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聖」──范蠡
范蠡,字少伯,又名鴟夷子皮、陶朱公,約生於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春秋楚國宛地(今河南南陽)人,為越國大夫(宰相),《計然篇》為其代表作。
范蠡出身「衰賤」,但素有大志,見識高卓,他曾拜奇人計然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年輕時就學富五車,博學多才,而且聰敏睿智,胸藏韜略,有「聖賢之明」,然而不為世人所識。他因見楚國貴族專權,暮氣深重,難以圖強,便外出遊歷,尋找機會,施展才幹。後在其莫逆之交越國大夫文種的推薦下,離楚入越,受到越王允常重用,拜為大夫。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亡,其子勾踐即位。即位後,勾踐用范蠡主持軍事,文種主持政務,攜手振興越國。當時,吳王闔閭聞允常新喪,想趁越國人心不穩之際滅掉越國,便發兵攻打越國。但越軍利用吳軍的疏忽,採用偷襲戰術把強大的吳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一敗塗地,吳王闔閭也受了重傷,回到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後,便因傷重而死。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立志復仇。從此,吳國和越國便成了不可化解的殺父世仇。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想趁吳國尚未準備妥當時,先發制人,出兵伐吳,范蠡極力勸諫,仍無法說服勾踐。越王勾踐調動全國精兵3萬人,北上攻吳,與吳兵戰於夫椒(太湖中山名)。結果,勾踐大敗,僅剩5000殘兵,退守會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且被吳軍團團圍住,身陷絕境,形勢危急。
范蠡審時度勢,向勾踐提出暫時忍辱求和,再做長遠打算的策略。勾踐以為然,依計用卑辭厚禮向吳求和,並允諾親自到吳國做人質。吳王遂休戰撤兵,允許越王到吳國做人質。於是,范蠡隨越王入吳,為臣僕3年,備嚐屈辱。公元前490年,勾踐、范蠡終於被放回國。
越王勾踐返國之後,仍由范蠡執掌越國軍事,由文種主政。勾踐自己也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內親群臣,下義百姓」,尊賢厚士,廣攬人才,「不亂民工,不逆天時」,擴充軍隊,修築城郭。同時,范蠡與文種又挑選了絕代美人西施和鄭旦,連同大批財寶獻給夫差,以麻痺夫差。經過多年努力,越國大治。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乘夫差北上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與晉、魯會盟之機,率軍攻下吳國都城姑蘇(今蘇州),活捉太子友,迫吳王求和。公元前 475年,越軍進攻吳國,重創吳軍,圍困吳都姑蘇兩年後城破,夫差自殺。越國君臣終於實現了滅吳興越的大業。後來,勾踐又北上會諸侯於徐州,繼吳之後號稱霸主。越國國勢,達到鼎盛。范蠡被勾踐封為上將軍,恩榮無比,功成名就。
但范蠡輔佐勾踐多年,深知他可與共患難而難以共安樂,日久必然驕橫多忌,疏遠忠臣。因此,他決心激流勇退,便悄然離開越營,乘小舟泛波而去。他離開之前寫信給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但文種對范蠡的話半信半疑。范蠡走後不久,文種果遭越王猜忌而伏劍自殺。
范蠡「乘舟浮以行」,來到齊國,改姓名鴟夷子皮,開荒種田,「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知其賢,任為相。范蠡則棄官,盡散其家財,隱居陶地 (今山東定陶西北) 」,自號陶朱公,他看中陶地「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遂運用他善於理財的才智,從事經商貿易,「居無何,則致資累巨萬。」他還曾著有《養魚經》,是世界上最早的養魚文獻。
范蠡除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外,還具有深邃的經濟思想。在經濟上他主張「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平糶齊物,關市不乏」,「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等觀點,強調人們不僅要尊重客觀規律,而且要運用和把握客觀規律,應用於經濟現象的變化。范蠡運用這一經濟思想治理越國,達到了民富國強,雪了國恥。在功成身退之後又用他的經濟思想從事經商,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商業巨富,史稱陶朱公,「陶朱」便成為巨富的代名詞。范蠡成為後世商人供奉的偶像,謂之「商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