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孫中山的故事

孫中山的故事

孫中山先生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1866年11月12日)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
八歲時入私塾接受四書五經教育,並於閒暇之餘常聽太平軍老兵講述太平天國故事,心生佩服嚮往。1879年,14歲的孫中山先生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
孫中山先生在當地英國聖公會史泰利主教創辦的用英語授課的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
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
後入籍美國,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得到了美國護照及受美國政府保護。
後進入夏威夷最高學府: 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學院」(Punahou School,相當於中學)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先生有信奉基督教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不久因毀損村中北帝廟神像,為鄉人不容。
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基督教公理會接受洗禮,並就讀於拔萃書室(今日之拔萃男書院)。
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
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並獲當時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
孫中山先生後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在廣州行醫期間,常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廣州人將此四人名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邊加上水字旁,成為「汶」。
革命思想發源地
1883年起,孫中山曾先後在香港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和香港西醫書院讀書。孫中山曾回憶說:「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方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肆業。」而這所英文醫校即香港西醫書院。香港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產生之地。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有問到孫中山於何時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說:「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我於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
我每年回香山二次,兩地相較,情形迥異,香港整齊而安穩,香山反是… … 外人在七八十年間在一荒島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 … 研究結果,知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 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1895年2月21日,孫中山召集志同道同合陳少白、楊齡、鶴尤列等建立香港興中會。
該會所設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外懸「乾亨行」商號招牌做掩護。
香港興中會會員入會時,須高舉右手對天宣誓。其誓詞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鑑察。」從1895年香港興中會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十六年間,孫中山發動的十次武裝起義中,有六次是香港興中會和同盟會香港分會,以香港為基地秘密發動的。香港既是指揮和策劃中心,又是經費籌集與轉匯中心、軍火購製與轉運中心,海內外革命同志的聯絡與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避難場所。
孫中山在皇仁書院的註冊紀錄漫畫:孫中山、陳少白、楊齡、鶴尤列共商反清大計。漫畫:1895年孫中山在香港設立興中會總部。
然而,在清政府的壓迫下,港府在1896年頒發放逐令,不淮孫中山進入香港,為其五年。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6月《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惟李鴻章斷拒。
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夏威夷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
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
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
時楊衢雲、謝纘泰等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
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楊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

革命期間
孫文上海故居1895年2月21日(舊曆正月二十七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鑒察。」利用傳統宗教信仰為誓,興中會選出楊衢雲為會辦(當時稱為「伯理璽天德」,即英語President的音譯),孫為秘書。
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孫中山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雲主持後方支援工作。
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並廣徵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可是因為事先洩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港英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孫於11月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
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

1896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成為國際事件。
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1897年,孫經加拿大,轉往日本。
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後來成為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及平山,孫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並一度接觸梁啟超等保皇派。
1900年庚子拳亂引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孫中山藉機聯繫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眾國政府,李也答應與其會見。
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清廷的陷阱。
而後李赴北京協調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興中會骨幹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後轉往台灣,得日本臺灣總督府 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稱惠州起義)。
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革命時期的孫中山,攝於1900年8月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致公堂,成為致公堂「紅棍」。
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後得舊金山洪門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國。
孫中山之後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士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
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
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
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為中華民國;並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式以達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15,000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
孫中山收款後於3月離開日本。
由於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於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先抵越南河內,繼續策劃革命起義,5月命余丑舉行潮州黃岡起義,歷6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
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歷10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
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
同年7月,孫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
12月,孫中山被越南法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
南下南洋,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新加坡另成立同盟會總部,後搬遷到檳城。
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
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
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分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
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成功擊退,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的革命黨咸起響應,終推翻清朝。
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
至於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
當時孫中山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典華(今翻譯為丹佛),朋友的餐廳打工度日,對革命事並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
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
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
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9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
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
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孫中山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
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4月1日親自去參議院宣布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一職。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
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
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
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

1912年8月24日,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到北京會見,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設中國鐵道。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孫中山自己出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理,設總部於上海。

