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的藍本--乾隆皇帝的御膳
御膳房之匾額「膳房」,為聖祖康熙帝的御筆。
按清宮的法度,皇帝有御膳房,皇后有內外膳房,壽康宮皇太后有外膳房,皇子、皇孫娶福晉後則有飯房。膳房管理,總管大臣無定額,特旨簡派。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奉旨:總領授為二等侍衛,飯房人授三等侍衛、藍翎侍衛。第二年奏准又添設主事一員,漢字筆帖式(滿語,是掌管翻譯、繕寫滿漢奏章文書、記錄檔案等事宜的低級官員)二員,此外還有尚膳正、尚膳副等職名,正副俱係侍衛。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年)奉旨:內右門內太監等預備膳之膳房,著改為內膳房,其飯房著改為外膳房。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奏明,每屆十年,欽派王大臣等將內膳房、外膳房所用金銀器皿共同查驗數目,將不堪應用者,奏明交廣儲司銀庫,並依原式打造。以上俱可詳見於《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御茶膳房》。
《大清會典》規定,皇上所食稻米取諸玉泉山(位於北京西北郊,以泉得名)下,受泉水(據說其質輕且清)灌溉之稻田。御膳日常用水必取之於玉泉山的泉水。每天都有馬或驢子拉的水車,水車上蒙著象徵皇家的明黃緞,往返於紫禁城與玉泉山,取玉泉山之泉水以供御用。御膳房不用牛肉,惟用牛乳,由慶豐司專供。其餘山珍海味及諸乾鮮菜蔬,皆由專處所貢。
膳房恭備御膳,其物品及某物為何人烹調,須逐日開單具稿呈內務府畫行。進膳之物按時備供,不設飲。皇上一日只用膳兩次,卯正二刻進早膳,未正二刻進晚膳,申酉以後或需飲食,則內宮別有承應之處,所有飲食隨意命進,無定供用。
御膳房在宮裡是個大機關。房內有百餘個爐灶,都排成號,規矩非常嚴格。一個爐灶配有三個人。一是掌勺的,二是配菜的,三是打雜的。由此估算,御膳房內的作業人員也要有三四百號(御膳房設官員及廚役等三百七十多人)。打雜的對各種菜、各種原料,必須先進行擇、選、挑、洗、刷,各項程序必須做得異常精細,工作完備以後,經內務府派來的筆帖式逐件檢查,合格後才交給配菜。配菜的則經過割、切、剁、片,把各種菜、各種調料準備好,又經過另外一個筆帖式檢查,按照膳譜的配方,核對一遍,然後準備傳膳。「傳膳」的指令一經下達,由掌勺的按照上菜的順序,聽總管的指揮安排,做成一道道的菜,陸續呈遞上去。這段時間裡內務府的人,御膳房的總管、主事,眼睛盯著每一個菜盛進碗裡或碟裡。碗和碟都是銀製的,如果菜裡有毒,銀就會呈現黑色。
菜做好後交給太監,用黃雲緞包好,按次遞上。黃雲緞包袱不到餐桌前絕對不許打開,宮廷裡對膳食管理非常嚴格,生怕有人暗害,平常任何無關人員都不許進御膳房。幾乎哪一道菜是哪一個人洗的,哪一個人配的,哪一個人炒做的,都要記錄得清清楚楚,將來怪罪下來,或是受獎賞,才可賞罰分明,有個著落。
宮裡的祖宗傳下來的家法很有些不尋常,康熙帝愛吃什麼?雍正帝愛吃什麼?乾隆帝又愛吃什麼?恐怕無人知曉。不但外人不知道,連伺候他們的廚子也不知道。說皇上、皇后、皇太后愛吃些什麼?這是宮中的大忌諱。宮廷的大小事務、皇上的一舉一動都要上檔,而唯有宮闈之事與皇上愛吃什麼,決不寫,也寫不成,這是不許讓人知道的事。
因此,皇上、皇后、皇太后決不會像下館子那樣,點上幾樣菜讓廚役去做。皇上吃飯每次要幾十種,甚至上百種菜,把這些菜都擺上來,任皇上隨意挑選,今兒愛吃這一口,明兒興許愛吃那一口。這又是宮廷裡的規矩了,就是吃菜不許過三匙,據說其家法特別的嚴格,這樣其他的人就更難猜透皇上準定吃某個菜了,真叫作天意難測。今天,人們通過審閱上百年的《御茶膳房檔案》,從中才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乾隆朝以前的帝王飲食,一般以偏溫熱的鹿、熊、雞、牛、羊為主;而乾隆帝則以滋陰的燕窩、鴨子等食品為主,幾乎是餐餐都要有燕窩做的菜或湯。其主副食之豐盛,與《皇帝內經‧素問》所倡「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禽為益,五菜為充」以及精粗相宜、葷素搭配的中原飲食養生之道相合。
同時,在乾隆時期的御膳中,仍然沿襲了滿族膳食的習慣,特別是他們入關前所食用的一些食品一直保留著,如鹿尾、鹿筋、狗肉等,但用量較前是大為減少了。後來形成的所謂「滿漢全席」即是以乾隆御膳為藍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