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古今歷史概要備觀-遠古篇

古今歷史概要備觀-遠古篇

遠古時代
(約距今300萬年─公元前21世紀)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對天、地的出現及人類的產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在中國,有關盤古開天闢地和女媧造人一類的傳說流傳久遠。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近代考古學、古人類學和地質學的發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奧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目前,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發現的人類化石,距今已有300餘萬年,因而非洲被認為是人類的起源地。在中國,重慶市巫山縣發現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萬年。此外,還發現了許多古人類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等,數量很多、分佈地域也很廣。因此,中國的考古學家提出:東亞地區也是人類起源地。

人類的出現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它是古猿演變而來的。最近幾十年間的考古發現和古人類學研究的成果證明,古猿與早期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使「從猿到人」的學說,獲得越來越多的證據。

人類的出現與勞動有關。人類最初製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製石器。考古學家為與後來出現的磨製石器相區別,將製作和使用打製石器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後者(即製作和使用磨製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為了研究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的發展與進步,考古學家還將它們分為早中晚三期。舊石器時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與古人類學家依據古人類的體質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這三個階段大體是一致的。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打製石器以粗厚笨重、器類簡單、一器多用為其特點;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石器趨於小型化和多樣化,器類增多,還發明了弓箭、投矛器等複合工具和鑽孔技術,出現了少量磨製石器。在舊石器時代,人們以採集果實和漁獵為生。他們不會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棲身,過著群居的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們已學會用火。先是採野火,後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擊火石取火、鑽木取火等等。火的使用對人類的進化有很大的意義。它可用於照明、驅除野獸、驅趕寒冷,還改變了人們生食的習慣。由於熟食能縮短消化過程,使更多的養料被人體吸收,並使血液中的化學成分有所改變,促使人的體力增加、腦髓發達。如30萬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腦容量為1059毫升,一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的腦容量為1200─1500毫升,已達到現代人的腦容量變化範圍,身高也與現代華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遍佈全國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說明古今人類在這塊大地上的活動範圍,已相當寬廣。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興盛與衰微,輝煌與悲愴,和風麗日與腥風血雨,多少事如煙而逝,多少事流傳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浮沉史海……這一切匯成了浩瀚的歷史長河,鑄成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