二次、三次革命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元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
孫中山被通緝,1913年8月2日由上海乘德國船舶潛逃至福州,之後轉往台灣的基隆,隨即再乘日本船舶信濃丸赴日本尋求援助。在日本政府的默許下,孫中山經門司、神戶,最後從橫濱進入東京。
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
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黨員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
部分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取消稱帝,1916年5月1日孫中山回到中國,住上海租界。5月9日發表《討袁宣言》,號召推翻袁世凱。
1917年7月張勛復辟,孫號召護法,廣東省長朱慶瀾邀孫赴粵,程璧光海軍獨立,載孫、唐紹儀、汪兆銘、伍廷芳等人南下廣州。抵達廣州之時,段祺瑞「再造共和」,拒絕恢復被張勳廢止的1913年選出的國會。
孫中山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爲大元帥,誓師北伐。
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舊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
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
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
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11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
1921年4月2日,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改總裁製為總統制,4月7日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又稱作三次革命。
孫中山於5月5日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聯俄容共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演講,台下身著白色西裝的歐洲人為蘇聯代表。
孫中山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後,同蔣中正(中)、何應欽(左)、王柏齡(右)合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蘇聯支持的中國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
孫、越會面後曾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1923年1月16日,陳炯明部被擁護孫中山的滇軍楊希閔部、桂軍劉震寰部、和倒戈粵軍聯合組成的西路討賊軍擊敗,退守東江。
孫中山得以在2月21日回廣州,不再稱呼大總統,而是設立大元帥府,任大元帥。
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
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
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
9月3日江浙戰爭爆發。
9月4日,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北伐討賊軍,以譚延愷為總司令,聯合盧永祥、張作霖、段祺瑞,「共抗直系」,準備進行北伐。
10月10日廣州發生商團事變,10月15日孫中山率師回廣州,擊潰廣州商團武裝。
10月23日,馮玉祥在北京發動北京政變推倒大總統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事,此時健康已急轉直下。

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晚年照(1924年)孫中山1925年1月1日抵北京後即開始病發,住進協和醫院進行治療,1月20日以後,病勢嚴重,不能進飲食,經西醫診斷為肝癌末期,全肝已堅硬如木,癌細胞四處蔓延,無法割治。
2月18日出院,自協和醫院移居鐵獅子衚衕行轅,改以中醫治療,先後經由著名中醫陸仲安、唐堯欽、周樹芬三人共同診視,情況有所好轉。
2月26日,停止服用中藥,繼續用西醫治療。
此期間湯爾和與汪精衛對中西醫治療爆發爭論,湯爾和在《晨報》上發表〈關於孫中山病狀的疑問〉,對中醫治療加以指責。
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60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
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導了孫中山的死訊:
「孫文吐嘔大作。不能進食。脈搏驟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極危險。克禮醫生在左右看護。終夜不離。戴天仇為孫草遺囑。
唯孫尚未簽字...孫文病至十日晚大變。腹脹加增。克禮為之打針放水。今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鐘逝世。當彌留時。戴天仇代草遺囑。
孫科急電粵民黨要人來京。」

同日,胡漢民飭令各地停止宴會:

「十二日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於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並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員纏黑紗一月。」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彌留之際,孫中山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孫中山於民國14年3月12日因肝癌逝世,當時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舉行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鍾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闊丈餘,高四、五尺),當中大書「國父」二字,他的唁電輓幛,均稱「國父」,這是孫中山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

抗日戰爭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本黨總理為國父,以表尊崇。根據中常會的決議,國民政府以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於同年4月1日明令全國自是日起,尊稱總理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

但是各地黨政機關、民眾團體在不同的場合無所適從,不知究竟是稱孫中山先生為總理或是國父?同年5月29日,國民政府又發布明令,規定在政府公家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在國民黨黨內稱國父或總理均可,民間已印就之圖書文字,不必強令改易。自此之後,孫中山即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其「國父」的地位。

金陵汪精衛建立的親日政權也尊崇孫中山,並作出了一系列規定。1941年5月29日,在汪政府的中央政治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的,由陳公博提出的「手創中華民國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應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議案,即屬一例,同時規定有關「公牘、教科書籍、報紙、刊物及一切文字稱述總理或孫先生時,均應改稱國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未以官方名義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的國父為孫中山或其他任何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中國共產黨在正式的場合或文書上提及孫中山時,通常使用的稱號是「革命的先行者」,從未稱孫中山為國父。
不過,中國共產黨無論在建政前或後,都尊稱孫氏是「中共的老師」和「革命的旗幟」[,民間則有人沿襲民國時代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的這一做法。
另外孫中山先生之夫人宋慶齡女士,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享有較中華民國時期更崇高的地位,有時也被人進而尊稱為「國母」。

中共的[20024]號文件2002年11月修訂的《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中,規定「對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不直接稱謂,可稱台北中山紀念館。」
另外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教育部也曾在2007年建議修改不適當用詞,如「國父孫中山」應該為「孫中山先生」。
有些人認為是民進黨政府進行去中國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