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台灣第一條鐵路

台灣第一條鐵路

光緒十三年(1887A.D.)四月,台灣巡撫劉銘傳秉持「興造鐵路為網紐、撫之以電線郵政」的新政方針,奉准興建台灣鐵路,便在台北設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聘請英德兩國工程師,著手修建鐵路。光緒十七年(1891A.D.)十月,長28.6公里的台北─基隆路段完工通車,成為台灣第一條鐵路。台北以南的路段繼續開建,但不久後劉銘傳去職,接任的邵友濂以籌款困難等原因奏請停止施工。因此清領時期的鐵路興築只到新竹為止。清領時期的基隆─台北路段,從基隆開始,沿途經過八堵、水返腳(今汐止)、南港、錫口(今松山)抵達台北。由於當時民智未開,民眾害怕它的興建會破壞風水,因此以「妖馬」、「火輪車」稱之。該路段最艱鉅的工程是在基隆、八堵間的獅球嶺隧道,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火車山洞。為了因應當地多變的地質,整個隧道用磚、石塊、自然鑿成三種不同的方法鑿壁,同時因為兩端開挖時測量有所誤差,形成特殊的「洞內洞」景觀。這段雖稱是台灣第一條鐵路,但路線標準極低,常發生脫軌的情形,因此在日治時期,日人將之部分改線、部分廢棄,流傳至今舊跡大多已改變,只剩在1985年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的獅球嶺隧道,提供後人憑弔。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