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十年前相比,現在市場上百萬級距的SUV種類眾多,對消費者來說除了最主觀的外型,品牌、口碑、需求、價格、配備、安全、性能和油耗都成為購車考量重點,甚至在空間運用更為便利且寬敞的因素下,許多人捨棄傳統四門房車轉投SUV懷抱,然而在這麼眾多的產品中,到底要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座駕?那可就依個人喜好和口袋身淺而定。
話說台灣的SUV發展,應該從1956年裕隆自造軍用吉普車YL1開始(就是美國WILLYS的軍用吉普車MB,當時售價約新台幣9000元,老師月薪為200元,一張電影票為3元),那個年代車子可是超級奢侈品,沒有幾個人買得起,雖說YL1具備4×4的性能,但越野吉普車卻難登大雅之堂,一般民眾對乘用車的印象僅止於美式房車,更重要的是那個年代可是還沒有SUV這個名詞和車型。直到1990年代RV風潮大起,日本、美國等品牌陸續導入SUV進行國產化,更為高雅的造型以及如房車般的內裝配備,SUV頓時間成為消費者購車首選。其實SUV在真正風行之前,可是歷經一段青黃不接的年代。
裕隆生產的YL1就是WILLYS MB
既然裕隆YL1算不上乘用車,那麼台灣第一款稱得上乘用車的吉普或者SUV何時問世?據了解1987年由世詮汽車引進韓國SSANGYONG Korando(美國JEEP CJ7),可視為美國JEEP Wrangler的韓國版,也可算是最早的越野乘用車。而在開放國民出國旅遊、以及美國電影、影集的大舉入台,粗曠豪邁的JEEP Wrangler和Chreekee也在1988年引進,這時期台灣經濟起飛,民眾有能力購買進口車,雖然Chreekee仍無法和房車相比,但仍吸引一群熱愛者;同一時間以及打著蘇聯紅軍座駕的LADA Niva,也跟著出現,簡單陽春的機械結構卻有著SUV雛型。倘若要說台灣第一款SUV,1990年國產的「吉星」SUZUKI Escudo當之無愧,1992年由德國karmann代工的KIA Sportage(當年適逢中韓斷交,Sportage的總代理極力淡化韓系血統),在市場也形成一股小風潮。1997年TOYOTA RAV4伴隨WTO叩關,卻未引起市場共鳴;同一年HONDA CR-V正式登台,由於轎車化的設計概念獲得熱烈迴響,1999年進行國產化後更引領其他車廠跟進,同一年FORD Escape首度從美國進口,2002年正式導入國產化並雄霸同級銷售冠軍。從此NISSAN X-Trail、MAZDA Tribute、MITSUBISHI Outlander、HYUNDAI Tucson陸續國產,使得台灣汽車市場更為多元化,SUV儼然形成一股足以和傳統房車抗衡的新勢力。
當初世詮引進的SSANGYONG Korando,實際上就是JEEP授權生產的CJ7(圖為JEEP CJ7 Renegade)
LADA Niva曾以蘇聯紅軍座駕在市場風靡一陣子
第一代KIA Sportage是由德國Karmann代工生產
SUZUKI Escudo可算是台灣SUV的始祖
HONDA CR-V
FORD Escape
根據分析發現,SUV之所以能在台灣成為新勢力,其實週休二日開始並非主要原因,而是產品符合需求。因為1990年代開始海外流行起RV風潮,日本車廠更大膽地以房車底盤開創SUV新局,台灣車商的產品企劃人員也嗅到商機,為了降低風險,初期多以進口方式試水溫,沒想到帥氣的外型與寬敞空間,搭配優於房車的視野,加上資訊流通民眾早有期待,縱使更為耗油(那時期油價壓力仍小),且沒有真正越野能力,卻也散發出無法抵擋獨特魅力,佔有率也越來越高,在這股熱潮下沒有一輛SUV似乎就跟不上流行趨勢。
SUV空間運用遠比房車來得便利和靈活
但畢竟非每個人都有空間、玩樂的需求,當然國人購車觀念成熟、經濟景氣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SUV的市佔比例始終無法超過傳統房車。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以及先前的原油價格飆漲導致原物料也跟著攀升,使得現在的新車製造成本遠比過去高,因此現在的國產SUV起跳價格接近新台幣90萬元,頂級者甚至達120萬元;而進口SUV身價也不惶多讓,百萬級已成為常態,這也讓消費者購買SUV時有了新模式:要固守國產車還是加點預算晉升成為進口車主。且現在的消費者購買SUV,家庭因素仍為首要條件,接下來則是性能油耗、配備、安全與保養,而向來列為首要的品牌反倒沒那麼重視,主要是與其現在品牌迷思,倒不如務實選擇符合需求的產品。
現在台灣的SUV市場產品眾多,尤其百萬級距更有許多選擇,有時連消費者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為此AutoNet汽車日報以FORD Kuga、HYUNDAI ix35、MAZDA CX-5、SUBARU Forester、TOYOTA RAV4為案例,從科技、動力、配備等條件下手,依照個人需求選擇心目中最適合的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