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斷腸草
斷腸草是葫蔓籐科植物葫蔓籐,一年生的籐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籐堿。據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堿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籐(《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鴆
傳說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淒厲。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稱。另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實際存在,即食蛇鷹,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區分佈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乾淨。
番木鼈
就是馬錢子,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雲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直徑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鼈堿(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甯)和馬錢子堿(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於風濕頑痺,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痺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據說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中毒症狀是最初出現頭痛、頭暈、煩燥、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緊,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症狀,最後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藥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然後洗胃,再後用甘草、綠豆、防風、銘籐、青黛(沖服)、生薑各適量水煎服,連續服4劑。
鶴頂紅
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藥,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鶴頂紅”不過是古時候對砒霜的一個隱晦的說法而已。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天然砒霜化學成分As2 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 單晶晶形為八面體, 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髮狀、土狀、鐘乳狀。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 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於水,有劇毒。
砒石
砒石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
藥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煆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金剛石
金剛石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 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 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 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藥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
夾竹桃
夾竹桃又名柳葉桃,有毒,含有強心毒甙,夾竹桃作用與洋地黃同,乾燥的3克就能使人死亡。
主要表現為洋地黃中毒症狀。(1)噁心、嘔吐、腹痛、腹瀉;(2)心律紊亂、心跳緩慢、不規則,最後出現室顫、暈厥、抽搐、昏迷、或心動過速、異位心律,死於迴圈衰竭。
烏頭
烏頭,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佈。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藥學上的名稱。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
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秒殺。原產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