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裴注‧與演義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現四川南充)人,蜀漢亡國後仕於西晉,著有《三國志》,評價甚高。
生平
陳壽少時勤學,曾拜譙周為師,後來擔任蜀漢的觀閣令史,因不願曲附權宦黃皓,所以屢遭譴黜。蜀漢亡後,晉司空張華十分賞識陳壽的才華,所以舉其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在此期間,陳壽編撰了《蜀相諸葛亮集》上奏朝廷,因此功而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陳壽之後致力於編寫魏吳蜀的歷史,遂成《三國志》,共六十五篇,在當時即為人稱頌。
評價
據《晉書》記載,陳壽《三國志》的成就在當時就已得到很高的評價,同時期夏侯湛也著有《魏書》,但看了陳壽的《三國志》後便自嘆不如,而銷毀自己的作品。陳壽的恩師張華更對其讚譽有加,說:「應該把本朝歷史的編纂大任也交給陳壽。」後世南朝梁的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也認為:「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陳壽對於史料的取捨選擇比較審慎謹嚴,文字也以簡潔見長。陳壽在《三國志》中不僅記錄了三國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情況,以及對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同時還記錄了當時國內少數民族和鄰國的歷史,例如《魏志‧倭人傳》就是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之一。不過對於陳壽的史家中立性也有批評的聲音。據《晉書》記載,當時傳聞陳壽曾向丁儀、丁廙的兒子索取立傳費,說:「如果給我千斛米,我就為尊公寫佳傳。」結果被拒絕後,陳壽竟然就不為享有高名的丁氏二人立傳。另外在諸葛亮的傳記上也招致非議,因為陳壽父親陳式曾經因為連坐馬謖敗軍之罪而遭諸葛亮判處髡刑,(髡刑,中國上古五刑之一,為將人頭髮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罰,是一種恥辱刑,主要流行於中國古代夏商周到東漢。)後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也與陳壽不善,所以有些人懷疑陳壽在《三國志》裡評諸葛亮為「名過其實」有可能就是公報私仇。
著作
《三國志》是由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史書。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歷史跨度
《三國志》記述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發生後開始,直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也就是從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多年的歷史。全書原共分為四部分,六十六卷:《魏國志》三十卷,《蜀國志》十五卷,《吳國志》二十卷,敘錄一卷,後來敘錄一卷闕失。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政治立場
陳壽為晉代官員,故而尊被迫禪讓給晉的曹魏為正統。《魏志》中對魏國皇帝各立了本紀,且還為生前從無帝號的曹操寫了本紀。而魏國稱王、稱帝、治喪等相關的文告皆闕,僅引用一篇較短的《漢獻帝禪讓策文》,其他的只能見於裴注。
而相反稱帝了的劉備,則立篇名為《先主傳》,不直稱名諱,死時則使用與「崩」字同等地位的「殂」字。而劉備稱王、稱帝、治喪等相關的文告皆詳細記載,可能與故國情愫有關。蜀漢第二任皇帝劉禪,則稱《後主傳》。
《吳志》中則稱呼吳國皇帝的名諱,如《孫權傳》、《孫亮孫休孫皓傳》,而現今則稱《吳主傳》、《三嗣主傳》則是後人所改的。孫權宣佈稱帝,《吳主傳》中僅有「南郊即皇帝位」的文句,其登壇告天的文書,傳中也沒有著錄,只出現在裴注之中。
同時為了尊重晉朝統治者,書中並未為被晉武帝司馬炎追諡為帝的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立傳記。此外,作者還略去了由於被曹操加上重大罪名而處死的知名人物孔融。
體例特點
《三國志》雖然被後世稱為「志」,但是其實全書完全是按人物排列的本紀和列傳,沒有任何如地理、經濟、典章制度等的志書或表的內容。
評價
