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科學家首次發現恐龍可能“色彩斑斕”的證據

科學家首次發現恐龍可能“色彩斑斕”的證據


億萬年前的大自然是否也和現在一樣擁有一個色彩斑斕的生命世界呢?由中國、英國、愛爾蘭三國科學家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了帶毛恐龍化石含有兩種黑色素體,為科學地回答上述問題,即在實證的基礎上復原古生物的顏色,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科院古脊椎研究所研究員張福成、周忠和、徐星、汪筱林等參與的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

    據介紹,以往人們看到的古生物的色彩都是科學家們的推斷,很少有化石的實證。張福成等的研究發現古鳥類和恐龍皮膚衍生物中存在黑色素體,首次證明生活在1.25億年前的一些古鳥類和帶毛的恐龍均具有“色彩斑斕”的基礎。

    “我們在這些化石中發現了兩種黑色素體,一種為真黑色素,另外一種為褐黑色素,後者是在化石中首次發現。這兩種物質均在現生鳥類的羽毛中存在。”張福成說,“根據和現代鳥類的對比,我們推測,這些帶毛的恐龍和古鳥類的身體已經具有以灰色、褐色、黃色及紅色為主要基礎的色彩。假設這些色彩可能產生不同比例的組合,那麼1.25億年前的鳥類和恐龍也許也如同今天的鳥類一樣五顏六色、姹紫嫣紅。”

    這項研究也為羽毛起源、鳥類起源及鳥類與恐龍係統關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張福成介紹說,對生活在1.3億至1.2億年前的熱河生物群中恐龍和古鳥類的研究集當前國際古生物界的熱點和難點于一體。其中有關一些帶毛恐龍的“毛”狀結構究竟是皮膚外的皮膚衍生物還是皮膚內的纖維組織的爭論尤為關鍵,因為恐龍的毛與鳥類的羽毛的同源性是鳥類起源于獸腳類恐龍的學說的最重要基石之一。

    張福成等的研究首次在亞細胞水平上證明了恐龍的絲狀毛屬于皮膚外的結構,而不是皮膚內的纖維,與鳥類的羽毛具有同源性,同為皮膚衍生物。因為在這些帶毛的恐龍的“毛”中找到了與鳥類羽毛類似的黑色素體,而黑色素體並不存在于皮膚內部的纖維結構內。

    據介紹,在以往的早期羽毛等皮膚衍生物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們主要憑借肉眼和光學顯微鏡等手段進行細胞、組織水平以上的形態學研究。而張福成等的研究是通過電子顯微鏡和能譜等技術,開創了研究1.25億多年前細胞內結構——黑色素體的先河,為今後從微米水平上進行類似的細胞、亞細胞結構的古生物研究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古生物學與現代生物學的交叉與融合。

    科學家們表示,限于化石保存等因素,對滅絕動物顏色的復原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此項研究所提供的也只是一個初步的結果。要準確完全復原滅絕動物的顏色還需要大量的後續工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