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趣談古代軍隊中的戰象:披堅執銳的雙刃利劍

趣談古代軍隊中的戰象:披堅執銳的雙刃利劍

  一直以來,每當有關於古代戰爭的大型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出現,觀眾看到的都是步兵、騎兵和戰車兵。這些兵種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在古代各國軍隊中,曾經有過這樣一種綜合了騎兵的機動性、重甲戰車(靈雲注:車邊有重甲護牆保護的6馬戰車)的防護性並具備強大攻擊力的兵種。這就是象軍。
  戰象部隊。顧名思義就是以大象作為主要作戰武器。人類馴養大象作為生產和作戰工具有悠久歷史。其中典型的是東南亞各國和古印度。由於地處熱帶雨林地帶,當地自古就繁衍生息著大量亞洲象。因此古代的東南亞人和古印度人就地取材,將大象作為和馬匹一樣的生產、生活工具。由於成年象捕捉困難,因此古人使用一種在今天看來非常卑鄙而又不環保的手段,就是用火攻。他們首先在大片叢林中放火將象群驅趕出叢林。隨後又用火箭等武器將幼象和成年象驅散後捕捉幼象。由此就得到了需要的“原材料”。最初大象是作為和耕牛一樣的生產家畜,但不久就作為和戰馬一樣的武器出現在戰場上。這種發展形式其實很正常。北方草原地帶由於多產馬匹,所以當地民族就發展成為以戰馬為主要工具的騎兵。而南方熱帶叢林地帶馬匹很少,但盛產大象,所以自然就發展出象軍。
  較早將大象用於戰爭的是東南亞各國和古印度。其中尤其以印度為最。據史書記載。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孔雀王朝就曾經擁有強大的象軍。在孔雀王朝最強盛的阿育大帝時期,帝國曾經擁有步兵60萬、騎兵30萬和9000頭戰象的龐大軍隊。其中的象軍成為當時帝國軍隊中的絕對核心力量。經常在戰鬥處於膠著狀態時作為最後的決勝手段出擊給對手造成致命一擊。西元前273年,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派遣10萬步兵、5萬騎兵、400乘戰車和800頭戰象渡海遠征南部羯陵伽王國,在攻打王國首都的戰鬥中,正是戰象在關鍵時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才保證最終印度孔雀王朝在西元前275年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整個印度半島。戰象始終是古印度一種重要作戰武器。
  早期的戰象裝備非常簡陋。只是戰象的背上固定一個象大簸箕一樣的“象輿”。“象輿”裏一般坐3個人。包括一名弓箭手或標槍手和兩名使用長柄武器的士兵。負責駕馭戰象的馭手則騎在戰象的脖子上。戰象兩邊還有另外兩名徒步馭手。當時的戰象防護力完全依靠大象的厚皮。而象背上的“象輿”對士兵根本提供不了任何保護。
  直到印度孔雀王朝時期,中國以外才第一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甲具戰象。當時的戰象周身披掛著厚重的鎧甲。這種鎧甲都是以厚牛皮為內襯。外面密集的加掛多層魚鱗狀或塊裝鐵或鋼制甲葉。到中期巔峰時期,戰象除了掛甲以外,象體防禦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已經被整塊的厚度達3毫米以上的鋼制板狀胸、腹甲保護起來。象腿上也被帶活動護膝的鋼制甲胄保護起來。象頭裝有鋼制護面,甚至連象鼻子上也裝備有鎖子甲。而且作為主要武器的象牙上也被套上長度近1.2米的銳利鋼制矛尖。戰象背部當初那個“象輿”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用厚木板製作、包裹有鐵甲的塔樓。塔樓分為三層,第一層是馭手。上面一層是4-6名弓箭手或弩手,最上面是瞭望員。後期塔樓上還安裝了小口徑火炮。以戰象為核心,四周各有一名持大刀、盾牌背負弓箭或強弩的的步兵。如此一來構成一個以戰象為核心的完整的作戰單位。世界各國一般都將象軍統稱為象陣。
  戰象初期主要在亞洲和非洲。歐洲人第一次遇到戰像是在歷史上著名的“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在西元前327年,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後侵入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遭到印度統帥波魯斯指揮的強大的印度象陣的猛烈抵抗。雙方在印度河谷爆發大規模激戰。這是歷史上歐洲人和他們的戰馬第一次見到大象。也是他們第一次與戰象交鋒。當時印度人使用的還是最初級的非甲胄戰象。當大量戰象這種龐然大物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人面前時,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陣勢的歐洲人被驚呆了。當印度象陣吼叫著向希臘聯軍發起衝擊時,歐洲人的戰馬紛紛受驚逃四散跑。印度象陣重創亞歷山大遠征軍,連亞歷山大本人也被弓箭擊傷。而他最忠愛的坐騎布塞弗勒斯也被擊斃。最終歐洲人是靠密集的火箭才擊退印度人。