陳壽著《三國志》一書,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三國志》在當時是私人撰述,陳壽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
缺點方面,《三國志》沒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個缺失。有人責難陳壽,因其父有憾於諸葛亮,「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所以說他「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唐朝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至於《三國志》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粉飾,則屬事實,備受批評。
宋代唐庚則批評《三國志》以「蜀」稱呼劉備、劉禪的政權,認為終此政權,自己從未使用過「蜀」字,而陳壽為了顯示魏晉的正統,故意使用蜀而不用其正式國號「漢」,是前所未聞的史家不書國號的怪例。並認為作者用意如此,則其書中褒貶也不可信。《三國志》魏志卷二十載有「曹沖稱象」的故事,清人何焯對此事表示懷疑,陳寅恪認為:《三國志》「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雜揉附益於其間,特積象隱晦,不易發覺其為外國輸入耳。」
對後世的影響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引用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的資料,記載由中國前往日本這個「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的國家。全文總字數不過兩千字,卻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是研究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國志注》概述
東漢以來,受經學簡化風氣的影響,史學領域中也出現了崇尚簡約的潮流。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了內容簡略的《三國志》。陳壽治學嚴謹,收集來的材料凡是覺得可疑的,寧肯不用。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三國志》內容精潔,三書很少重複,南朝宋文帝認為晉代陳壽撰修的《三國志》,內容精潔,但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他的注釋方法有四大原則:「一曰補闕、二曰備異、三曰懲妄,四曰辯論。」清代《四庫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
裴松之作注
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一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宋文帝驚歎為「不朽」之業。例如:《三國志》卷21《王粲傳附吳質傳》記載文帝〈與吳質書〉一文,近二百字,而裴注詳引《魏略》所載此書,竟多達八百餘字。裴松之解釋說:「臣松之以本傳雖略載太子此書,美辭多被刪落,今故悉取《魏略》所述以備其文。」《三國志》在許多關鍵處多語焉不詳。如關於九品中正制的創立,《陳群傳》中只有一句:「制九品官人法,群所建也。」這必須靠裴松之的注加以補充。清季李慈銘說:「裴松之注博採異聞,而多所折衷,在諸史注中為最善,注家亦絕少此體。」後代學者如北宋司馬光在五百多年後編寫《資治通鑑》時,所描寫《赤壁之戰》就是綜合陳壽《三國志》中各有關人物傳記和裴注所引的史料編撰而成。雖然一直有學者認為注文從真實性、分析水平上並未超過正文,但是裴注無疑為後世三國研究保留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裴松之為陳壽所編著的史書《三國志》作的注,也稱裴注,或與原文並稱壽志裴注。
從唐代開始,有學者對裴松之《三國志注》亦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主要針對裴注資料龐雜繁蕪和體例不純。劉知幾說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達」,章學誠也說:「裴松之依光於陳壽,非緣附驥,其力不足自存也。」近代學人陳寅恪認為,裴注是受到佛教典籍《合本子注》的影響所致。他在《支愍度學說考》一文中說:「中土佛典譯出既多,往往同本而異譯,於是有編纂『合本』以資對比者焉。」現今中國大陸學者對《三國志》正文及注文的字數進行了認真的統計,依據中華書局的三國志點校本作計算,發現陳壽正文有36萬6657字,裴松之注文為32萬0799字。宋代晁公武所謂的《三國志注》文多出《三國志》全文三倍之說,不攻自破。
