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戰役
1402年7月28日,土耳其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率軍(約7萬人)與蒙古帖木兒征服軍(14~16萬人、32匹戰象)在安哥拉(今安卡拉)附近進行的會戰。
1402年春,帖木兒連下數城,其中包括安哥拉以東瑟瓦斯。為保衛首都,巴耶塞特在距瑟瓦斯150公里處利用山林地設防,因而帖木兒不能發揮軍隊主力——騎兵的作用。為切斷土軍與埃及的聯繫,進而把土耳其軍誘至平原,蒙古軍向克薩里亞進發,由南方逼近安哥拉,並將其包圍。土軍被迫放棄陣地急速回軍首都。於是,蒙軍解除對安哥拉的包圍,作短距離轉移後設營固守,土軍經急行軍已疲憊不堪,倉卒將主力部署在中央投入戰鬥,而蒙古軍相反,有強大的兩翼和雄厚的預備隊。蒙古輕騎兵發起進攻。帖木兒憑藉兵力多和機動性強的優勢,以重騎兵連續攻擊,打亂土軍左翼,並迂回成功。位於土軍右翼的韃靼雇傭軍(1.8萬人)首領倒向帖木兒,安納托利亞諸別伊(內有土軍衛隊1.8萬人)叛變,加速了土軍的崩潰。
此戰,帖木兒善於用兵,當作戰地形不利於蒙古軍隊時,帖木兒用圍魏救趙的方法誘土軍脫離有利地形,在野戰中將其殲滅。土軍在安哥拉城下的失敗,大大推遲了奧斯曼帝國中央集權的形成進程,同時也推遲了土耳其對拜占庭的征服和對歐洲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