但是,印度象陣強大的打擊摧毀了亞歷山大遠征軍的鬥志,加上連年征戰使士兵歸心似箭。最終亞歷山大的遠征被畫上句號。但事情還沒有完。西元前305年,亞歷山大昔日的部將塞流古為了完成先主遺願再次遠征印度。結果這次他沒有了他先主的好運,迎頭撞上正處於上升階段的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出動由800頭戰象組成的空前龐大的象陣。而且此時的戰象已經是甲胄戰象了。結果在印度孔雀王朝象陣猛烈打擊下塞流古一敗塗地。被迫與孔雀王朝簽訂和約,割讓了大片領土,賠償大量黃金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印度王。印度王則將500頭戰象作為“聘禮”賞賜給塞流古。後來,這些戰象分散到了各地。在後來馬其頓的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西元前280年,當時的馬其頓國王皮洛斯為重現亞歷山大的光榮,以援助義大利南部的希臘城邦為由向對手開戰。而他的對手就是後來威震世界的羅馬人。西元前280年,皮洛斯率領2萬名重裝步兵,2000弓箭手和3000名騎兵和20頭戰象出征義大利,這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戰象。雙方在赫拉克列城附近遭遇。激戰開始後,精銳的羅馬軍團以重裝步兵組成的巨型盾牌加長矛的方陣成功抵禦住了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皮洛斯重裝槍兵方陣的強大衝擊。於是皮洛斯下令騎兵沖陣,並命令象陣投入戰鬥。這是歷史上歐洲本土人第一次面對面的遭遇戰象。當馬其頓象陣吼叫著沖向羅馬軍團時,從未見過這種陣勢的羅馬軍隊防線頃刻崩潰,戰馬嚇得四處逃竄。結果羅馬人慘敗,死傷7000多人,被俘2000多人。次年皮洛斯再次出征羅馬並大獲全勝,擊斃包括羅馬執政官在內的6000人。最後雙方在貝尼溫敦城爆發決戰。這回羅馬進隊調集大量弓箭手,向馬其頓象陣發射了密集的火箭,結果戰象最致命的缺點暴露無疑。大象與戰馬一樣天性怕火,但大象與戰馬不同的是,戰馬可以通過訓練來克服怕火的缺點。但戰象去無論如何也無法克服。結果受驚的戰象掉頭沖向自己人的陣地,使皮洛斯一敗塗地。羅馬人一舉俘虜了1000多名俘虜和4頭大象。結果這4頭大象成為羅馬歷史上第一批戰象。但羅馬人和戰象的事情遠沒有結束。接下來他們要面對更大的對手。這就是羅馬夙敵北非的迦太基人。迦太基人也擁有強大的象陣。而且他們的象陣是由更強大的非洲巨象組成的重甲胄象陣。戰鬥力比馬其頓皮洛斯那些亞洲象強大得多。
  西元前256年,在已經奪取絕對制海權後,羅馬將領古魯斯率2萬軍隊在北非登陸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以12000步兵、4000騎兵和100頭戰象迎戰。戰鬥中,由巨大的非洲象組成的迦太基象陣重創羅馬軍隊。迦太基甲胄象陣以方陣在騎兵和弩炮的掩護下沖入羅馬軍團,戰象上的士兵遠用弓箭射擊,近用長柄大刀砍殺。還操縱戰象用象牙上鋒利的鐵刺和鼻子去攻擊對手,同時還反復踐踏。結果,羅馬慘敗。包括統帥列古魯斯在內的5000人被俘,3000多人戰死。西元前250年,迦太基人拼死衝破羅馬海軍的封鎖在西西里島登陸,使用戰象攻擊羅馬在島上重要據點帕諾爾姆司城。結果遭到羅馬方面早以準備好的大量遠端火力攻擊。結果在火器的攻擊下戰象怕火的致命弱點再次顯露出來。戰象受驚後掉頭向自己人方向衝擊,沖亂了迦太基的軍隊。羅馬人乘機出擊擊敗了迦太基人並俘獲了幾十頭的大象。羅馬人將這些戰象組成自己的戰象部隊。西元前202年,漢尼拔統帥的迦太基軍隊與羅馬統帥大西庇統帥的羅馬遠征軍在迦太基城西南的紮馬爆發決戰。漢尼拔戰敗。西元前201年,迦太基與羅馬締結屈辱的和約。根據條約,迦太基被迫放棄北非以外的一切屬地,交出海軍艦隊和陸軍最精銳的戰象部隊。結果羅馬接收了迦太基全部400頭戰象,從此建立起自己強大的象陣。羅馬象陣在後來的歷次擴張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提到戰象,總是讓人聯想到羅馬、印度等其他國家。這給人一種感覺,好像中國人在使用戰象方面遠不如外國人。但事實正好相反。各種史料和現代考古證明,中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馴養、使用戰象的國家之一。這不僅是指中國南方如雲南的少數民族地區。中原王朝同樣有永久的訓象歷史。現代考古證明,在中國商代,今天的河南地區的氣候、地理環境與今天大為不同。當時的河南地區溫暖濕潤,遍佈叢林。在叢林中繁衍生息著大量中華犀牛、中華象等野生動物。其中大量的中華象屬於當時的普遍物種。根據從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墓和其他商代墓葬出土文物和甲骨文的考證。商朝時期,中原人已經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捕捉、馴養、使用大象的技術。商人同樣使用火攻驅散象群來捕捉幼象。在婦好墓中就曾經出土過完好的玉制幼象飾物。當時大象在商朝是僅次於馬匹的重要家畜。據甲骨文記載,商人在各個方面廣泛使用大象。他們用大象托載物品,還用大象耕田。最重要的是,商人將捕獲的公象組織成專門用於作戰的象陣。