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的東南近海,雖然是個小島,不過金門很早以前就有來自大陸的移民,開發的時間相當早。到了清代由於當地人口增長、耕地有限,加上19世紀中葉,因南洋殖民地經濟的發展,西方積極招募勞工,形成金門居民前往亞洲各地發展的情形相當普遍,而這些離鄉遊子在經商致富後,紛紛以回饋家鄉的心情,返鄉興建學校、蓋洋樓,並帶入異國的建築風格,才有了今日金門聚落及洋樓林立的樣貌。
在過往的歷史裡,由於兩岸局勢的緊張,國共曾在金門多次爆發大小戰役,著名的「八二三砲戰」的舞台便是在此,也讓身為戰地前線的金門始終蒙上神秘色彩。之後在兩岸情勢逐漸和緩下,金門於1992年終止戰地任務,隔年開放觀光。由於在長期的封閉下,讓金門得以保留豐富且未被開發的自然景觀,加上其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特殊的戰地史蹟,一躍成為離島觀光的熱門地點。
金湖
瓊林聚落
瓊林村位於金門島中心,當地的蔡氏一族自古以來便是書香世家,於明、清二朝為官者甚多,堪稱金門之最。蔡氏家廟位於瓊林村中心,是慎終追遠、維繫家族結構和情感的中心。
外觀建築上有三川門、燕尾脊、全瓦筒屋頂,進入家廟後抬頭可見表彰家族的匾額,正殿牆上則寫有「忠孝」、「廉潔」祖訓。最有特色的是鑲嵌在宗祠後壁上的風獅爺,是為防路沖而設置。
陳景蘭洋樓
陳景蘭洋樓位於金門島中部,有金門第一洋樓美名。陳景蘭洋樓完工於1921年,為赴印尼、新加坡經商的陳景蘭,在1917年請福建廈門及金門匠師歷經4年時間興建而成。興建洋樓主要供學校使用,陳家人只使用其中一部份。樓房位置面對料羅灣,視野相當開闊優美,佔地約25公頃,是金門規模最大的私人洋樓花園。
金門陶瓷廠
金門盛產高品質的高嶺土,早期並產有青花瓷的釉料「碗青」。雖然現在「碗青」已停產,不過高嶺土仍是金門極為重要的瓷器原料,連台灣本島以陶瓷聞名的鶯歌,早期所使用的瓷土便是來自於金門。
金門陶瓷廠於1963年成立,採用金門當地品質優良的高嶺土,配合良好的天然氣候、慢工燒窯的技巧及生產技術, 曾配合台北故宮博物院生產仿古陶瓷。現今除了製作生產瓷器酒瓶外,更有其它各式仿古瓷器、陶瓷版畫、青花瓷等藝品。到金門陶瓷廠,除了可以參觀銷售中心、博物館之外,更可自由參觀工廠生產過程,是十分難得的經驗。
金沙
獅山砲陣地
位於山后村的獅山砲陣地,是全台罕見的全坑道式榴砲陣地,陣地部屬由美國製造的八吋榴砲,在「八二三砲戰」後期發揮扭轉戰局的功效。
獅山砲陣地位處金門東北角的高峰五虎山上,標高103公尺,地形險峻,可有效扼控金門東北部海域,戰術價值甚高,因此曾經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如今重新規劃整修,目前此陣地展示著75山砲、155榴砲、8吋榴砲等榴炮,並定時有砲操表演。
馬山三角堡
「馬山三角堡」原名「無敵堡」,是防衛馬山主據點左側的重要屏障。碉堡由厚實花崗塊石疊砌構築成三角形,外型雄偉堅固。整建後開放的馬山三角堡,入口的景觀平台可親近海濱觀景,休憩沙坑提供親子安全遊玩空間,而堡頂設有木格柵迷宮設計,沿途並設置一系列的軍旅生活憶往解說牌,讓民眾及遊客瞭解部隊軍旅生活,這裡同也是金門欣賞夕陽落日美景的好去處。
睿友學校
睿友學校建於1934年,為當地士紳陳睿友之子捐資創辦,並以其父之名為校名。校園佔地20公畝,主建築是仿巴洛克式風格,樓高二層的西式洋樓,建物立面以高聳的山頭最引人注目,山頭飾以國旗、國民黨旗,印度警察、花草、仙鶴等泥塑,結合中西與南洋特色。這間學校曾多次移作他用,見證金門在大時代裡的動盪多變。
山后民俗文化村(山后聚落)
「山后聚落」分為頂堡、中堡及下堡,知名的「山后民俗文化村」指的是中堡,建於1900年,是金門第一個開放成為觀光景點的聚落。聚落裡有16棟對稱工整的古厝加上一座宗祠和一座學堂,被稱為「山后中堡十八間」,全由在日本神戶經商致富的王國珍及王敬祥建造給族人居住。
當年建築是特別聘請江西建築名師設計,從每戶位置、用途到室內空間、庭院、閣樓等,乃至壁樑雕畫、裝飾泥塑等,都相當考究,佔地15,000平方公尺,並花了25年的時間才完工。這批老建築全部依山面海、井然有序,分三排排列,呈現出精緻而完整的閩南建築風貌。建議來到這裡的遊客,站在古厝間,拍下馬背、山牆、燕尾與藍天的美麗構圖,細細欣賞當年匠師巧妙打造的傳統建築藝術。
