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上榜後荒廢 延學測非唯一解藥

上榜後荒廢 延學測非唯一解藥

大學甄選每年4、5月放榜,錄取者有長達約半年的「垃圾時間」。大考中心研擬將學測和甄選延後,爭取高中完整學習,這樣的作法影響廣泛,且不是唯一解藥。

教育部委託大考中心研究「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研究方案」,今年5月初步提出3個方案;預計在今年6月進行問卷調查,10月舉辦研討會,12月底公布最終結果。

草案的一個重點,是針對減少高三下學期的「垃圾時間」。其中一項規劃將學測延到5月,如此一來就能讓高中教學更完整,學測的範圍也能從4學期延伸到6學期。

延後升學期程的建議影響廣泛,5月底大考中心舉辦的公聽會上,各界代表對該議題熱列討論;許多與會者都認為每年4、5月,班上半數學生甄選錄取,從此無心上課,嚴重影響另一半學生的學習心情;且高三下學期應學習到的知識,往往遭到忽略。

然而,也有人持相反立場。北市建國高中徐姓學生認為,問題不在考試時間和範圍,而是到高三,學生必須一邊學習、一邊準備大考,負擔太重,應先改革課綱、妥善調整學習進度。

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在一場記者會上,被問及相關議題時指出,17、18歲正處於人生的黃金學習階段,不能因甄選錄取就荒廢掉;但對於學測是否要延後,他持保留態度。

蔣偉寧說,「18歲也不一定非得拿來準備考試」,高中可以和大學合作,安排一些「先修」課程;以他之前任教的中央大學為例,便為甄選錄取生開微積分課,早一步奠定基礎。

除了正式課程,許多大學也有開放的線上課程,學生可以利用時間先學習。蔣偉寧也鼓勵高中職教師帶學生做專題,完成一項科學實驗、畢業製作、小論文等,藉此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

台灣青年學子很可憐,國中階段開始大考、小考不斷,生活被升學綁架;好不容易在高三下學期有一段空閒機會,可以掙脫制式學習的束縛,多看幾本書、嘗試幾種興趣、趁著年富力強訓練體能、完成幾段挑戰,那怕是純粹休息,也未嘗不是為接下來的大學學習,預存精力。

關鍵在於台灣教育,是否能在國中、高中階段,培養出主動學習的能力,這便是十二年國教的關鍵。只要改革妥當,「大人們」大可不必忙著安排活動,年輕人躍動的心靈,自然不會浪費寶貴時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