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道與風水

道與風水

道與風水:

(一)、道的內涵及發展:

  「道」原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人的行為準則。孔子也言「道」,《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卦傳》也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然而孔子之道是以人道為主要的行為準則,如所謂的「吾道」、「夫子之道」;在《論語》中,有關「道」的字眼就出現一百多次,是而孔子所解釋的「道」是多偏向於人生哲學之道,是修身之道,也是治國之道,或是「中庸」之道。

  而老子之「道」是偏向於論天道,而把「道」定為萬物的本體之「道」,就是一般的自然法則,或者叫做自然規律。《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也是以「道」為宇宙的本體思想,《齊物論》:「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春生冬死,秋實夏榮,雲行雨施,水流風從,自然之理。」。事實上,法家韓非子也言「道」,也存在著老子之道的元素,也把道說成是萬物所依循的總規律,《韓非子.解老》:「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以稽也。」;另外,荀子也有其道的解釋,《天論》:「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這些都是「自然之道」。

  雖然儒家之道在春秋戰國時代以前已經有了所謂「天命授權」的觀念,如:《孟子.萬章上》:「...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知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若命也。」,但是因為西漢董仲舒繼承了儒家的思想,並強調了「天人感應」的天道觀念,在其所著《春秋繁露》一書中,大談天之道;如《天道施》:「天道施,地道化,人道義,聖人見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應萬類之治也。...」、《陰陽終始》:「天之道,終而復始,...」、《陰陽出入》:「天道大數,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天道無二》:「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兩起,故謂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陰陽義》:「...,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及「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故為人主之道,莫明於在身之與天同者而之,...」等;故知,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存在著法天和畏天的思維,認為天不能祗是自然的天,要上溯至位格的上天。上天的旨意借著所造生的萬物而表現出來,天地萬物的現象就代表上天的旨意,這就是「天道」。而這種「天道」就如《舉賢良對策》所言:「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並在此天道的思想下,加上陰陽五行之說,再提出人事、三綱五常的人倫之道與天道相比附而有「天人感應」的天道觀念;而他也相信君王是由上天所立,也因此也提出「君權神授」的說法,而這種說法,在我國幾二千年以來的封建制度的影響下,廣為統治者及平民百姓所接受。加上宋代以來張載所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正蒙.乾稱篇》:「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所謂誠明者,性與天道不見乎小大之別也。」、程顥﹑程頤所提出「天地萬物一體」說:「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在天則為天道,在地則為地道,在人則為人道。」(《遺書.卷十八》)、以及朱熹的「理氣為萬物之本」:「蓋天者理之自然」、「天只是一元之氣」、「天道流行,造化發育。凡有聲、色、貌、象而盈於天地之間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則其所以為是物者,莫不各有當然之則,而自不容已,是皆得於天之所賦,而非人之所能為也。」;這些先人的哲學思想,經過了歷史過程的催化,自然而然地也直接著影響到風水的觀念裡。

  道家之道則於東漢末年因為道教的崛起,並舉道家的思想參和著儒家之道及利用與道家之名相混淆之便,以及因為戰亂原因,人心多有脫離現實的想法,一方面因為讖緯餘風所影響;故而以講究「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無為而治、不言之教」、「長生久視」等等,用以修身或是追求長生不老。並利用煉丹、存想、服符和誦經等手段,用於修煉。如《牟子理惑論》:「...是時靈帝崩後,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多為神仙辟谷長生之術,時人多有學者。牟子常以五經難之,道家術士,莫取對焉。」,加上葛洪《抱朴子》對於神仙的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以及魏晉南北朝以來玄學的風氣,如魏晉時代的王弼、何晏「道即是無」及「以無為本」的主張;如王弼:「道也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何晏:「自然者道也,道者无也。」;此二人雖然與老莊的說法略有出入,但是終究是「殊途同歸」,還是以「道即是自然」為其主張;如王弼:「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可通而不可執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等,隨著道教經由歷代的傳教道士的經營而深入民心,也因此在這些道士或是道教的信徒借用宗教的力量影響下,利用各種方法與手段,追求神仙思想的長生不死或是藉由道家的手法,而追求解脫或是生生不息的觀念,因而風水學的內涵也隨之被加入此一思想,因而也造成風水的神秘化及「道教化」。