裴松之在註解中所引用的主要文獻
《異動雜記》——孫盛著,是一雜說逸事集。孫盛是東晉人。有人認為這是裴松之的註解的藍本之一。同時,孫盛的人物評議屢次被引用。
《英雄記》——王粲編輯的《漢末英雄記》的逸事,內容有關漢末以後群雄。
《益部耆舊傳》——陳壽著。益州的人物傳記。
《華陽國志》——常璩著。由漢代到晉代的巴蜀歷史,「七縱七擒」孟獲的逸事等。此書依然存在。
《後漢紀》——袁宏著。袁宏是西晉人。此書依然存在。
《漢書》——華嶠著。華嶠是華歆的孫子。有關東漢的歷史,及作為當時皇后的特徵。
《漢晉春秋》——習鑿齒著。習鑿齒是東晉人。說明從蜀漢到晉的蜀漢正統論。對後世有著極大的影響,但內容並非一味的稱讚蜀漢。
《魏氏春秋》——孫盛著。按年份編輯的魏的歷史書。
《魏書》——王沈、荀顗、阮籍編。成書於魏的末後,但由於是對西晉建國的司馬一族阿諛奉承,可信性很低。
《魏都賦》——左思著。《三都賦》的其中一部。
《魏武故事》——佚名。被認為是集合了魏武帝(曹操)政府的慣例及公告等的東西。
《魏末傳》——佚名。記述發生於魏末期的事件。
《魏略》——魚豢著。《典略》的其中一部,《魏略》的內容是有關魏周邊的其他民族。《典略》也記述了魏以外國家。零零碎碎地盡量網羅所有內容,亦適當的批判內容。此書是第一本中國文獻提及「大秦國」(即羅馬帝國)。
《獻帝記》——《隋志》上是寫劉芳著,但相信是由劉艾著。劉艾是東漢人。但關於漢獻帝的部份事蹟卻沒有被記錄。
《獻帝傳》——佚名。補充《獻帝記》。記述曹丕在漢獻帝禪讓帝位時,各官員的奏摺及曹丕的回答。明顯強調曹丕多次拒絕禪讓的謙遜之德。
《獻帝春秋》——袁暐著。裴松之嚴厲地批判此作。
《江表傳》——虞溥著。虞溥是東晉人。江南的士人傳記集。記錄呂蒙的「吳下阿蒙」等。對江東人士都過於褒美,對並魏、蜀人物多以貶砸,有不少「僅見於此」「他處無戴」的記事;且多與其文獻矛盾相衝,十分可疑。歷代史家多疑評。
《吳書》——韋昭著。韋昭是吳國人。據說陳壽所作的吳書是源於此書。
《後漢書》——謝承著。謝承是吳國孫權夫人謝氏的弟弟。據說是最早的紀傳體的東漢書籍。《後漢書》原有二十一家撰寫,《隋書•經籍志》錄《後漢書》八家,今僅流行范曄版《後漢書》和袁宏《後漢紀》,餘者皆散佚。(謝承《後漢書》一三○卷;薛瑩《後漢記》六十五卷;司馬彪《續漢書》八十三卷;華嶠《後漢書》十七卷;謝沈《後漢書》八十五卷;晉張瑩《後漢南記》四十五卷;袁山松《後漢書》九十五卷;范曄《後漢書》九十七卷,又劉昭注本一二五卷。)
《山陽公載記》——樂資著。山陽公漢獻帝的逸事。裴松之嚴厲批判的文獻之一。
《襄陽記》——習鑿齒著。襄陽(湖北省襄樊)的人物傳記。張悌預測了魏向蜀漢出兵,及司馬家成功篡奪帝位的事。
《諸葛亮集》——陳壽編。亦稱《諸葛氏集》,是諸葛亮所發出的書信集。
《蜀記》——王隱著。王隱是東晉人。有關蜀漢的歷史。
《續漢書》——司馬彪著。司馬彪是司馬懿的弟弟司馬進的孫子。有關東漢的歷史。有關天文和禮樂的記述,附錄於正史的《後漢書》。
《晉紀》——干寶著。干寶是東晉人。用紀傳體所寫的西晉歷史,亦稱《晉記》。
《晉書》——王隱著。由父親王銓一直到兒子的著作。王隱是東晉的著作郎。有關西晉的歷史。與正史『晉書』有所分別。同是著西晉歷史的虞預借了王隱的原稿,隨意地抄襲後,使王隱被免職。王隱從庾亮處得紙筆的提供,而完成此書。但被後世批判。
《晉書》——虞預著。虞預是東晉人。被懷疑有盜取王隱著作的可能性。
《搜神記》——干寶著。怪異小說集。與現在小說不同,以似是而非的方式寫成。記載于吉向孫策降災殺死孫策等事。現有的版本攙雜著後世的記錄。
《曹瞞傳》—— 作者為吳人,佚名。這是曹操生平言行事蹟的記錄,其家世、行蹤、事蹟與諸多權威曹操史料相符,故可信性頗高。有曹操年少逸事、經歷、惡行等各式記錄,跟溢美吹捧之詞過多、神化包裝、文過飾非,充滿魏晉宮廷歌功頌德官樣詞藻的曹操,曹瞞傳裡的曹操更像一個有血有肉、有缺陷有情感,活生生的漢末英傑。而不是被偶像化的政治當權者。曹瞞傳除跟眾多史料相符外,剛怒善嫉、機詐多智形象也跟魏晉當代時人對曹操評價、形象吻合。(官樣頌詞、朝廷宮書除外)並多為重要史籍、官方正史所參考。為一還原曹操形象重要史料(比較起來《三國演義》還過度將曹操英雄化)。
《默記》——張儼著。張儼是吳國人。高度評價諸葛亮的作品。
《零陵先賢傳》——佚名。零陵(今湖南省零陵縣)的人物傳記。記錄了劉巴輕忽張飛的事蹟。內容稍稍地對蜀漢嚴厲。
