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宋江:宋朝的黑社會老大

宋江:宋朝的黑社會老大

在封建專制體制下,如果沒有資歷和出身等政治資源可以利用,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具有良好的人脈關係,這是社會生活的第一生產力。

經過了被劉高迫害的清風寨事件後,宋江對朝廷失去了信心,決定帶領花榮、燕順等人上梁山。在半道上的一家飯館裏,因為座位問題,燕順等人和石勇發生了衝突。石勇口氣很大:“老爺天下只讓得兩個人,其餘的都把來做腳下的泥。”宋江就問這兩個人是誰,石勇告訴他,一個是柴進,一個是“鄆城縣押司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石勇還補充強調說:“只除了這兩個人,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

石勇並不認識宋江,居然把這個小小的押司看得比皇帝還重,可見宋江在社會上的名望。在北宋帝國時代,既沒有專門的造星公司,也沒有搞有償新聞的環境,更沒有高度發達的網路傳媒,宋江在江湖上竟然有如此的名望,手段的確非同一般。千萬不要小看名望,宋江能從一個縣衙裏的小吏,成長為江湖中人人稱頌的及時雨,進而當上了讓徽宗夜不能寐的梁山首領,主要得益于名望。

宋江的名望是怎麼來的呢?  

宋江的名望是怎麼來的呢?一句話,拿錢買來的。資歷和出身是從政的進身階,袁紹能被推舉為討伐董卓的總司令,靠的是四世三公的祖蔭;而賣草席的劉備逢人必言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無非是想表明他有著高貴的DNA。中國是禮儀之邦,世俗禮儀的核心其實是人情,表現在社會活動中就是人脈關係。人脈關係的好壞,決定著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否。所謂“朋友多了路好走”,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封建專制體制下,如果沒有資歷和出身等政治資源可以利用,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具有良好的人脈關係,這是社會生活的第一生產力。宋江是一個善於花錢、能夠給錢生命的人。他摸准並啟動了江湖中左右“義氣”的那根物質神經,用銀子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人脈關係網絡,最終成為了一呼百應的江湖老大。

江湖是一個獨特的趨利性社會。在江湖社會中,要想獲得生存所必須的物質條件,必須遵守江湖規則,“義”是統領一切江湖規則的規則,是江湖的非成文性憲法。講“義”是為了更好地獲“利”,“義”要用“利”來體現,這是江湖中人交易雙方都要遵循的默示契約。江湖還是一個獨特的網路。在這個網路中,通過遊民的交口相傳,資訊傳播的速度,往往比主流社會的正式管道快得多。

社會中的遊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他們最需要的是朋友的援助,而援助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提供物質幫助。能從微薄的收入中解囊相助他人,被看作是講義氣的核心表現。金聖歎批評說,“宋江為區區滑吏,而徒以銀子一物買通天下”。其實他只看到了宋江在江湖中使用銀子的巨大效果,而沒有看清江湖社會的本質。宋江在人際交往中,一直遵守的是金元外交定律,他將銀子大把大把地撒出去的同時,獲得了與日俱增的支持率和認同度。

慷慨大度、仗義疏財是宋江構建人脈關係的一大特點  

慷慨大度、仗義疏財是宋江的一大優點,也是他構建自己人脈關係的一大特點。宋江“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賠,並不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錢如糞土。人問他求財物,亦不推脫。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格。若常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宋江之所以被稱為及時雨,就是因為他能在朋友最困難的時候,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當乾枯的禾苗得到雨露的滋潤,成長為果實累累的莊稼時,投桃報李的效果便顯現出來了。

宋江始終把提供資助,作為建立人脈關係的首選方式。在柴進莊上初識武松時,看見武松衣衫襤褸,便拿出些銀兩來要給武松做衣服,表現出了父兄般的慈愛。武松辭別宋江回家探親時,宋江執手相送,並又給他十兩銀子,武松感動得掉了眼淚。宋江第一次見到李逵時,恰好他賭博輸了錢,欠了人家十兩銀子,宋江便從身上取出銀子給李逵。李逵為此尋思道:“難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兩銀子,果然仗義疏財,名不虛傳。”就是這十兩銀子,使李逵成為對宋江忠貞不貳的追隨者。隨後,宋江、戴宗、李逵、張順到潯陽江邊琵琶亭中飲酒,酒席散了後,宋江又送了李逵一錠五十兩的大銀!宋江還曾資助使槍棒賣膏藥的薛永五兩銀子,也令這位病大蟲感激不已。

