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經營之神的三個大夢

經營之神的三個大夢

●第1個大夢──全台廣建養生文化村,達到「老扶老、老助老」目標



  養生文化村最早的源起,是因十幾年前王永慶有一次到長庚醫院視察,發現急診室排隊住院的病患怎麼這麼多,一問之下,原來很多都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碰到問題一定要解決的王永慶,於是指示長庚醫院桃園分院成立以治療慢性病患為主的慢性病專科醫院,和照顧長期臥床病患的護理之家,希望能藉此紓解急診室排隊的人潮。



  在這個過程中,王永慶又看到很多老人家失能的問題,因此他覺得除了基本的醫療之外,還要有進一步的老人安養照護。於是「想到哪、做到哪」的王永慶,立即指示下屬開始研究先進國家的老人照護體系,決心自行發展一套嶄新的老人照護模式。



一名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階主管回憶:「『養生文化村』這個名字是董事長取的,是先有了名字,之後才有了藍圖,董事長很強調『文化』這兩個字,一開始我們也不太明瞭其真正的意涵,只規畫了表演廳等硬體設施,但是計畫提出去之後,卻被他打了回票。」


    「董事長向我們解釋,文化的意涵,是讓每個住進來的老人家,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安養服務,而是積極地創造退休後的生活,讓每個住民都過得很有尊嚴,也過得很快樂、健康,所以軟體的規畫才是重點。」



  在王永慶的構想中,養生文化村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活到老、做到老」,他也一直強調「這些老人進來,不是只來安養而已,是要來做事情的!」傳統的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家一進來就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老人家非但活得沒有尊嚴,也因為生活沒有重心,意志容易消沉。



  王永慶認為,許多老人的經驗和智慧是無價之寶,不把他們的經驗傳承下去,實在是浪費,而在經驗傳承的過程中,這些老人家受到肯定,精神上就能獲得滿足,生活自然有目標,當然就能健康快樂的安養天年了。原本養生文化村仿照其他安養機構,規畫充足的服務人員,但這樣的構想卻被王永慶否決,他說服務人員只要一半就夠了,一些不需體能、不具危險性的工作,可以由住所中的老人擔任。讓這些老人參與社區工作,除了有事可做,也可獲取報酬,而且由老人照顧老人,才能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達到「老扶老、老助老、老愉老」的終極目標。



  長庚養生文化村平價的收費和有別於其他老人安養中心的作法,果然獲得許多回響,像是王永慶的老朋友、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在報紙上看到王永慶有意蓋養生文化村的新聞,只因信任台塑集團的形象,當下馬上決定訂了一戶,而且非常心急地想搬進去,還寫了好幾封信給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楊兆麟,問他怎麼不快一點來收錢,還要楊兆麟留意千萬不要把他的名字搞掉了。



  王永慶舉王作榮的例子說,他數十年的經驗和智慧,一定要好好傳承下去,未來他住進養生文化村後,星期六、星期天將會安排大學的一些研究生來和他座談,而他為了要準備這些資料,平常就會有事做,生活也就有了重心,同時他的經驗也能夠傳承下去。




  為了養生文化村,王永慶常每隔一、兩個禮拜就去視察,也以他自己實際使用的經驗,提供許多意見,像是他覺得老人家冬天洗澡還要自己調冷熱水很不方便,於是他指示改用定溫的熱水器,即使預算會因此而增加不少;而在一次視察後,發現房間裡怎麼沒有冰箱,於是他自掏腰包,花了數百萬元為住戶添購了冰箱。



  除了他自己常常親自去看以外,他也會請一些朋友去參觀,之後還會詢問他們的意見,王永慶如此用心經營養生文化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創造一個「老人安養的典範」,進而創造住進老人安養機構,不是被家人拋棄,而是積極地營造自己晚年生活的新價值觀,為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提供一個解決之道,眼看養生文化村逐漸成形,王永慶「老有所養」的夢想也逐步築夢踏實。



   ●第2個大夢──發放七百萬個廚餘桶,解決汙染、土壤酸化的問題



  「模具一定要多做幾組,廚餘桶的產量才能負荷。」在王永慶宣布半退休後,台塑環保科技總經理施重德是少數隨時會接到王永慶電話的高階主管之一,因為廚餘回收是王永慶另一項念茲在茲的工作。




