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騎士羅蘭
「謙卑(Humility)、誠實(Honesly)、憐憫(Compassion)、英勇(Valor)、公正(Justice)、犧牲(Sacrifice)、榮譽(Honor)、精神(Spirituality)」
------騎士八大美德
最早得聖騎士是從查裡大帝的十二名勇士,他們是來自蠻族的英勇戰士。他們信奉基督教,並且同時遵守著一系列蠻族戰士的守則。並且以公平決鬥為榮耀的象徵,這些法則最後變演變成了現存的騎士守則。
在公元500年左右,蠻族征服了羅馬帝國,建立一生征戰,將大部分西歐地區納入自己的版圖,後來羅馬教皇稱他為「真正的羅馬人」,並加冕他為查裡曼大帝。
在查裡曼大帝的征戰歷程中,有十二個侍衛立下漢馬功勞,這十二個人是:
1.最偉大的騎士羅蘭(Roland),查理曼大帝的遠親;
2.名聲僅次於羅蘭的蒙特班(Montalban)的野蠻人李拿度(Rinaldo),羅蘭德的遠親;
3.大主教托賓(Turpin),僅次於梅林(Merlin)的魔法師;
4.魔法師和妖人馬拉吉吉(Malagigi);
5.被六仙女祝福的丹麥王子奧吉爾(Ogier);
6.不列坦尼國王(King of Brittany),所羅門;
7.英格蘭美男子艾斯佗弗(Astolpho);
8.那墨(Namo)的法華利亞公爵(Duke of Favaria);
9.撒克森人斐蘭巴拉斯(Fierambras);
10.森林之塔的領主,最偉大的騎士之一,弗羅雷斯馬特(Florismart);
11.羅蘭特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奧利弗(Oliver)
12.背叛者加尼隆(Ganelon)
他們便是最早的十二聖騎士,象徵著基督教中耶穌的十二位門徒。其中聖騎士羅蘭的故事廣為流傳。包括野史和正史都有關於他的記載。最後這位偉大的騎士死於加尼隆(Ganelon)的出賣。故事是這樣的:
「查理曼皇帝試圖竭盡全力在西班牙與撒拉遜人打一場大戰。岡隆背叛了法蘭克軍,騙查理曼將所有聖武士安排在後衛部隊中,這支部隊包括總計大約兩萬名騎士和武士。當後衛通過Roncesvalles隘道時,他們被一支超過十萬人的撒拉遜部隊伏擊,儘管敵人數量超過他們五倍,在突圍中損失了幾乎所有部隊,羅蘭和他的聖武士們仍然殺死了所有撒拉遜人。
羅蘭差一點兒就獲勝了。他如此英勇的奮戰,以至於所有敵軍全都望風而逃。看起來勝利在望,但在這倖存的幾十個「好人」來得及慶祝勝利之前,五萬撒拉遜援軍捲土重來。這一次,很奇怪的是羅蘭和他的同伴們意識到他們棄世歸天的時刻臨近了,儘管他們竭盡全力,只有兩人活到最後:大主教圖平和羅蘭本人。
他們被敵人包圍,羅蘭取出他的魔法號角Olivant,用盡全力吹響號角,向查理曼皇帝和那距離太遠來不及趕來救援的大軍發出信號,號角聲告訴他們,「羅蘭和他的同伴們就要倒下了,替他們報仇」。他第三次吹響號角的時候用力太猛,號角斷裂一分為二,空中的飛鳥促然死亡,羅蘭揭下頭盔露出面孔,所有敵人都陷入混亂四散逃竄。
但是一切已經太遲了,奄奄一息的大主教請求羅蘭將其他十二位龍武士的屍體移到他身邊,讓他在自己虛脫死亡前赦免他們的罪。羅蘭德孤身一人,無力回天,只能等待命定的死亡。他揮動他的聖劍杜蘭德爾(Durandal)猛擊岩石,試圖將這柄聖劍毀壞以免落入邪惡的撒拉遜人之手。但是這柄劍是如此堅韌,因而他只能彷彿模仿亞瑟王的傳說般將它擲入水中永遠隱藏起來。然後他做了臨終告解,發誓效忠上帝,最後面對著敵人死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托爾金的魔幻名著《指環王》(《The lord of ring》)中,戰死的岡多王子博羅米爾也擁有一隻號角,他的形象便是來源於龍騎士羅蘭,而岡多爾夫的形象則來源於托賓和梅林。由此可見,岡多爾夫是一位聖騎士,看到這裡,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岡多爾夫很少使用魔法,因為他主要的戰鬥方式還是用劍。他是一名聖龍騎士。
在羅蘭戰死後,騎士並沒有衰落,相反卻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在公元八世紀的後半葉,歐洲逐漸進入了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這時候騎士精神逐漸發揚光大,成為了一種榮譽的象徵,而那些有教籍的騎士往往會因為立下戰功而被授予聖騎士的稱號,這種稱號不僅是榮耀更是一種實際的利益,騎士們可謂名利雙收。此後,所有見習騎士都會在成為真正的騎士前進入教會獲得教籍,而那些被開除教籍的騎士則會終生不得志,甚至死後變成吸血鬼。
真正意義上的聖騎士一生恪守騎士準則,他們的生活清苦,與一般的騎士領主不同。這些偉大的戰士在年老後往往會選擇苦修來減輕自己的罪孽,他們是上帝的堅定信徒。聖騎士相信戰鬥前的禱告詞是獲得力量的一種方法,因此聖騎士可謂是政教結合而產生的一種產物,他們是神精神的體現,是神意志的載體,在戰鬥中給予敵人最嚴酷的打擊。他們剷除邪惡,是一切罪惡的剋星,亦是正義與力量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