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維利奇卡』是個幽深的地下世界,也是個偉大的地方。『維利奇卡』這個詞在波蘭語裡就是『偉大』的意思,在人類的生活中,『維利奇卡』的產物——鹽,的確偉大。1978年,維利奇卡鹽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排了很久的隊,我們從一個小小的鐵門裡進入地下世界。坐上古老的升降梯,兩聲敲擊鋼管的聲音響過後,片刻,鐵門一打開,我們就置身於白色的地道內了。陪我們一探地下世界的波蘭朋友庫斯卡開宗明義:『曾經,鹽就是黃金啊!』
今天看似普通的鹽,在中世紀的歐洲確曾貴如黃金。維利奇卡的採鹽史可以追溯到9世紀,那時的海水曬鹽法遠不能具有產業規模,鹽礦的發現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寶庫。差不多700年裡,維利奇卡都是波蘭最大的財源。1044年這裡開始大量產鹽,到18—19世紀這裡已被稱作波蘭『鹽都』了。最鼎盛的時期,這裡每年為全國貢獻超過30%的財政收入。
18世紀後期奧地利統治克拉科夫時,為了更多運鹽,直接修通了鐵路,更建成一座電廠並為鹽礦供電,地下作業也開始原始的自動化,使用了風鑽、磨鹽機和蒸汽動力起重機——只為更多更快地獲得鹽。直到1996年,這裡的鹽層基本掘盡,但數百年人類不停地挖掘、加固、修飾,這條地道終於成了一個由人工照明的世界,這裡有休息室、餐廳、會議廳、甚至大教堂。
維利奇卡鹽礦迄今已開採了9層,深度為327公尺,共採鹽2000萬立方公尺。鹽礦礦床長4公里,寬1.5公里,厚300—400公尺。但地下幾十公尺深的地道裡並不逼仄,要比我們想像中的礦道乾淨得多,通道裡不時開鑿有小廣場一樣的空間,造型逼真的鹽雕陳列其中。一組雕塑正複製了當年鹽礦開採的場面和波蘭歷史傳說:歷史上,匈牙利國王將自己的金卡公主許配給波蘭克拉科夫大公鮑萊斯瓦夫。國王問公主要什麼,她回答說:『要一座鹽礦』。國王答應之後,公主摘下訂婚戒指扔向維利奇卡。之後公主派人去維利奇卡開礦取鹽,奇蹟發生了:維利奇卡不僅掘出了鹽,還發現了公主的戒指。
我們繼續探索著那些看不見盡頭的地道,一邊不由自主地想像一個沒有光明的黑色世界,事實上,過去用於搬運鹽的馬匹逐漸在井下的黑暗中目力驚人,但上到地面就會變盲。開採點逐步擴大後,鹽礦的地道逐漸成了功能越來越齊全的『地下王國』,逐漸有了教堂、餐廳和講究的休息室,地下的鹽湖看起來可以在黑暗中劃船,耶誕節還有各種慶典。50年前開始,在地下135公尺處的韋塞爾湖石室中,開設了一個治療康復中心,據說在這裡住一段時間,會對呼吸道疾病有療效。聽說了這些,也許是潛意識作用,倒覺得更舒服了。無論外面的天氣如何,這裡的溫度始終被控制在14度,空氣清新而純淨。
隨後,一個開闊的大廳突然出現了,這是個地下101公尺深處的教堂,高10公尺,長54公尺,最寬的地方有18公尺,祭壇、聖經壁畫、水晶燈,都是鹽塊雕成的。牆上的浮雕——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真正有了純正的鹹味。這裡每一樣東西都在閃光,令人恍惚於真實與幻境之間。這座教堂最驚人的地方在於,它是3名礦工用了67年時間鑿成的,堪稱窮其一生。1895年到1927年,礦工約瑟夫和馬爾科夫斯基雕出了主祭壇像和聖經故事浮雕。他們的繼任者維羅德克又在礦井中一直工作到1963年,《最後的晚餐》就是他雕的。除了信仰,很難想像是什麼支撐他們在明滅的燈火中、動蕩的歲月裡完成這些。
來到充滿震撼的魏瑪石室,如同魔法一般,燈光在黑暗中以局部明滅勾勒出採鹽的工作路線。幾十公尺落差,下面是一個水潭,可見工作時的危險程度。蕭邦的音樂,開鑿的金屬敲擊,礦車行駛的轟鳴,還有礦工們平常的對話,組成了史詩般的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