這是有明確的歷史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戰象軍。而且商軍戰象已經披掛了由犀牛皮或牛皮和硬木製成的護甲。屬於世界上最早的甲胄戰象。商朝象陣屬於商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在商朝600年歷史上歷次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商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商王武丁就曾經出動包括象陣在內的23000人的大軍遠征羌人並大獲全勝。而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紂王曾經派出由本國最精銳的商人“虎族”和象陣組成聯軍遠征並征服東夷(今山東、浙江地區和淮河流域)。也正是由於對東夷的遠征造成商軍主力遠在東方而國內空虛,從而給周的進攻創造了機會。後來,隨著人類的大量獵殺和氣候變遷,大象從中原地區消失。從此中國戰象的發展重點轉移到南方。
  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中央王朝歷史上很少組織、使用象軍。這一方面是由於作戰環境早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原地區不產象。中國主要產象地區都集中在南方尤其是雲南地區。而該地區歷史上始終是少數民族聚集地。中國中央王朝能得到的大象都是雲南或東南亞國家進貢的,數量有限。因此一般是作為皇室儀仗隊使用的。這在明、清時期發展到高潮,當時皇家近衛軍中有專門負責禮儀慶典的象隊。在北京還曾經有一條專門給御用大象洗澡的“洗象壕”。中國中央王朝不但很少大規模使用戰象,而且歷史上還曾經多次和使用戰象的南方地方政權作戰。有意思的是,與西方人在戰象面前的狼狽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人從來沒有在戰象面前失手過。歷史上南方地方政權包括雲南少數民族割據政權曾經多次以戰象為主象中央政權發動進攻。但從來沒有得逞過。   
  西元1650年,,南明末代名將李定國為抗擊清朝南進,在雲南招募白族等少數民族士兵,並重金緬甸等過購入許多大象。組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支大規模象陣。西元1652年7月2日,李定國在衡陽城下與清軍最精銳的八旗騎兵爆發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戰象對騎兵的大規模野戰。李定國所部戰象不但披掛有堅固的鎧甲,而且背部和塔樓頂端還裝備有小口徑火炮。開戰後,當李定國的象陣以方陣發起衝擊時,戰象一邊衝擊,象北塔樓裏的士兵一邊使用弩機和小型火炮向清軍騎兵密集射擊。面對吼叫而來的巨大戰象,清軍鐵騎的戰馬四散逃竄。最終清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滅,統帥親王尼堪被炮火擊斃。這是明朝末期對清軍取得的罕見的大捷。但是,西元1650年12月18日,在廣東新會,當雙方再次開戰時,清軍使用大量大口徑“紅衣”大炮密集轟擊李定國的象陣,造成戰象受驚後掉頭沖入本隊。隨後清軍騎兵從兩翼突擊,造成李定國大敗。後來李定國象軍的殘餘部隊退入緬甸堅持遊擊戰。中國境內再就沒有過大規模的戰象部隊。
  戰象尤其是重裝甲戰象在戰爭中表現出強大的防禦力、機動性和巨大的殺傷力。尤其是當象陣發起集團衝擊時,迎面吼叫而來龐然大物給會給對手造成極大的心理震撼。而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戰馬一旦遭遇戰象肯定會受驚逃跑。但戰象也不是戰無不勝的。早期沒有甲胄保護的戰象用三棱頭的長矛就可以殺死。而且戰象最致命的怕火天性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克服的。歷史上戰象歷次戰敗幾乎都與火有關。西方人在對付戰象時往往選擇火攻或者用長矛刺殺。但中國人則要直接得多。中國古代發達的重型遠端武器和中國人的智慧使在西方人面前威風八面的戰象到了中國變得幾乎不堪一擊。
  戰象作為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在人類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其自身存在嚴重弱點尤其是無法克服的怕火天性,造成戰象在很多戰役的關鍵時刻經常發揮相反的作用,給自己一方帶來很大損失。在這方面戰象遠不如騎兵使用。進入熱兵器時代後,面對強大的火藥武器,戰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西元1751年6月,英國殖民軍與印度軍隊在普拉賽爆發決定性戰役。結果在英國人強大的火炮、來福槍面前印度戰象全軍覆沒。從此戰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以悲劇性的結局為自己數千年的輝煌歷史畫上一個不完美的句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