作者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後移居江南。東晉史學家,為《三國志注》作者。與裴駰、裴子野祖孫三代有史學三裴之稱。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員外郎。裴松之從小喜愛讀書,8歲時已熟知《論語》、《詩經》諸書。後博覽典籍,學識日進。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將軍,時年20歲。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聯合兗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敗,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薦裴松之擔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慮風險過大,遲遲不肯動身。不久,軍閥火併,庾楷死於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場殺身之禍。
義熙初,裴松之先後擔任員外散騎侍郎,吳興故鄣縣縣令等職,後升調回朝廷,改任尚書祠部郎。義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劉裕(即宋武帝)率軍北伐。裴松之時任司州主簿隨軍北行。劉裕十分賞識裴松之,贊他有「廟廊之才」,將他轉任治中從事史。晉軍占洛陽後,劉裕委任裴松之為封國世子洗馬。裴松之成為劉裕集團中的重要成員。
南朝宋代晉以後,裴松之歷任零陵內史、國子博士、冗從僕射等職。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遣使巡行各州。裴松之被派往湘州。自湘州歸來,他將所探詢的吏政民情,歸納為二十四項條款。不久,他被升任為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並賜爵西鄉侯。晚年,裴松之先後出仕永嘉太守、通直散騎常侍、南琅邪太守。元嘉十四年(437年),裴松之65歲,致仕。不久,又拜中散大夫、領國子博士,最後進位太中大夫。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因病去世,終年80歲。
著作
裴松之的著作,除了著名的《三國志注》外,還有《晉紀》。另據《隋書‧經籍志》記載,還有《裴氏家傳》四卷、《集注喪服經傳》一卷、《裴松之集》十三卷。此外,《文苑英華》卷七五四,又講他還寫過《宋元嘉起居注》六十卷。而《三國志注》完成於公元429年,距陳壽去逝已歷13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國演義
一般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為羅貫中。也有一說認為《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和他的老師施耐庵合著,未有明確考證證明。不過,近年亦有對作者提出爭議。一位名叫張志和的民間學者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一部明代插圖孤本黃正甫刊二十卷《三國演義》。張先生發現雖然該版本封面、序言、目錄、君臣附錄是明天啟三年補訂,而正文部分卻是早年留下的舊版本。這也讓原先的「嘉靖本為三國演義最早刻本」之說失去依據。
從《三國演義》本身內容看,也有許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羅貫中。如「關雲長五關斬六將」部分,關羽尋找劉備的路線明顯不符合地理常識,而作為北方太原人的羅貫中不應對鄰省地理如此無知。而蜀國將領黃權在黃正甫版中多次被寫成「王權」,顯示該書作者可能為南方人。
胡適曾在1930年代說過:「《三國演義》不是一個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義家的共同作品。」「《三國演義》的作者、修改者、最後寫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學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三國演義》,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亦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小說以東漢末年為歷史背景,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東吳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為終結。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雖與史實多有出入,仍譽之「中國謀略全書」;努爾哈赤、毛澤東等亦嗜好閱讀《三國演義》。
