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會、英聽 大學入學新門檻
台灣高中生不會用英語與人對話,未來可能進不了大學。國科會建議教育部改革大學入學制度,將英語聽說測驗納入指考;教育部長吳清基回應「有困難」,但建議各校系採計英語口說及聽力的認證,作為入學門檻。
對此,各方看法不一,許多大學已在甄選時以英語面試,或者畢業加設英語能力門檻,未達標準施以補救輔導,是否需要再多一個篩選方式,值得討論。
國科會副主委張文昌昨日在全國人才培育會議以「布局全球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進行專案報告,直指我國未能有效培育具有全球移動能力的人才,主要原因是台灣學生欠缺多元文化訓練,且外語能力普遍不足,尤其是英語英說,因此,國科會建議教育部,除了筆試,還須把英語聽力與口說測驗,納入指考英語考試。
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會後表示,國科會的建議很好,但卻「不太可行」。
他反問:考場風太大、噪音太吵而影響英聽考試,該怎麼辦?
他認為可從改變大學校系入學門檻著手,各學系可以要求學生入學前必須取得英會與英聽的能力證明。他還說,除了坊間的全民英檢與多益測驗,教育部也可請大考中心研議新的測驗方式,「高中生可全班一起參加考試」。
吳清基表示,英聽、英會是否納入入學門檻,要由大學各系自己決定。
至於是否增加學生的補習壓力,他表示,高中生涯隨時都可考試取得認證,不用大家都擠到高三才報考。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認為,入學加強聽、說門檻是正確的方向,現在升學考試偏重文法,大學老師常會碰到瓶頸,因為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已在中學被消耗殆盡。若大學入學加考聽說,有助於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聽ICRT、CNN,真正把英語學好,也就是所謂的「功能性英語」。
清華大學教務長唐傳義表示,設門檻在執行上非常困難,若由學校自己來辦,每年招一千五百個新生,篩選倍率三倍,等於要準備四千五百個聽說測驗設施,學校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也認為,加設英文聽、說門檻恐會使教育不發達地區的孩子,更難進入前段大學。
唐傳義建議應從補救教學著手,針對英語能力落後的學生施以額外的輔導,或者加強在中學階段的教學,盡可能拉近城鄉差距,才是教育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