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法之觀水篇
水指水源、水流。觀水實際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形態及水質。中國風水學認為:山不能無水,無水則氣散,無水則地不養萬物。水能“載氣納氣”,這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大山脈能“迎氣生氣”,山環能“聚氣藏氣”;水能“載氣納氣”。由此,中國風水學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 “山主富貴”“水主財”的共識。
中國風水學有謂“地理之道,山水而已”。水被視為“地之血脈,穴之外氣”,山之骨肉皮毛即石土草木,“皆血脈之貫通也”。“覓龍點穴,全賴水證。龍非水送,無以明其來;穴非水界,無以觀其止。”“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吉地不可無水“。水法主要是論證水的功用利害與其形勢、品質、以及水與生態環境即所謂“地氣”,“生氣”之間的關係。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中,得出“山管人丁水管財”的概率性規律。“水深處民多富,淺處民多貧;聚處民多稠,散處民多離”。用現代觀點分析中國風水學注重水法的主要因素可概括如下四個方面:
一、水的“聚氣性”作用現代科學已證實:水是吸收各種波動能的極性分子。而宇宙間所有的射線(聲、噪音、電磁波、微波、光、輻射)都具有“波粒兩重性”。中國風水理論認為:“水飛走則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最典型莫過水抱處的選址,即古時奧內之宅,認為“大江大河一二十裏而來不見回頭環顧,中間雖有屈曲,決不結穴。直至環轉回顧之處,方是龍脈止聚”。選址于河曲則以水流三面環繞纏護為吉,謂之“金城環抱”。並且,水的流速與人的血脈流速相近對人有宜。
二、水的“交通”、“設險”作用 如《平洋全書》說:“依山者甚多,亦須水可通舟揖,而後可建,不然只是堡塞之處”。水除具有交通載體外,亦兼有設險之利。
三、水的利害作用現代地球物理證實,河流因地球自轉形成的偏向力,即寇裏奧力的作用,加之河床岩性差異與地表起伏等原因,即使原為平直的河道,最後也會形成河曲。如河水東流,往往向南形成河曲,北岸凸而南岸凹,水流挾帶泥沙在河曲,凸岸堆積成灘,而在凹岸則不斷淘蝕挖滌,導致坍岸。顯然,選址在河曲凸岸一側,即水環抱三面的岸上,遠比選在凹岸,即河流反弓的一側要有利。中國風水學,如《管子 .度地》中,就有對此規律精闢的闡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滿則後推前,地下則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則搗毀,杜曲激則躍,躍則倚,倚則環,環則中,中測涵,涵則塞,塞則移,移則控,控則水妄行,水妄行則傷人。”這是中國風水學對於河曲現象深入分析而形成的理論總結,現代地理學家認為“可與今日自然地理學有關河道變遷規律的研究相媲美”。
對於水的利害,中國風水學對水的分析和利用具有科學內涵。具體利用的原則是:對於地球北半球來說,按照陰陽學說,水北為陽,水南為陰,也就是當人面對水流去的方向時,左為陽,右為陰。城市選址應在水北為利。如:洛陽、鹹陽、遼陽、瀋陽等。如果在水南岸,如有特殊地理地質環境的,如水曲環抱,憑高山峻嶺,河口海岸,如:置慶、南京、武漢、上海、天津等。可不考慮水的南北岸的限制,也宜建城市郡州。由此,可看出中國風水學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思想。
四、水的景觀審美作用中國風水學有“仁者樂山,智者喜水”之說。中國風水學對自然山水的讚美,寄託天地人合一的理想。因此,中國風水學家自詡為“山水之士”,中國風水學對山水的選則,糜不“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清李漁“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宋郭熙《山水訓》有“真山水之川穀,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文人墨客以山水詩、山水畫來抒發其鍾情山水,中國風水學家則重於實踐,以其理論觀照山水美加以人工裁成而經營城市宮宅陵墓等建築,達到自然美與人文美的有機結合,賦予中國傳統建築深沉售永的氣質。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中國風水學功不可沒,以其為傳統美學與建築實踐之仲介這一意義來評價,顯然不為過分。
利用自然江河湖泊,加之宅前屋後人工河,諸如:故宮金水河;民宅前半月形水池等構成中國風水學中有關水之美景勝境。中國風水學將水流人候選區域的地方稱之為“天門”,流出的地方稱之為“地戶”。“天門”、“地戶”均稱之為“水口”。天門宜開,則財源滾滾,地戶宜收,則財氣不散。又將“坐下而出”的水流稱為“元辰”,“入穴而聚”的水流稱為“交合”,元辰之水不宜直流,交合之水要分明。
觀水也包括如下兩方面內容:
一、水的品質,水質清明,味覺甘甜為吉;水質濁暗,味覺苦澀為凶。這方面,現代科技已有了先進的測試手段和技術指標。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風水學在幾千年前就已經不僅重視觀測地上水,而且重視察驗地下水。在這方面做出了較深人的研究。
二、水的形態,水流的形態可歸納為如下四種情況: 隨龍:指水流順山勢而來,即不破傷山脈,也不被山脈所傷,並認為隨龍之水貴有分支。
拱揖:指水流從左右相從而至,不喧賓奪主,認為拱揖之水貴在前面。
繞城:指水流前後迴圈合抱,環繞而過,認為繞城之水貴有情。
腰帶:指水流如彎弓狀從左右流過,認為腰帶之水貴有環灣。
中國風水學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著名的“山環水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