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熙稱讚的清官陳瑸
陳瑸是清代康熙年間最著名的清官之一。他是廣東雷州人,於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中進士,先從知縣做起,官至巡撫,隻身在外,不攜家眷。他常說:貪不在多,妄取一錢,即與百千萬金無異。
陳瑸任知縣、府宰以至巡撫,自俸甚薄。衙僕給他買菜,只購瓜果蔬菜,坊間至今流傳著「陳瑸公孫吃薯葉」,「陳瑸與僕共食一鹹蛋下飯」的故事。他平常生活「食無兼味」,飯桌上兩種以上的菜都少見。
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時任偏沅(湖南)巡撫的陳瑸進京朝見康熙皇帝。康熙問他「汝做官帶有多少人口?」陳瑸奏答:「止帶有僕一、倆人,妻室在家不能搬動。」康熙又問:「汝兒子呢?」陳瑸又奏答:「臣、兒不相見十多年了;因為無盤纏,不能來往相看。臣今年由台灣到福建便少盤費了,蒙撫臣給臣盤纏赴任。臣得總督給的盤纏,方能來京。」康熙聽了,嘆息久之,對身邊的大臣說:「此苦行老僧也」,並感嘆說:「國家得此人,實為祥瑞。」
康熙五十七年(西元1718年)十月,陳瑸卒於閩浙總督任上,臨終時又疏請以任內所應得廉俸一萬三千四百餘兩上交國庫。陳瑸病逝後,康熙對大學士們說:「陳瑸居官甚優,操守極清,朕所罕見,恐古人中亦不多得也」。朝廷念其清廉,追授了禮部尚書一職、並賜國葬、賜謚號「清端」 (清代獲謚號「清端」者僅有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