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日朝壬辰戰爭

日朝壬辰戰爭

  1592年~1598年,朝鮮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衛國戰爭。
  日本久已蓄謀侵佔朝鮮,進軍中國,建立太平洋沿岸大日本帝國。此階段,日本封建主打算在朝鮮建立自己的統治,利用其資源進軍中國。1592年初,日本最高執政官豐臣秀吉為入侵朝鮮,組建了一支22萬人的陸軍和配備數百艘艦船及9000名水兵的艦隊。1592年春,日本征服者分數批向朝鮮沿海進發。1592年5月25日,第一批部隊(1.8萬人)分乘350艘艦船在釜山登陸。為數不多的釜山守軍和居民進行了頑強抵抗,但因兵力懸殊,城市終為日軍攻佔。日軍沒有再遇到有組織的抵抗,沿烏嶺山口方向迅速北進。第二批部隊(2.2萬人)在南部沿海登陸,經慶州,熊川和新寧北進。幾乎與其同時,第三批部隊(1.1萬人)在洛東江口登陸,攻佔昌元,並向春川山口推進。三批部隊登陸後,日軍主力(8萬人)和其餘艦隊相繼入朝。朝鮮封建統治集團,忙於黨朋之爭,無力組織對侵略軍的抵抗。為數不多的政府軍連連失敗。日軍挫敗了朝鮮部隊(8OOO人)的抵抗,奪取了烏嶺山口,忠州一戰再次獲勝,擊潰了另一支朝鮮部隊,迅速前進逼近漢城。朝鮮政府驚慌失措,於1592年6月10日棄城出逃。7月初,日軍兵不血刃進佔漢城。南部3道的5萬大軍試圖將日軍驅逐出京城,未能奏效。攻佔漢城後, 日軍繼續向西北和東北進攻,但在臨津江地區遇到朝鮮軍隊的堅強防禦,前進受阻。日軍用計,佯裝後撤,誘朝軍走出工事,並以反突擊予以擊敗。日軍連克開城和平壤2地,但因朝鮮人民奮起抵抗,進攻暫告停止。人民義勇軍~~「義兵」(「正義之師」)在敵未佔地區普遍組織起來,開展游擊運動戰:突襲敵軍要塞和兵營,夜間潛入敵營進行騷擾,進行防禦戰鬥,燒燬糧秣倉庫和破壞敵軍交通。義勇軍在圍攻要塞和城市時,組織特別突擊隊,使用「飛爆雷」,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義勇軍為援救被圍困在要塞裡的守衛部隊,經常對敵後方進行突然襲擊,以減輕日軍對要塞的壓力。這次戰爭中,日軍第一次用火槍裝備步兵,數量上亦居優勢,但都無濟於事。
  李舜臣率朝鮮水軍勝利作戰,曾多次重創敵艦隊,打破了日本陸海聯合作戰計劃。日軍入侵前,朝鮮水軍共有4支區艦隊,其中2支在戰爭初期就已失去。只有李舜臣統轄的85艘戰艦,在陸軍支援下抗擊日本艦隊。6月初,這支艦隊從麗水基地出海,在巨濟島東岸發現約50艘日艦,發起攻擊,擊沉26艘。朝鮮區艦隊進入合浦港時,又擊沉日本大型戰艦5艘。赤珍浦港一戰消滅敵艦11艘。日軍有生力量也遭到重大損失。在上述幾次海戰中,李舜臣艦隊一無損失。1592年7月9日,李舜臣與李億棋第4區艦隊並肩作戰,在南海島以北泗川灣,擊毀日本大型戰艦12艘。在這次海戰中,朝鮮水軍首次使用裝有鐵甲的戰艦「龜船」,此種戰船防護能力強,不易為敵人炮火擊傷,火力猛,機動性強。此後不久,李舜臣統率聯合艦隊對日本艦隊進行連續突擊。1592年11月,李舜臣在釜山海域再獲全勝。他在釜山發現日軍主力(470餘艘艦船)後,遂下令聯合艦隊出擊,將龜船配置在第一線。當朝鮮艦隊駛近時,日海軍將領決定全體水兵上岸,依托6個岸防陣地發揚火力,擊退朝鮮戰艦的攻擊。但龜船不易擊毀。朝鮮水軍一日之內焚燬日軍空船百餘艘。戰鬥移到陸地之後,朝鮮人發覺了日軍的騎兵優勢,遂下令後撤上船,返回基地。游擊隊、政府軍和聯合艦隊全力協同,將敵人逐出漢城,向南方逃竄,於1593年4月末解放整個北部朝鮮。日軍被迫進行和談,藉以贏得時間準備新的入侵。1597年初,日軍重開戰端,但戰果甚微,這時,中國政府深知日本入侵的危險,遂派軍隊(14萬人)赴朝作戰,支援朝鮮軍隊和人民義勇軍。朝鮮水軍也得到了加強(已有5000餘人)。日軍撤向釜山,並被封鎖在朝鮮南部各港口。1598年10月18日,中朝水軍在露梁津灣截獲500餘艘企圖從朝鮮撤退日軍殘部的軍艦,擊毀近200艘。在這次海戰中,日軍損失一萬餘人。歷時7年的朝鮮人民衛國戰爭以徹底驅逐日本侵略軍而告終。
  這次戰爭對朝鮮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朝鮮陸海軍的軍事學術在戰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