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四十四天大戰太平軍戰術檢討
20萬太平軍精銳部隊不能突破2萬湘軍的防線,讓人很難理解,但歷史確實是這樣。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其中戰術失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戰術的成功即使不能挽回大局,也能為天國拖延時日,這樣的事例在歷史上是很多的,但恰恰天國此時的戰術卻是失敗的。曾鐵桶的戰術策略就是塹壕圍城,堅守營壘,斷敵外援,穩紮穩打,而太平軍面對的就是要突破這樣的防禦。在當時遠端攻堅武器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防禦工事和塹壕後的湘軍就佔有非常有利的戰場優勢,類似李秀成直接強攻的做法註定是要失敗的,不僅不能發揮數量的優勢,更會挫傷士氣,陷於被動。此種情況,頗為類似一戰中的塹壕戰、淮海戰役中的攻堅戰,在這些戰役中,對付曾國荃此種防禦的最好辦法,就是以塹壕對塹壕,以塹壕接近敵軍,尋求突破,而不是一味強攻。如果李秀成也能在塹壕戰上下功夫,以塹壕對塹壕,同樣穩步推進,就能發揮數量上的優勢,而不是一味強攻蠻幹,戰鬥的結果可能會不一樣的。雖然天國覆滅的結果不能改變,但時間是可以拖得。
1、這個具體兵力的數字是一種通說,李秀成打下蘇福省,招兵買馬得二十餘萬,作為太平天國最後的精銳,我估計有可信度,也比較符合史實; 2、關於裝備一說,毛澤東是繼承曾國藩思想的,非常強調戰爭中人的作用,所以湘軍曾國荃部隊可能也是非常注重強調用一種衛道者的精神來激勵部隊,在裝備上劣於太平軍很有可能,而且朝廷曾調李鴻章開花大炮助陣,雖未成行,但也反映了一定道理。而太平軍地處與洋人交易的便利之地,天國對外政策相對寬鬆,洋商也是唯利是圖,加上天國末期人心渙散,更加依賴於奇技淫巧,洋槍大炮,太平軍裝備的改良可以理解。
3、李秀成擁兵自重,讓城別走,另謀他圖的想法心中肯定已經有了,而礙於洪秀全的命令,那就只能打,他估計以手頭現有的實力應該問題也不大,雖然也不確定,我想他的此時的心態應該是這樣的。戰局的慘烈是李秀成沒想到的,估計在初期的失利後,他也應該是全力一搏的,但人心、戰術的問題,回天無力。嚴冬將至,所以轉入長江以北江淮之地,目的有兩個——錢糧和兵員,補充之後,回來還是要解天京之圍的。所以李秀成是否真打,他的心態是複雜矛盾的,這種猶疑的心態嚴重影響了戰場指揮,非常被動。
4、曾國藩的名聲得來不是一天,塹壕圍城這種戰術運用屢試不爽,安慶會戰就是好例子,為什麼太平軍就沒有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呢,我還是挺惋惜的。每個士兵抱著一捆柴草填壕溝,這個方法也太差了點。
當時,李秀成手中的機動部隊不過2萬人,每個主要城鎮守兵三、二萬人,太平軍的總數累計30萬人,而援軍的總數不會超過10萬。有學者認為,援軍的武器裝備遠遠好於湘軍,這也是不符合事實的。太平軍雖然從洋鬼子手中奪取了一些洋槍洋炮,但用來武裝千軍萬馬,不過是杯水車薪。太平天國後期,西方侵略者公開站到清政府一邊,拒絕賣給太平軍軍火;再加上天國本身財政拮据,無力從投機的洋商手中購買高價的走私洋槍洋炮。相反,曾國藩掌握東南四省財政大權,又有清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洋人的合作。曾國藩是久經沙場的老手,深知武器的重要性,當然他要盡一切努力武裝自己的軍隊。從各方面的條件來看,湘軍的裝備應該是遠遠超過太平軍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太平軍的武器裝備好於湘軍的奇談怪論呢?原來這是曾國藩兄弟等人在作怪。曾國荃就曾說:“賊情亦迥非昔比。查忠酋等會議於蘇州,悉各路之精悍,先薈萃于金陵一路,傾蘇杭所得之西洋火器,會並於此一枝,計在鯨吞我軍,以固偽巢。”更有甚者,曾國荃在致郭昆燾的信中甚至胡說什麼太平軍“火器精利於我者百倍之多”。他們總是把太平軍的人數說得多一些,武器好一些,而自己則相反,以便於為失敗尋找藉口,為勝利增加光彩。這種搶功推過的手法,是他們一貫的伎倆。 九月十二日李秀成再次向雨花臺湘軍發起進攻,遇到頑抗,太平軍傷亡較重。曾國荃仍然採取死守營壘的策略,太平軍猛攻東路的同時,湘軍十分注意保持與安慶曾國藩的聯繫,而太平軍恰恰對此重視不夠,未能集中兵力切斷曾國荃湘軍與總部的聯繫。曾國荃借此通道不斷要求人力和物力的支援。從九月初開始,曾國藩將人力、物力、財力源源不斷送往湘軍雨花臺大營。李秀成大軍則相反,不僅得不到天京方面的支援,還要將糧食彈藥運入城內。城外十萬大軍的日用口糧給養均需自己解決。隨著冬季的到來,士兵“未帶冬衣”、“兵又無糧”,戰場上形成了僵持局面。李秀成見無望攻破雨花臺湘軍營壘,不得不分路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