼,感覺人生無常,便立志修道。聽說四川省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為了要親近名師,他就辭別雙親,離開故鄉,到四川去訪師求道。剛抵四川省境內,遇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頂了一個禮。

老和尚問他說:“你從哪裡來?到四川來做什麼?”

他答道:“我從安徽來,想到四川參訪無際大師,修學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說:“你要見無際大師,那不如見佛。”

楊黼問:“我很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裡,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

老和尚說:“你趕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腳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

楊黼聽了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裝,雇舟返鄉。在路上跋涉了一個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夜色蒼茫,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母親開門。他母親聽到兒子回來了,歡喜得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地出來開門。楊黼看到披衾倒屣的母親,頓然覺悟:原來堂上雙親即是佛。

從此以後,他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方面,儘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儘量使父母快樂,並且利用閒置時間注釋了一部孝經,有數萬字之多。後來楊黼享八十歲的高夀,臨終時候,誦金剛經的四句偈,安詳而逝。

是啊,世上披衾倒屣的父母親到處有,而悟到父母如佛的子女卻不知有幾個!能證得此理,既是父母的福報,更是兒女的善根體現。

佛門重孝道。
《大集經》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四十二章經》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

《睒子經》云:“佛言:使我疾成無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

《末羅王經》云:“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

《忍辱經》云:“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

佛陀,本身也是孝道的典範。據佛經記載,佛陀要出家,父親淨飯王不准,要他娶妻後方可出家,他只好順從。結婚後,父親要求他要有一個兒子來延續香火,佛陀也同樣沒有違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後,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親再也沒有話說了,佛陀這才出家修行,探求人生真諦。後來,淨飯王過世,佛陀親自回來舉喪,一定要親自為父親入殮,他和兒子羅侯羅、堂弟阿難、難陀四人,將父親的棺木抬到他自己經常講經說法的地方靈山上安葬。

另外,佛陀一出生母親就過世了,由姨媽一手帶大,後來姨媽想出家,佛陀不答應,因為顧慮到女性出家,宗教團體內容易發生問題,恐怕影響佛法在世間的傳佈。但是由於阿難一再向佛請求,希望念在扶養的恩情上予以通融,最後不得已,佛陀才答應了這件事。

佛陀在得了道後,也曾為了報答母親懷胎十月之恩,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那時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為忉利天主,但是佛陀還是特別為她宣講了《地藏經》,摩耶夫人因此而證得須陀洹果。

另外,佛陀也說了很多關於孝道的經典,如《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佛說孝子經》、《佛說盂蘭盆經》、《佛說睒子經》、《佛說報恩奉盆經》、《方便佛報恩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等。

如其中的《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佛陀講述了父母于子女的十大難報重恩。這十大難報重恩是:

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乾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憫恩。

經中又云:阿娘懷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月滿生時,受諸痛苦,須臾產出,恐已無常,如殺豬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兒身,咽苦吐甘,抱持養育,洗濯不淨,不憚劬勞,忍寒忍熱,不辭辛苦,乾處兒臥,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嬰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導禮義,婚嫁營謀,備求資業,攜荷艱辛,勤苦百倍,不言恩惠。男女有病,父母驚憂,憂極生病,視同常事。子若病除,母病方愈。如斯養育,願早成人。

所以佛陀強調父母恩深難報云: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是的,想想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人,父母對我們無不都是百般呵護,萬般寵愛。如果我們有一點點小小的不適,無論是著涼、受熱、或是生病,情感上遭受挫折,生活中不快樂,父母總是如臨大敵一樣,總是盡一切所能,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照料和牽掛,付出了無數的精神和心血,所以我們這些為人子女者,應當知恩、感恩、報恩,對父母恭敬孝養,盡自己的能力來讓他們生活得幸福,以此來回報父母的養育恩典。

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明代高僧蓮池大師言:“人子于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

因此將孝道分為世間及出世間兩種:“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彩,而甘旨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聖成賢,以顯其親,是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出世間之孝,則勸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永別四生,長辭六道,蓮胎托質,親覲彌陀,得不退轉,人子報親,於是為大。”