元人羅貫中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學和經驗,寫成影響巨大的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又名《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實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內容和情節來自諸多傳奇、戲曲、民間說法,即所謂「七實三虛」。但《三國演義》對民間的影響遠高於《三國志》。由於陳壽編著的時間距三國很近,《三國志》被認為是比較真實地記錄了三國歷史的史書。羅貫中編撰的小說《三國演義》便以此書為藍本。但同時應該注意小說演義與正史記述的不同,這使得人們對一些三國人物的印象和評價產生差異。
然而現今最為普及的《三國演義》,卻是刊行於清代的『毛宗崗評本』。他以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嘉靖本(弘治本)」為主,將原本有240回的篇幅減半,改訂為120回,使文章更加簡潔易懂。『毛宗崗評本』雖忠於原著,但對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帝位一事,「嘉靖本」原為嫁給獻帝的曹操之女,協助兄長曹丕篡位的描述,『毛宗崗評本』改寫為曹皇后反對兄長篡奪行徑,極力維護漢獻帝 (見載於范曄「後漢書」。) 。此外『毛宗崗評本』還添加了劉備於夷陵戰敗,疑為戰死的消息傳來之後,原先歸返東吳的孫夫人投水自盡等事,強調對丈夫竭盡貞節的烈女形象。儘管《三國演義》日後在後人筆下有諸多不同呈現,然至今尚未有一部作品得以取代『毛宗崗評本』。
作者
羅貫中(1330年?-1400年?),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說是東原(今山東東平), 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但是,近年來由於在山西省祁縣河灣村發現了羅貫中之家譜,以及個人使用的印章,故基本可以確定其籍貫為太原府祁縣。
一般認為,《水滸傳》也是由他幫助整理修改的。另外一種說法是,《水滸傳》後三十回是他寫的。
關於羅貫中的生平,主要見於明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編》,其他史書不見記載。有關他的許多事蹟多為民間傳說,因而一直以來眾說紛紜。
生平
羅貫中出生於元仁宗年間的山西祁縣。父親是絲綢商人。7歲開始,他在私塾學習。14歲時母親病故,於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但是羅貫中對生意不感興趣,在父親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隨當時的著名學者趙寶豐學習。
至正十六年(1356年),羅貫中辭別趙寶豐,到農民起義軍張士誠處作幕客。第二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進攻。同年,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元朝俘虜,張士誠只好投降。降元後,張士誠貪圖享樂。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元朝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採納。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離開了他,準備返回老家太原。路上他遇到同鄉賈仲明,得知父親已經逝世,繼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陽山他遇到了正在撰寫《水滸傳》的施耐庵。羅貫中非常贊同他寫書勸世的主張,於是拜施耐庵為師。此後,羅貫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邊,幫助抄寫書稿。隨後自己也開始撰寫《三國演義》,並得到了施耐庵的許多指點。另一說:羅貫中也在張士誠處任職,士誠敗歿,奉朱元璋令,遂專心著作出三國演義,喻教於樂,感化風俗人心。
至正二十六年春,羅貫中的老師趙寶豐去世。羅貫中趕往慈溪祭奠。幾個月後,施耐庵為躲避兵亂全家遷往了興化。羅貫中找不到施耐庵,就在河陽山繼續寫《三國演義》。當羅貫中打聽到施耐庵下落,準備投奔過去時,正巧趕上施耐庵因《水滸傳》而被朱元璋抓起來。於是羅貫中趕往金陵,找到了施耐庵的好友劉伯溫幫忙營救。經過一年多後,施耐庵終於出獄。羅貫中雇船送他回興化。但是由於施耐庵途中染病,羅貫中陪伴他在淮安養病。不久施耐庵去世,羅貫中幫忙料理了後事,然後帶著《水滸傳》書稿去福建建陽找人刻印。但是在建陽無人敢承印《水滸傳》。他沒有辦法,只好到杭州暫時住下。在這裡他整理修改了《水滸傳》,也有人說《水滸傳》後三十回就是這時完成的。同時他還改定了自己的《三國演義》,又寫了《三遂平妖傳》二十回,就病逝在杭州。