  早在二十年前,王永慶就呼籲廚餘的問題一定要重視,他也以他幼年時農家都以廚餘養豬的經驗,提出回收廚餘養豬的想法,不過八十八年在養豬戶抗議之下,王永慶在飽受批評和攻擊之餘,廚餘養豬的構想就改成了廚餘堆肥。為此,凡事不做則已,一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王永慶,為了解決廚餘回收「工具」這個大問題,還自掏腰包花了五.六億元購置七百萬個廚餘桶,分送給各個家庭,目前台北市已經發了七十幾萬只廚餘桶。



  廚餘回收之後,送到台塑環保科技各地的處理廠,經過攝氏八十幾度高溫發酵殺菌的製程之後,做成一袋一袋固態的有機肥料。據使用過台塑有機肥料的人說,台塑用廚餘做的有機肥料養分高,肥得連雜草都長得特別快。



  王永慶投資上百億元,建立廚餘回收體系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解決土壤酸化的問題。他認為,台灣農民習慣使用化學肥料,一年化肥使用量高達一一四萬噸,這些化肥撒在土裡,三分之一被作物吸收,三分之一經由地下水流進河川,三分之一存在土壤造成土壤酸化、固化,而根據研究,用化肥所種出來的蔬果,裡面會殘留亞硝酸鹽,長期吃了會有不孕症和致癌的危機,因此若能倡導廚餘有機栽種,可一舉解決廚餘汙染、土壤酸化和民眾健康的問題,好處多多。



  目前台塑環保科技已規畫在基隆、桃園、台中、台南、屏東、台東、花蓮八個地方設立廚餘處理廠,其中桃園楊梅廠預計今年底前將完成建廠。面積廣達三十九公頃的楊梅廠,其中二十四公頃將規畫為有機農場,預計月產二十五萬斤的有機蔬果;屆時,從廚餘回收、有機肥料到有機蔬果一貫化的體系完成後,「台塑牌」有機肥料和「台塑牌」有機蔬果將在市面上出現。



  施重德說:「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的有機蔬果,多數不是真正的有機栽種,台塑的有機農場將比照最嚴格的日本MOA有機栽種標準,所種出來的蔬果保證零汙染。」



  王永慶語重心長地說:「廚餘回收事業,只要能做到零掩埋、零焚化,不賺錢都沒關係。」讓台灣重新恢復山明水秀,是王永慶現在最大的夢想,而他一手擘畫的廚餘回收體系,在政府和台塑通力合作下,已蓄勢待發,王永慶心頭的夢想也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漳州電廠現在一個月可以賺上二.七億元人民幣唷!」也就是說,未來漳州電廠一年至少可以替王永慶賺上一百億元台幣。年近九十歲的經營之神說到此,臉上一如往常沒帶什麼表情,但微微上揚的語調,仍難掩喜悅。



   ●第3個大夢──複製台灣成功經驗,建構電廠、塑化、醫療體系



  漳州電廠位在福建省漳州市的后石村,原是個荒遠偏僻的沿海小村落,從漳州過去還得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曲折山路,可是為了孵這個極有遠見的大夢,高齡的他每年不辭千里一定會來此停留幾天。后石村附近的山頭上,矗立著高聳入雲的高壓電塔,這些電塔是王永慶電廠之外的大投資。為了能在華南電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些電塔綿延向南加入華南的電力併聯網。只見山頭上一條條的高壓電線,無止境的往前直向天際,電力傳輸所及之處,緊繫華南繁榮心臟的工業區,要是其中一條高壓電線突然斷線,不僅華南,連上海所在的華東都要陷入不知所措的危機中。



  現在漳州電廠六具燃煤發電機組全數完工,又趕上中國缺電之急,經過多年的等待,曾經迫於情勢無奈公開承認「漳州電廠是失敗的投資」,今年總算讓王永慶揚眉吐氣。前一陣子,漳州電廠又公開與另一家電廠競標勝出,再獲得興建四組發電機的權利,兩、三年後,十具發電機預計發電量將超過六百萬千瓦,漳州電廠也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台灣預計興建的核四電廠,兩座機組年發電量不過二百六十萬千瓦,漳州電廠則是足足有核四兩倍多的發電量,現在就算漳州電廠想要停機,中國官方恐怕也不會允許。



  王永慶的神州夢有三個主軸,最早,他讓南亞旗下的塑膠廠打頭陣,勢力範圍遍及華南、華北,好不容易在浙江寧波與梅山島布下了第一個局,甚至在中國第一大原油進出口的寧波北崙港,爭取到了五個專用碼頭,讓台塑的石化業得以在中國立足。現在只差一張申設輕油裂解廠的批文,王永慶的石化業就可在中國立於不敗之地。