宋江不但對英雄好漢如此,對一般的公人、歌伎、獄卒、無賴,也都是慷慨解囊。閻婆因感于宋江資助葬夫,把女兒閻婆惜給了他;賣糟醃的唐牛兒“在街上只是幫閒”,也因為“常得宋江資助”,“宋江要用他時,死命向前”。宋江回家被圍捕時,仍不忘送些錢物打點公人;流放江州後,宋江取三兩來銀子,給了江州公人;在江州牢城營內,上上下下,宋江都送些銀兩與他們買茶吃,“因此無一人不喜歡宋江”;潯陽江邊,李逵打暈了賣唱女子,宋江便給了那女子及其父母二十兩銀子,囑咐道:“日後嫁個良人,免在這裏賣唱。”水滸世界裏,有記載宋江送銀子有近二十次之多。因此,他以仗義疏財聞名江湖,絕不是浪得虛名。

宋江等人動不動就出手資助別人,這如同流水般的銀子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在吳用到石碣村動員阮氏兄弟搶生辰綱時,掏出了一兩銀子,買了一大甕酒,兩隻大雞,二十斤生熟牛肉,可見一兩銀子的購買力不低。鄆哥也曾經算過一筆賬,在武松請鄆哥幫忙打官司時,答應給他五兩銀子解除生活之憂。鄆哥算了一下:“這五兩銀子,如何不盤纏得三五個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李逵打昏了賣唱的歌女,宋江給了她父母二十兩銀子,免得再流落江湖賣唱。可見二十兩銀子,可以改變這樣一家人的命運。根據我個人考證,按糧價折算,宋代的一兩銀子大約相當於三百元人民幣,從吳用那一兩銀子的購買能力來說,這一估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

作為小吏的宋江,他的錢是從哪里來的呢?  

北宋中前期,國家不發給胥吏俸祿;後期發給一點點,也不過勉強糊口。作為小吏的宋江,他的錢是從哪里來的呢?分析看來,主要有這麼幾個途徑。一是尋租。宋代,國家允許胥吏吃拿卡要,正如閻婆惜評論宋江那樣:“做公人的,哪個貓兒不吃腥?”二是個人財產。宋江有很大一部分錢來自家中。宋江家是當地的大戶,這是他重要的經濟基礎。三是饋贈所得。宋江有一部分錢財是江湖朋友給的。在孔明、孔亮那裏,孔家給了宋江五十兩銀子做路費;在清風山上,燕順、王英、鄭天壽又“各送些金寶”與宋江;宋江第一次被救上梁山時,晁蓋等“取出一盤金銀送與宋江”。還有一部分是宋江通風報信所獲得的好處費。晁蓋為報答宋江相救之恩,在梁山落草後,立即派劉唐送來一百兩金子。儘管宋江沒有全要,但由此可以看出好處費是宋江的一個收入來源。

當我們看到宋江不但對英雄好漢,而且對公人、歌伎、獄卒、幫閒也都慷慨解囊時,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無用功、亂撒錢。就是這種多元的投資途徑和寬闊的胸襟抱負,使他能夠獲得廣泛的聲譽收益。無論是皇族後裔的柴進、名將之後的呼延灼,還是綠林的草寇燕順、流落江湖的薛永;無論是智慧如吳用、富裕如盧俊義,還是無賴如王英、憨直如李逵,他都能左右逢源,應付自如,招於麾下。宋江用銀子澆鑄出的第一生產力,威力大得驚人。

無論後人對宋江的評價如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宋江具有成功人士的氣質和眼光,在人緣決定成敗的生存遊戲中,他同劉備一樣,非常看重人和,最終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有一定的器具,而又不受制於器具,比如錢,這是成大事者必備的素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