  自漢末以來,「道」是被認為「自然之理」是虛無的,「道」也是因「一氣化生萬物」之理;而至宋代以來,因為理學的興起,對於「道」的解釋,又進入另一個細膩的階段;程顥、程頤《二程遺書》:「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一陰一陽之謂道,自然之道也。」,又說:「天者,理也。」;張載《正蒙》:「由氣化,有道之名。」、《語錄》:「天地之道,無非以至虛為實。」;陳亮《與應仲變》:「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葉適《習學記言》:「物之所在,道則在焉。」;而大儒朱熹所建構起來的天道觀理學思想更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張載的「天人合一」思想相互輝映,《朱子語類》:「天地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理未嘗離乎氣,然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又說:「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自此,後來的哲學思想皆將「道」、「理」、「氣」一並解釋之;如道教三十九代天師元代的張嗣成就說 :「道者,理與氣耳。因於無者理,著於有者氣。有此理,道所以名 ; 有此氣,道所以行。理常於無而神,故自然而性 ; 氣常於有而空,故自然而命。天地萬物無能韋者,譬諸路焉,造於此必由於此。」,明朝的王廷相《雅述上》:「元氣之上無物,無道,無理。」、《慎言.道體》:「有形亦是氣,無形亦是氣,道寓其中矣。」;清代王夫之:「道者,天地人物之道理。」、「天下無象外之道。」...等。而這種「道」與「理」、「氣」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影響後代人的思想,當然,也出現在風水學的哲學觀念中。  

(二)、風水理論中的「道」哲學思想:

清章仲山所著《心眼指要》自序云︰「堪天道,輿地道。堪輿之道,即天地之道。天主降,地主升;天主動,地主靜;天依形,地附氣;理寓於氣,氣囿於形。故形家擇地,必使所取之地足以承天,天不我隔;必使所承之山足以納氣,氣不我去。天地合其德,體用合其宜,雖讀《青囊》萬卷,無外乎此矣。」。

風水學中的「道」比起「氣」的概念來說,「道」的思想在各種風水學的著作上,似乎就沒有那麼的搶眼。在《葬經》一書中,沒有一句提到「道」的觀點,也看不到「道」的字眼。另外,在幾本著名的風水著作諸如《疑龍經》、《撼龍經》、《青曩經》、《青曩奧語》、《都天寶照經》、《催官篇》...等,不是未見到強調「道」的理論,甚至是連「道」字都未見於這些風水著作裡;然而,若是仔細觀之,幾乎所有的風水著作中,似乎都離不開「道」與「理」的思想,也都與「氣」的觀念息息相關。例如:《疑龍經》、《撼龍經》之地理之道:「幹龍長遠去無窮,行到中間陽氣聚。面前山水又可愛,身後護龍皆反背。」、「...生出四肢龍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幃為杳冥。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青曩奧語》、《青曩經》之天地之道:「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此之謂化機。...明地德,立人道,因變北,原終始,此之謂化成。」,《雪心賦》:「...一理並行而不悖,氣當觀其融結,理必達於精微.」,《發微論》:「夫天地之理,中而已矣,...剛柔相濟,中道得矣。」、...等。

  無可否認地,風水學「道」的內涵,包含了天地萬物的「自然之道」,例如:《管氏地理指蒙》:「大哉中之道,天地以立極,寒暑以順時,...」,《黃帝宅經》:「...作為天之祖,為孕育之尊,順之則亨,逆之則否...」,《葬經翼》:「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為。」、「陰陽變化,自然之道也,循而窮亡,雖山川詭異,莫能逃焉。」,《發微論》:「夫地理與人事陰陽、人之性情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見,...」、「...感應者,言乎其天道也,夫天道不言,而響應福善禍淫,皆其物也。」。

  嚴格說來,受到千年以來儒、道、釋的影響,以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而言,風水學「道」的內涵也絕對離不開「人倫之道」。如《黃帝宅經》開宗明義就說:「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非夫博物明賢,無能悟斯道也。」,《疑龍經》:「漢儒以山論夫婦,夫山高峻婦低去。此是儒家論尊卑,便似龍家雌雄語。」;《千金賦》:「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視其奴。」;《青曩序》:「八干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五行即在此中分.祖宗卻從陰陽出.」;《造微賦》:「夫妻路遇終強合而不諧,眷屬一家縱輕微有用」;《玉尺經》:「縱是回頭顧祖之龍,豈脫父母本生之氣。」;《雪心賦》:「迢迢山發跡,由祖宗而生子生孫,汩汩水長流,自本根而分支分派...」...等。

  由此可知,諸子百家所解釋之道,皆被在風水學上所運用;而且是並存的,而這種道的觀念,在加上「理」、「氣」的思想,在風水著作中是共同存在的。例如,龍脈的觀念先從太祖山,再而少祖山以至於父母山的順序中,很明顯的,就是自然之道融合人倫之道作法。《管氏地理指蒙》:「尋龍擇術,天道必賴於人成。」,無論如何,在風水學的理論基礎上,因為「道」、「理」、「氣」的思想融入,因此也似乎取代了遠古以來風水學真正地的內涵。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