  接著他開始複製在台灣的成功經驗,千方百計地申請電廠與醫院,漳州電廠是他的棋盤布局的第二步成功,緊接著就是長庚醫療體系的全盤移植。曾經,王永慶的長庚夢也做的很大,他希望在北京包下一整條街,把規模等同台灣整個長庚醫療體系的相關產業包括醫院、醫學院、護校等都容納在內,在他的夢想中,偌大的北京城即將出現一座屬於王永慶的大鎮。



  不過這個計畫始終無法成形,中國醫療法相關規定要求境外資金若要在當地設醫院,必須讓官方擁有一席以上董事及部分股權,王永慶不願讓外人分一杯羹,當地的醫療體系也頑強反對,深怕王永慶獨特的經營方式分了醫療大餅,因此經營之神索性另闢蹊徑,放棄在北京的造鎮計畫,從地方開始經營。因此他決定未來將在河南洛陽、鄭州以及福建廈門開始築起他的長庚醫療夢。



  會選在洛陽與廈門開醫院,其實是亞世集團鄭周敏在財務潰敗之際,給王永慶的靈感。王永慶與鄭周敏早年即熟識,亞世集團後來出現財務問題,原本在洛陽市中心開發的三十四公頃的土地,瞬間變成燙手的爛尾樓,當年在洛陽,連計程車司機都知道這段往事。



  王永慶幾乎是無條件接收這塊地,廈門的地也是這時期鄭周敏拿來抵債用的,現在卻成了圓夢的基地。接手後,王永慶交由建築師女婿劉培森依約規畫興建面積廣達一公頃的洛陽飯店,其餘的土地便積極向河南省政府申請蓋醫院。



  曾有人質疑,中國年國民所得極低,經營醫院有什麼賺頭(照一張X光片,只收人民幣五元),不過王永慶卻認為,台灣也曾窮過,十幾、二十年前,要到台大醫院弄一張病床很難,他就知道醫療資源缺乏,做醫院一定會有市場。果然現在,長庚醫院成為台灣最大的醫院系統,一年淨賺六十幾億元。大陸的情況跟以前的台灣如出一轍,河南即使窮,二十年後還是很有希望,過去人家不准他到北京蓋醫院,現在他也不想去北京,他就要從一個窮地方開始做起,讓別人看看王永慶的能耐。



  至於在鄭州,則是王永慶另一個眼光獨到的考量,鄭州是中原陸運交通動脈,離洛陽陸運不到一小時就可以到達,附近又是中國產煤重要基地,如果要在中國深耕,除了華南外,台塑必須再找另外一個基地,在王永慶的全盤計畫中,還包括未來將在洛陽市孟金縣籌設另一座電廠,若能在鄭州攻下一城,不僅台塑在中原找到據點,連煤等原物料的運輸成本都大大降低不少。




果然,薑是老的辣,王永慶為台塑在中國擘畫了下一個五十年,整局棋看來是下得既深且廣。




(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407期)


  王永慶出身於窮苦的茶農王長庚之家。15歲小學畢業後,王永慶先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又到一間米店當學徒。16歲時用父親所借的200元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之後又經營過碾米廠、磚瓦廠、木材行、生產PVC塑膠粉等等,1954年籌資創辦了台塑公司。台塑集團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象徵。



  王永慶毅力驚人,中年以後堅持每天跑步一個小時,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王永慶先生說:「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就必須持之以恆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覺得辛苦了。」然後再用自己發明的「毛巾操」做體操,天天如此,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七十多歲以後,才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改以步行、打坐養生。



依據《富比世》雜誌2004年的統計資料,台塑的王永慶,和鴻海集團的郭台銘,以身價都是二十八億美元,並列台灣第一富豪,世界排名188名。事實上,王永慶最大的財產並非來自於國內,而是在美國。但一般認為王永慶個人財富被嚴重低估,其在全球財富排名應該在九十五名之前。

2005年台塑集團獲利近70億美金(2400億台幣)


2006年5月台塑集團市值高達1.8兆台幣,王永慶個人財產54億美元。


2006年6月5日王永慶以90歲高齡正式宣佈交棒,由其胞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擔任集團行政中心總裁,王永慶女兒王瑞華出任集團行政中心副總裁,台塑集團正式步入二代經營。


2007年 台灣百大企業當中,台塑集團名列最會賺錢的台灣企業集團,稅後純益高達新台幣二千一百九十億七千七百萬元。


2008年5月12日,發生四川大地震,王永慶的公司台塑集團為了賑災,慷慨解囊一億元人民幣來協助四川成都與汶川等地區的震後重建工作。


2008年6月,《富比世》公佈王永慶身價為六十八億美元,位居是年台灣第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