海珠堂是聚落裡的私塾,是一棟三蓋廊式閩南建築,堂前有半月形的風水池和洗硯池等設計。此外,因聚落多以木造房屋為主,水池除了有調節溫度作用,更有消防池的功能。
另一間特色建物「大夫第」為王國珍姪子王敬川所有,為十八間古厝中最後興建,因此用料的講究與裝飾之手法,已達顛峰。目前民俗村將大夫第規劃為「喜慶館」,展示金門喜慶的傳統習俗,有花轎、嬰誕室、大廳、新娘房等展示空間。
金城
水頭聚落
擁有700多年歷史的水頭與福建廈門僅一水之隔,從遠在明代時,水頭村即擁有自己的碼頭,到了清朝時期,在外經商子弟的匯款,更讓水頭富甲一時,當時大小宗祠及廟宇紛紛起造,而一般民宅也是屋宇氣派、藻飾華麗。水頭聚落的重要建築有酉堂別業、得月樓、金水國小等。
水頭聚落裡的黃輝煌洋樓,是由黃輝煌在印尼經商致富後,於1931年所興建,後因海盜猖獗,便於1933年建構防禦槍樓「得月樓」,落成時是金門最高建築,高11.26公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毎層皆有射口,射口附有槍架。得月樓是負責保衛的第一道防線任務。踏入得月樓大門印入眼簾的華麗洋樓,其實是欺敵之用的假屋,讓敵人誤以為是主屋,目的是讓家人有時間逃脫或是進行包圍將盜賊甕中捉鱉。
主樓黃輝煌洋樓無論在立面山牆的紋飾、磚雕、泥塑、花磚及牆面粉飾等皆非常精美。山牆上方標示有12:40的時鐘,隱含主人對後代的期許,意為當他人12:00休息吃飯時,要努力工作到12:40才休息,方能成功。
而金水國小於1932年落成,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僑辦小學。值得注意的是入口的A字,隱含期盼族人學子個個都是品學優良A級的好學生。至於酉堂別業則建於1776年,這座二級古蹟為黃氏先祖黃百萬興建,原作為學堂之用。堂前的水池因石橋中隔而成日月形,是金門唯一的園池建築。
翟山坑道
位於金門西南方,為一戰備水道,坑道全長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呈A字形,全長357公尺。1961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開挖,耗時5年完成,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坑內並有停靠碼頭。翟山坑道是由人工穿鑿,工程雄偉;坑道外海浪澎湃,潮聲勢壯,於1998年正式開放做為觀光之用。
金寧
金門酒廠
金門酒廠為金門縣政府所有的公營事業,以生產、銷售高粱酒為主。金門高粱酒的釀造過程,分為製麴、釀酒及包裝三大部份: 一、製麴: 原料採用金門種植的小麥,經研磨、攪和等過程後加入高粱發酵,完成製麴工作。二、釀酒:原料採用金門種植高粱,經浸泡、蒸煮、發酵及兩道蒸餾手續後完成釀酒生產作業。三、包裝:將蒸餾的第一、二道酒,在調配濃度後再放入地窖熟陳,鑑定達到出廠水準再灌裝為成品。
北山洋樓
北山洋樓是由李金魚在菲律賓經營椰子生意有成後,於1928年返鄉興建。李宅左側增建的洋樓大宅,為當時北山聚落中最豪華的宅邸。1949年古寧頭戰役期間,國共在北山、林厝一帶展開激烈巷戰。這棟中西合璧式的洋樓剛好位處路口要衝,從洋樓彈痕累累的牆垣上,不難想像當時激戰之驚心動魄。1986年時依原貌在屋外築牆環護,並立北山村大戰紀念碑供人憑弔。1991年金門開放觀光後,此處也成為各地遊客來金門觀光的必遊據點之一。
慈湖
慈湖是一人工湖,位於金門縣西北角,於1970年完工,是一圍海築堤而成之鹹水湖,與海相通,靠近古寧頭,不僅可防敵人軍事登陸,亦闢有養殖池120公頃,是結合國防與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周圍低濕地生態豐富,且是每年秋冬候鳥南來北往遷徙的主要中繼點,被發現的野鳥近二百種,目前是賞鸕鶿(Cormorants)最重要的地點,在台灣本島少見的鸕鶿在這總是成群聚集。除了賞鳥之外,慈堤的落日也被列為金門十大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