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最怕重口味
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日前猝逝,推測原因與他高血壓宿疾控制不佳有關;醫師提醒,不少國人喜歡重鹹口味,不論是年輕人愛吃的紅燒、滷味,或是老年人常配的醬瓜、麵筋,都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不宜食用過量。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啟明表示,國內高血壓的盛行率約20%,而40歲以上人口盛行率更達40%,相當普遍,且高血壓不會立即產生明顯症狀,而是透過一次次的頭痛、眩暈、呼吸急促來發出警訊,如果疏於監測血壓數值,很可能突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
「肥胖」已被公認為引發高血壓的重要指標,但李啟明指出,並非每個高血壓患者都有中廣身材,更多人是因為飲食攝取的鹽分過高所致;他每次詢問患者:「你口味重嗎?」幾乎每個人都否認,但詳問其飲食習慣,往往每道菜都習慣加一匙以上的鹽,不然就是醬油、味素、胡椒用得兇,而火腿、香腸、罐頭等重調味的加工品,也沒少吃過。
為此,國民健康局對高血壓患者提出「三少二多」的飲食原則:減少食用油脂、調味品、加工食品,多吃蔬果與高纖食品,根據2002年調查,患者除了吃降血壓藥,有32%的人最常用飲食控制法控制高血壓。專家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食鹽攝取量勿超過五公克,但這不表示必須完全放棄好滋味,而可調整味覺,逐漸減量,比如從加一瓢食鹽改成半瓢,此外,要注意老人家因為味覺功能退化,可能食入過量卻不自覺。
李啟明強調,目前高血壓定義為收縮、舒張壓分別超過140/90毫米汞柱,而血壓達130/80的人則算是「準高血壓」,有必要調整飲食、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