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王錢鏐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王錢鏐

錢鏐平民起家,曾做過私鹽販子,因黃巢之亂屢立軍功,後擔任鎮海節度使,唐末大亂後,從地方軍閥慢慢經營建立吳越國,位置約為今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一帶,首都則是杭州。總算起來,吳越國是五代十國中建國最久的割據王國,共89年,之所以能撐這麼久以及最後亡國的原因都是同一個,那就是始終奉行「以小事大,善事中國」的方針,始終「奉中原正朔」,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賣吳集團的領導人。

錢鏐這個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國之主,你說是審時度勢可以,你要說他是沒出息也可以。從割據開始,北方換了哪一個朝代,他就奉那個朝代為主,一點忠心都沒有,只希望保存其「吳越王」的封號,屬下要他稱帝他也不肯,而且不是那種許多奸雄要假禪讓真篡位時那種裝的不肯。這個「善事中國」的戰略傳到他的孫子錢俶依舊力行,等到趙匡胤的北宋建立起來,錢俶看趙家的確是天下共主的料,居然連發兵抵抗一下都不肯,二話不說,捧著辛苦建立起來的十三州花花江山,親自至汴京「納土歸宋」,夠絕吧。李後主雖然闇弱,但至少還帶種一點與趙宋打了一仗。

當然,吳越國的立國基礎不僅是捧中國的LP,錢鏐及其子孫算是能君,在統治期間也力行「以民為本、保境安民」的國策,盡量發展江浙一帶的經濟,加上力避兵戎,吳越國十三州可以說是五代十國亂世中唯一的樂土,富甲一方。中國南方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心,可以說是吳越國建立起來的基礎。

另外,目前杭州的觀光資源,基礎幾乎都是吳越國時期建立起來的,四周各個著名的寺廟觀塔不說了,最重要的西湖,當年曾有術士向錢鏐進言,若將西湖填平,在上面建造王府,可有千年王氣,當時王朝永續長存的重要性,就像現在為了維護GDP成長一樣,破山敗水都是必要的,錢鏐的回答卻是:「百姓借湖水以灌田,無水即無民。況且五百年必有王者起,豈有千年而有天下無真主乎?有國百年,吾所願也。」反而成立「撩湖兵」,專司疏浚西湖事宜,從吳越國開始,杭州終於成為「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要是填了西湖,之後就沒有蘇東坡在西湖的千古風流,也沒有南宋臨安的經營,至今絕無可能成為大撈觀光財的杭州。



台灣與吳越國才是歷史上的孿生兄弟,位置類似,同樣也是富甲一方。所以,就這點中共也不含糊,近年來,大肆給資源打算從各個方面呈現吳越國的面貌,歷史學、電視劇、修錢鏐墓、祭錢公祠……,上方的照片,就是中共為了宣傳治水安境的錢鏐,高29.6公尺的「錢王射潮」大型青銅雕像,中國當然希望台灣出現一個「納土歸中」的區長出來。

有些事情把歷史拉長點來看,真的有點難談,大家可以認為錢鏐沒出息,但從保境安民、厚植東南的角度來觀察,他的低調似乎難以譴責。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說另一種選擇就是錯的,雖然南唐的李璟和李後主想對抗北方政權,結果分別敗給周世宗、趙匡胤,國家還是被滅,自己也付出代價,但剛好與南唐、吳越國同一個時期,越南王吳權卻能擊敗南漢,從中國獨立出來,使越南擺脫1000多年受中國統治冊封的歷史,被譽為「一怒而安其民,善謀而善戰者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而從吳朝開始,丁朝、黎朝、李朝、陳朝的建立,奠定了越南真正成為獨立王國的基礎,而且,其中陳朝算是最猛的,日本是靠颱風擊敗元朝遠征軍,但越南陳朝可是憑真槍實彈,一連三次打退了蒙古大軍的南侵,也就是說,越南是全世界唯一曾經擊敗過歷史上兩個最強帝國的國家,一個是元朝,另一個就是美國,大家要肅然起敬一下,「天下第一勇」送給越南人才真的貼切。

宋高宗趙構,雖然宰了岳飛,從此在杭州天天游西湖當個爽皇帝,「紹興和議」固然屈辱,但也是打出來的,近來史家也有一種論點,金朝和南宋簽下和議,是交戰多年後呈現兩方誰也沒有實力也滅得了對方的事實,岳飛之死,是宋朝一貫忌諱武將功高震主,及擔心岳飛再度重演苗劉之變篡位的犧牲品,另外,至少整個南宋,還將收復北方失土、還都汴京放在嘴邊,看到蒙古強大起來了,還知道重蹈北宋聯金滅遼的覆轍合作蒙古滅了金朝,就像當年的兩蔣,反攻大陸雖不可能,但還是口號,有時也幻想結合美國推翻阿共。

從目前台灣統派的心態來看,別說已經不可能選擇聯美滅共,還認為只要中國富強到一定的程度,就應該將台灣送出去統一,從台灣統派的兩岸外交政策來看,他不可能當吳權,但極有可能想當錢鏐,反正歷史都是人說的,只要賭未來的詮釋權掌握在支持自己這邊,賣台又怎樣?也會被說成是保台安民,避免台灣人民受到戰火荼毒。

真的要認識清楚啊,台灣統派不是大家想像的李後主或趙構,而是在主權上更沒出息的錢鏐,但當然,當時的越南或是吳越國人民都是被決定的,也許現在的我們有自己決定的機會,台灣總統(中華民國總統)也有義務給予台灣人自己決定的空間。所謂人民選擇統獨也僅是「選擇」而已,因為統獨除了主權之外,仍有許多價值尚待仔細辨析,也許可以選擇獨立,但結果像南唐人一樣當亡國奴成為趙宋子民,但或許也能像越南人一樣取得獨立的地位,也許選擇像吳越人一樣「終極統一」,說真的,五百一千年過後,統獨優劣與否的事情是很難講的,統一或獨立都只是一種選擇,而非絕對的價值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