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旗山鎮歷史

旗山鎮歷史

旗山鎮位於狹長的高雄縣中段,緊鄰屏東縣。旗山溪(楠梓仙溪)橫亙其間,將全鎮分為東西二岸,境內山脈錯縱,地形起伏,因此整體開發不易,至今仍是純樸的農業型鄉鎮。鎮中心在西岸的旗山地區。
  旗山鎮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的馬卡道支族大傑巔社(Taburian)的所在,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大傑顛社北移至口隘庄(今日圓潭)及尾庄之間(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續修台灣府志載:「大傑顛社,今番民移隘口,進蕃薯寮。」),現在溪洲國小後的山腰處,就是平埔族舊時的信仰中心。
  而明鄭時期漢人開始入境拓墾,最初為「施里庄」,到了乾隆二○年代更名為「蕃薯寮庄」,光緒十四年間(西元一八八八年)曾改稱「太平庄」,清代時統歸為「羅漢外門里」的轄區(註一),康熙末年有鄭、蔡二姓移民入墾,乾隆年間陸續墾成,形成村莊。
關於旗山舊稱「蕃薯寮」,編者從小就常聽長者說要到蕃薯寮購物(註:旗山鎮為大旗美地區民眾的生活中心),心中一直很疑惑,旗山就旗山,為什麼叫蕃薯寮,後來詢問下得到以下兩種說法。
(一)據說是因為當時有一位老婦人在此居住販賣蕃薯糊。編者認為此種說法較為簡單。
(二)昔日旗山地區尚未開墾時,屏東里港一帶的民眾,要運送蕃薯至台南一帶,因交通不便(當時用牛車運送)路程遙遠,在旗山設「寮仔」(註二),一來可以休息住宿,二來可以放置蕃薯,作為運送的中繼站,放置蕃薯的「寮仔」,稱為蕃薯寮,後來就以此為名。直到民國九年(日治大正九年),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變更時,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其狀似清代蛟龍旗,在鎮民的堅持下更名為「旗山」,可彰顯境內名山及不忘本源。

  
註一:日本時代內門東部五村加上旗山地區統稱「羅漢外門里」,而現在的內門則統稱「羅漢內門里」
註二:「寮仔」,台語;為搭設簡易的臨時住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