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鴻儒的司馬遷
司馬遷,漢時夏陽縣龍門山人
曾經研讀古文尚書、春秋,多年後遊遍山川大地
對於以後創作<史記>奠定深厚基礎
當他擔任史官, 仕途正得意時;發生了一件影響他
一生的大事----李陵事件
當時北方匈奴前線傳出消息
李陵在匈奴訓練軍隊
漢武帝不分青紅皂白下將李陵全家處死
就在滿朝文武百官都認為李陵該死時
司馬遷卻上書,表示異議
漢武帝在盛怒之下
將他送交廷尉,最後問了死刑
漢朝的法律規定:
死刑犯可以以選擇用金錢或閹割的
方式減免死刑
當李陵事件發生時,他的親朋好友都不願意出面幫忙
最後,他只有選擇了後者,接受腐(宮)刑
司馬遷並不是沒有想過:
要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他心想:
如果這樣做的話
那就等同於九牛之一毛和地上的螻蟻
而且人在往生後帶給周遭人、事的影響
是像泰山一樣的巨大???!!!
還是像鴻毛那樣的渺小???!!!
在歷史上
周文王被紂王關入天牢時,創作出易經
孔子政治理想不能施展時,創作出春秋
左丘明眼睛全盲後,口述創作出左氏春秋
屈原被楚靈王流放後,創作出離騷
他又想起父親司馬談曾說
:[司馬家從周朝到現在都擔任史官的工作;
你要把這份傳統延續下去]
在這樣的氛圍下;司馬遷忍辱偷生的創作出偉大的
歷史巨著---
<史記>
司馬遷創作史記時,想起了漢武帝如此的對待他
於是就把這股怨氣投射在漢高祖劉邦身上
1.劉邦在泗水擔任亭長時.有一天,呂公宴請賓客
他規定
出2千的坐第一排
出1千8 的坐第二排
出1千2的坐第三排
劉邦一進門,就高呼:[我出一萬]
2.劉邦有個習慣.見到儒生,如果談話的內容不合他的意
他就會當場把對方的帽子脫下,當作馬桶
3.劉邦當上皇帝後,回到故鄉.宴請地方上的父老,
也賞賜了有功的人
回到家中,對著父親說:[你以前認為我比不上會種田
的哥哥,現在我可是皇帝喔!!!!!]
劉向揚雄曾說:
[<史記>
辯而不華
質而不俚
其文直
其事賅
不虛美
不隱惡
故為之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