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戲布袋人生之後製
關於偶頭
早期的木偶雕刻師多集中漳州、泉州一帶,如泉州義全後街的『西來意』即清出途門街『周冕號』的黃良司、黃才司兄弟為代表,泉州所雕的偶頭俗稱『唐山頭』而以『途門頭』、及『花園頭』最為出名而黃式兄弟為『途門頭』﹔『花園頭』則以江加走為代表。
途門派黃氏兄弟以精巧的雕功及粉彩,廣受好評。可惜自黃嘉祥繼承衣缽後便開始沒落,於是『花園頭』便繼之而起。
江加走出生於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由於家境清寒沒機會讀書,從小便跟隨著父親學雕刻,至十八歲父親去逝,使自立門戶。江加走的父親留下的才五十多種極一種平髻的梳法,而江加走將其發揚光大,創造了二百八十多種偶頭,及時多種髮髻及髮辮,成為首區一指的木偶雕刻師。
到了加走中年以後,其子江朝鉉始繼父業,父子以驚人的產量,造成台灣戲般普遍使用花園頭,當時冠稱花園派為『鴻文頭』,途門派為『途頭』花園頭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較優,且容易帶盔帽﹔途門頭以打花臉為長,較不易帶帽。所以再台灣花園頭比歷史悠久的途門頭受歡迎。台灣的木偶雕刻在中日戰爭以前,大部分由泉州輸入,因此早期的台灣一直沒有工藝成就的雕刻師出現。在1920年日據時代,台中萬里公司利用賽璐璐(Celluloid)為材料,開始仿製花園頭,可惜時值太平洋戰爭,工廠備戰火摧毀無力復原。而在大陸方面,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離來台,導致泉州貨源斷絕,衣食無所適從。
但是因台海交通組斷,反使台灣雕刻師漸漸出頭,其中彰化的徐析森最為出名,期作品仿製花園頭,但獨具風格,使其創作不流俗套,因此廣受歡迎,奠定徐嘉今日在台灣木偶雕刻界享有盛譽的基礎。
戲服
傳統戲偶的戲服有內外之分,內衣用以連結戲偶的頭、手、腳,相當於身體﹔外一除了講求美觀,主要適用於區分角色的身分和性格,其尺寸街案實際衣服的比例縮小。
傳統布袋戲的裝扮,承襲中國古典的特色,不已考倔寫實為能事,而以一定的服製規矩來眼力待各朝之故事。因此,服適合頭盔所組成的裝扮,僅再區別華夷、文武、貴賤、男女、貧富、老少……透過這樣的造型語彙,觀眾『一望台知劇中人』,因此行家云︰『寧穿破,不穿錯。』
布袋戲服大多仿造明製,間而參考漢、唐、宋、元之服製,其後又有清服,為了配合手掌舞動,其形狀略似方形,無論在作工、質料、裝飾、服色極具考究,或縫針、或刺繡、或盤金、或綴珠,一針一線,嚴謹認真,並不因其面積小而有所馬虎。
戲台和道具
清代中葉時,職業布袋戲班的演出,設備仍然相當簡陋,戲台只有一條圍在台下遮住表演者的布,沒有燈光,也沒有佈景。
而在民國前常用的是『木雕四角棚』,高及寬各約四尺,深約一尺半,整體構造類似一座小土地廟。到了民初以後,再增大精雕為『六角棚』,又稱為『彩樓』,高級寬各約五、六尺,深約為二尺,細緻程度和廟宇差可比擬。
中日戰爭以後,開始使用佈景演出,目前一般掌中劇團的演出也是如此,只在參加藝術文化表演時,才用到彩樓。
布袋戲的武器一般以刀劍最為常見,其他的各市武器則陸續因應新細目而製作出來。另外演戲時最常使用的道具為桌椅,通常戲籠中至少有一桌兩椅,一班應用的道具大致有︰布條、桌椅、文案、拂塵、善子、葫蘆、雜耍盤等。
至於金光布袋戲,因為劇情不受時空限制,所以劇中使用道具,大可脫離一班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各種光怪陸離的道具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