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代魯國人。在孔子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由於家境不好,因此孔子小時候過得並不平順。平日,除了要幫忙家務外,還得替人放牧羊、牛等工作,賺錢貼補家用。一直到他十五歲的時候,才有機會入學唸書。
儘管起步比別人晚,孔子卻十分好學,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因此奠定了他深厚的學問基礎。除了學識豐富,孔子更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主張以「仁道」來治理國家。
在孔子五十一歲那年,他當上魯國的司寇,類似今天的警政署長,只可惜他的政治理念無法被君主採納。最後,孔子只好辭去官職,周遊列國,四處提倡他的仁政思想。但是,在當時的政治情勢下,孔子的思想卻得不到諸侯的認同;於是,孔子又回到自己的國家---魯國。從此致力於學術教育方面的工作了。
孔子的學生一共有三千多人,他採用的方法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什麼是「有教無類」?孔子認為不管富或貧、聰明或愚笨等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這便是「有教無類」。而「因材施教」是每一個人的資質不一樣,同一種方法絕對無法適用於每一個學生;因此必須依學生的個別差異,採用不同的方法,才能真正讓學生受益。簡單的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先實行「平民教育」的人。
孔子一生最大的抱負,是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是他的最大成就在教育方面。他主張「有教無類」的態度和「誨人不倦」的精神很受後人景仰。後人推崇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民國二十一年,教育界人士覺得教師責任重大,應該有一個專屬的節日,便呈准教育部定每年的六月六日為教師節。後來政府覺得孔子的教育精神正足以當所有老師的典範,便明令以孔子的誕辰為教師節;不過當時孔子的誕辰是八月二十七日。
到了民國二十七年,經過專家學者的考據,認為依孔氏家譜記載,孔子但辰是魯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換算國曆應是九月二十八日;於是便改成用九月二十八日為教師節了。
※ 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均在天將破曉時舉行,鐘鼓奏鳴、琴瑟悠揚,給人一種莊嚴而嚴肅的感覺。
典禮開始,由五十四位穿瑰玫紅長袍紮藍腰帶的樂生,及三十六位(或六十四位)穿鵝黃長衫束的綠腰帶的佾生,分別由執摩和執節的人引導,從大成殿兩側升階,登上殿廊及露台;接著執事的人、糾儀官、陪祭的人、分獻官和正獻官,隨著引贊就位。
當大成殿對面兩側門「啟扉」後,經過「瘞毛血」的儀節及迎神禮,祭孔大典正式隆重奏樂祭獻---上香,行初獻禮、分獻禮和終獻禮。等到接福酒、福胙,以及捧竹帛到瞭望所時,佾生就開始跳舞。
在典雅,平和、莊嚴的禮樂中,完成祭孔大典後,觀禮的民眾會爭先恐後地去拔祭典所用三牲---牛、羊、豬的毛;據說:此時拔取的毛有增長智慧的作用,所以又稱「智慧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