大師還在其著作《緇門崇行錄》中記錄了一些得道高僧行孝的事蹟,如:

道紀法師,每次講經都挑著他的母親和經典、佛像等等。他說:“我要親自供養母親,因為這個供養功德和供養登地菩薩一樣。”他母親的衣服、飲食、大小便都自己親自為母料理,從不麻煩他人。有人要幫他忙,他拒絕說:“這是我的母親,不是您的母親啊;我們人的肢體,只不過是四大的假合,因為它才有許多累贅和痛苦,我也不例外。有身體就有痛苦,就讓我來辛苦吧,何必勞動別人呢?”

慧斌法師,父親名朗,在朝為官,年紀很老快一百歲了,斌法師敬愛其父,覺得沒什麼好報答父親的恩德。只好在汶水南面,都城大通道交會處,鑿建一口井,供四方人使用,用此功德回向以報答父恩。並且樹立一個碑銘來作紀念,有“殷憂暮景,見子無期;百年幾日,對此長悲。”之句。

子鄰法師,他的母親不信三寶,不讓子鄰師出家,鄰師逃離家,到東都,依止廣愛寺慶修律師出家。一天晚上,夢見嶽帝告訴他說:“您母親死後墮落地獄,現在受各種苦楚。”鄰大師悲哭請求嶽帝告訴他免除母難的方法。嶽帝說:“您可到阿育王寺,禮拜佛陀舍利塔,大概可以拯救她。”鄰法師於是到阿育王塔,哀泣禮拜,拜到四萬拜,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叫他名字,抬頭見母親向他謝道:“承蒙你禮佛陀舍利塔的功德力,我得以往生忉利天了。”。

陳尊宿(尊宿者,受比丘戒四十夏以上,尊稱為尊宿),死後追封號道明法師。他曾住持觀音禪院,常住常有百多人,後不再領眾,入開元寺一個房子裡,作蒲草鞋,擺在路旁賣,所得奉養母親,人稱為“陳蒲鞋”。

道丕法師,逢長安兵亂,丕法師無家可歸,於是背著母親逃入華山,住在山洞裡。乞食供養母親,自己不吃,讓母親得以吃飽。之後到霍山,虔誠誦經而獲得戰死沙場的父親的骸骨,令其得以安葬。

頤禪師,深信淨土,二十九歲拜長蘆法秀圓通禪師剃度出家,後來參研佛理,了明心地。把母親接到自己方丈室的東側一室,勸母親落髮,除奉養飲食外,勉勵母親念佛,後來他母親沒生病安祥地往生。

孝養父母,誠如《善生經》所云:“一者,能奉養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凡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孝道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父母盡孝養之道來說,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適當的照顧,沒有衣食住行的憂慮,滿足父母在物質上的基本需求。第二個層次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光宗耀祖,使父母覺得有了自己的子女而榮耀,常常表現對父母尊敬和愛護,使父母在精神方面獲得快樂。第三個層次是對學佛的最終目標來說,使自己、父母、祖先徹底離開六道輪回。

《佛說孝子經》說:“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所以如能使父母聞法得戒,修習三昧,成就無上菩提,最後獲得解脫,脫離生死輪回的痛苦,這才是對父母恩的徹底報答,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大孝”。 正如 蓮池大師在《淄門崇行錄‧孝親之行第四》中贊曰:“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

孝養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精神文明和道德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晚輩,我們尊敬長輩,贍養父母,不僅是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同時這也是我們必須肩負的一種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已父母都不孝順不贍養的人,又如何能會關心他人,熱愛家庭,服務社會!俗話說“種下稗子,不要指望能收穫稻穀。”佛教講究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孝養父母,不知道回報父母深恩,那麼,將來,我們的孩子也會以我們為榜樣也如此來對待我們,所以,我們應當從現在開始,真心地孝養父母,不但要供養他們一切生活所需,還應當對父母有恭敬心、孝順心,不令父母憂心,時時懷著知恩、感恩、報恩的心,不忘父母恩德。如此,自能產生無量的福報與功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