順帶一提根據『第七才子書』(枇杷記)的序和總論,以及花朝生筆記的記載,毛宗崗,字序始,清初江蘇蘇州府長洲縣人。其父毛綸,字德音,改字聲山,中年後失明,與毛宗崗合作,評定《枇杷記》,評改《三國演義》。毛綸只是口授大意,毛宗崗才是實際執筆者,並且參與很多意見,所以歷來認為主要是毛宗崗所作。毛氏父子所評定的毛宗崗評本《三國演義》,約成書於清康熙初年,現今所傳《三國演義》多為此本。
著作
《三國志通俗演義》。
《水滸傳》,有異議。
《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據《錄鬼簿續編》。
《隋唐兩朝志傳》。
《三遂平妖傳》,有異議。
《殘唐五代史演義傳》,有異議。
《小秦王詞話》,有異議。
《說唐傳》,有異議。
《粉妝樓》,有異議。
起源與版本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流行久遠。隋朝《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觀看曹操譙溪擊蛟的雜戲,唐初,劉知幾的《史通》有「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霍四究「說三分」之事。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朴,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特色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而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思想。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稱:「因為三國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底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為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為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範圍、影響程度,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獨一無二的,這就造成了普通民眾,甚至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也就是小說所描述的歷史時期的概況、事件、人物缺乏正確的常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佔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種現象在近來的電影、文學作品中都有所反應。民間也一直對這類現象有不少爭論。
文化影響
《三國演義》和三國時期故事傳說對東亞文化形成了深遠的影響。最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流傳民間,李商隱有《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據《東京夢華錄》載,北宋已出現「說三分」的專家霍四究。北宋民間說三國故事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傾向,蘇東坡的《東坡志林》說:「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中國古代有關三國的詩詞歌賦就不勝枚舉,以三國故事為內容的評書、戲劇和其他口頭文學作品層出不窮。而且這些作品和《三國演義》的相互借鑒,傳承形成了獨特的類文化群。直到今日的各類三國故事劇集、漫畫、書籍還是經久不衰。《三國演義》及三國故事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至今仍隨處可見,在人們處於競爭環境或奮鬥階段,可能會以三國的場景,人物關係作為考量。其間的褒貶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無論褒貶的結論如何,人們對三國中人文精神的認可已經根深蒂固,難說會有較大改觀。
