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八年抗戰國軍用的都是德製武器

八年抗戰國軍用的都是德製武器

中德合作有長遠的歷史噢!中國從自強運動開始就是使用德國武器。

清末時代
19世紀晚期以前,中國同歐洲國家的貿易一直受控于英國。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希望在中國建立立足點,以平衡英國的影響。與英法不同,德國並沒有積極的表現出其對中國的帝國主義野心,而中國政府也將德國視作來幫助中國進行現代化發展的夥伴。

1880年代晚期,北洋水師向德國訂購了主力艦——定遠級鐵甲艦,以及經遠號、來遠號裝甲巡洋艦。此外,德國軍事教官幫助張之洞建立了「自強軍」,並協助袁世凱培訓了「新建陸軍」。

德國對中國的援助不僅限於軍事方面,也擴大到工業和技術交流領域。來自西門子公司、克虜伯公司的工程師幫助中國建立了近代的發電廠和鋼鐵工廠,例如漢陽鐵廠。西門子公司的工程師在頤和園中安裝了中國的第一批電燈,北京的第一家自來水廠使用的則是德國AEG電機和水泵。

一戰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日相繼對德宣戰,中國收復了漢口和天津的租界。日本則佔領了青島和膠州灣。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在中國的租界和殖民地。但是這也為德國卸去了改善中德關係中的一個障礙物。1920年,雙方簽訂了《中德協約》。這是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上少見的平等條約之一。
國民政府同樣在尋求德國的支援。除了德國的技術外,還有其他幾個原因令德國成為中國對外合作的首選。

1. 德國在一戰以後對國外殖民地完全失去了影響力,因此對中國沒有一種帝國主義式的興趣。
2. 另外不像蘇聯(蘇聯曾經幫助國民黨重組並與共產黨合作),德國對中國沒有政治上的興趣,雙方的政府因此不會有正面衝突。
3. 即德國統一可以成為統一中國的範本。因此中國認為德國將是其「國際化發展」的首選支援。

1930年代:
1933年5月,漢斯馮塞克特將軍到達上海,並擔任國民政府的資深顧問,為經濟和軍事發展提供建議。同年6月,他在給蔣介石的《給元帥的備忘錄》中描繪了他對中國工業化和軍事化規劃的大綱。他摒棄中國傳統的大型低素質武裝力量,強調規模較小但是機動能力強、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

為了實現他所提出的框架,馮塞克特首先建議中國的武裝力量必須統一訓練,聽從於蔣中正的號令,整個軍事系統必須成為中央集權金字塔的基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馮塞克特提議仿照德國精英團隊的架構成立「教導總隊」,這些被嚴格挑選且直屬於中央管轄的精英部隊成員的使命是接受專業的訓練,再將這種訓練和職業軍人的素質帶到其它團隊。

之後,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成為蔣中正的總顧問,負責絕大部分軍事訓練計劃以及中國的防線設計。在國民政府的努力下,約4萬人接受了德國教官之訓練並率先改變部隊編制,也就是俗稱的德械師。這些部隊被視作是蔣中正總統軍隊中的精華。

德國的軍事援助並不僅限於人員的訓練和組織,同時包括實質裝備。經由德國幫助,對兵工廠進行擴建升級以及設立新廠,並在技術協助下生產1930年代水準的武器。例如鞏縣兵工廠在1935至1936年間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生產德國毛瑟Kar98k的中國版——中正式步槍,以及經過改良的馬克沁機槍,中正式和漢陽88式步槍在整個戰爭中都是國民革命軍的主要步兵武器。

1937年8月13日,日本軍隊進攻上海,淞滬會戰爆發。蔣中正不顧他的幕僚和法爾肯豪森本人的反對,將這些德械精銳師投入到淞滬戰役以及南京保衛戰中。日本本企圖速戰速決,在擊敗國民革命軍後強迫對方訂立城下之盟。但是日軍在戰役中直接面對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即德械師和德訓師,因此在戰事中失利,遲遲不能攻佔南京,種下南京事件的遠因,而德式師也損失了二分之一以上。

尾聲:
1937年9月以後,中日戰爭的形勢已經明朗化,這場戰爭不可能是一場短期的衝突,而必將成為一場長期的、耗費巨大的戰爭。經過多次反覆,德國在中日戰爭的立場問題上逐漸採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1938年6月24日,德國召回大使。此後德國在中國只保持了代辦級的外交官員,直至1941年中德宣戰。

結論:
1911至1941年間,中華民國和德國之間的合作在20世紀中前期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兩國結成聯盟,親密的合作關係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實現現代化。1928年,國民黨完成北伐,面對日本,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方面則需要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這種關係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間,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繫在一起,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德國也是抗戰初期中國的重要援助國。德國顧問團在中國國民政府中服務。從1936年起,德國和中國簽訂了2.82億馬克的軍火銷售協議。希特勒曾經希望將中華民國拉入反對蘇聯的聯盟當中,並積極調停中日戰爭。但日本步步進逼,始終未能成功。1938年,在日本的抗議下,德國召回軍事顧問,並中止同中國的軍火合同。但德國軍火在中國抗戰初期依然起了重大作用。中德合作令國民政府軍的裝備大大改進。戰爭初期,中華民國政府曾有數十全德國裝備的步兵師投入戰場,參與上海保衛戰等戰役。此外,德國人也曾參與救助中國平民,比如南京大屠殺過程中,卡爾京特博士就挺身救助過中國難民,約翰拉貝更建立「南京安全區」,保護了數十萬難民,魏特琳女士(華小姐)保護了大批中國難民。

美國對中國的抗日戰爭進行過大量的援助。抗戰初期,美國奉行中立政策,對中日雙方都不提供武器,但可以提供原材料。因為日本工業基礎強於中國,此舉實際上有利於日本。初期的美國援助,包括2500萬美元的桐油貸款和2000萬美元的錫貸款。1940年汪精衛政權成立後,美國大幅度增加對華援助,同時援引「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武器。美國共向中國提供了超過8億美元的援助,是二戰期間中國最大的援助國。美國武器主要在遠征軍、駐印軍的滇西緬北戰場派上用場;八路軍和新四軍沒有得到美援武器。(儘管史迪威主張他們應該得到一部分,但美國政府堅決反對,最終作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