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大便出血,可大可小
大便時出血,多數人只會聯想到生痔瘡。50多歲的陳先生亦不例外,他不時便血兼帶有血塊,以為只是痔瘡問題,沒有理會。直至便血持續1個月,大便帶有黏液,才急急求診,最終驗出大腸有瘜肉,須即時切除瘜肉,防止變成,錯過治療時機。
不少人認為便血由痔瘡引起,惟腸癌患者同樣有大便出血征狀。一般而言,要是由前者所致的,血的顏色會呈鮮紅色;若由後者引致的,血的顏色會較暗紅。但以上情況會因應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腸癌是香港人的第二號癌症殺手,2009年的新症有4,335宗,占香港所有新癌症數字的16.7巴仙,僅比首位的肺癌略少30宗。
目前醫學界仍未完全破解癌症的成因,但有研究認為,腸癌與攝取過多動物脂肪有關。隨著香港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漸趨西化,多吃肉但又少運動,導致腸道細胞出現異變的機會上升,增加患腸癌的風險。要分辨出大便出血的主要成因,便應定期進行大腸癌普查,其中以大腸內視鏡檢查的準確度、安全性和效益最高。另外50歲以上人士即使沒有病徵,亦建議定期作大腸鏡檢查,以減低患腸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