個別的講,在有些與《三國演義》故事相關的地區或族群中,三國文化的烙印更是明顯,如諸葛姓氏,川陝地區等。中國自古流傳有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指年輕人不該讀《水滸傳》,否則容易會整天想打架,思想上變壞;而老年人不應該讀三國,因為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著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夏志清教授在〈人的文學〉一文引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劉安殺妻餵肉的故事,同情舊時婦女的悲慘命運:
「 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
《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不少成語,如桃園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蜀中無大將、三分天下……等等。一些俚語也與《三國演義》有關,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等。
對日本的影響
中國的《三國演義》在日本戰國時代常被當作是軍事政策的指南,例如:在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效法諸葛亮的空城計,讓武田信玄中計。
對現代的影響
現時不論是東方或西方的機構,有不少都以《三國演義》的故事教訓來做商業政策。例如,香港的馮兩努就出版了一輯十多本的《三國啟示錄》,指導商家如何把《三國演義》的策略運用於商場上,以及日本松下的創辦人松下幸之助也是運用三國演義的內容運用於商場和員工教育訊練上。
衍生作品
自《三國演義》傳了出國外後,日本人非常喜歡這類題材,改編成漫畫或動畫不下數十次,如橫山光輝的作品「橫山光輝三國志」,然而傳入日本後《三國演義》普遍被稱為《三國志演義》,只是有為數不少日本人習慣略稱其為《三國志》,也由於《三國志》(其實是《三國演義》)題材於日本地區頗受歡迎,加上此略稱廣為流傳,也導致有一部分人仍舊以為日本地區所稱的《三國志》為正史。而香港也有以三國改編的(火鳳燎原),香港作者李志清也曾到日本推出(三國志)漫畫,另(龍狼傳)等改編的漫畫也很受歡迎。
市面上以三國作背景的電腦遊戲和電玩遊戲亦多不勝數:
比較著名的有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由90年代至2008年,共出了11集的(三國志)遊戲)、真•三國無雙共出了5集,另外,三國志4至6代及無雙3至5代更出了加強版,另於2007年分別於PlayStation3出第6集三國無雙,及網上(真。三國無雙online)等遊戲,另也曾經推出以故事模式的(三國志英傑傳),(孔明傳)及(曹操傳)等電腦遊戲。而早年除(橫山光輝三國志)曾推出相近三國志系列戰略遊戲外,也有(吞食天地)故事式遊戲分別於任天堂遊戲機及電腦遊戲出現,其中(吞食天地)後來更被台灣買下以中文藍本推出電腦遊戲。
而台灣智冠公司也推出台灣版本的(三國演義)1至3代戰略遊戲,可惜到第3集,因日本當年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系列遊戲無論畫面及遊戲性遠先進於台灣版本,至使第三集三國演義不太受歡迎。但玩開三國遊戲之玩家,都無不深受(三國演義)2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具有古代色彩,全中文繁體為語言界面及可初嘗當君主,招募部下等,有別於當年任天堂遊戲和光榮出品的三國遊戲只有日文和英文版本界面。據說因台灣此遊戲的成功,才引至光榮公司重新將三國志第1至3 集電腦遊戲翻譯成中文版本電腦遊戲,也從此令電腦界無人不識(三國志)這部遊戲,更引起香港和台灣粉絲觀看(三國演義)書本的熱潮!
三國題材經常被日本人製作成成人遊戲,如戀姬無雙、一騎當千系列等。近年中國大陸開始發行《傲世三國》等遊戲、而台灣宇峻開發的《幻想三國志》更推出日文版,另台灣也曾推出(三國志趙雲傳)、《軒轅劍外傳--漢之雲》、《三國戰紀》等,至於以三國為題的網上遊戲,更是多不勝數。另外,由日本萬代改編自本作的模型系列「BB戰士三國傳」,在中港台地區更大受歡迎。
影視方面,中國大陸曾在1991年拍攝過84集的《三國演義》電視劇。該劇的製作規模與演員陣容都非常龐大,在當時可謂第一。相關電影作品也時有上映,如2008年的《三國之見龍卸甲》及《赤壁》。可米製作於2009年在台灣八大電視台與民視、新加坡都會電視台播出推出偶像劇<終極三國>,乃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但加了一些搞笑,愛情的元素。終極三國也把三國鼎立改稱學校。(譬如:東漢書院、江東高校、河東高校、汝南高校、黃巾高校、。。。等)而在星馬兩地更是在2009年9月推出了一個新遊戲名為《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