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脾胃病證治心得

脾胃病證治心得

脾胃病證治心得
目前市場上現有治療胃病的西藥、中成藥多達幾十種,但用於臨床,有的效佳,有的效差,有的無效,甚
者加重病情,其原因在於不能因證、因人用之,而中醫辨證施治正好彌補這點。筆者臨床治療脾胃病是以中醫
辨證論治為主,結合西醫辨病論治。

一、臨床證治

1.脾胃虛寒型:其證候為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減,或泛吐清水或酸水,或納呆少食,或大
便溏薄,或神疲乏力,甚者夜半痛作或手足不溫,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舌、腮齒印陽性,脈虛弱或遲緩。治
宜溫中健脾,方以黃芪建中湯加減。寒重加良附丸、吳茱萸等;泛酸加烏賊骨、煆瓦楞子、紅蔻等;痛重加白
芷、蓽撥或細辛等;夜半痛作,加重炒白芍用量,再加防風、生麥芽等,以疏肝柔肝收效甚佳。

  該證型除上述加減治療外,還應注意2點:一是酌加少量清熱解毒藥,以達抗菌消炎之目的,如蒲公英、
炒雙花、炒黃連等,經炒者去其寒性,以防傷損脾陽。二是絕大多數的十二指腸潰瘍屬於該證型,應酌加漢三
七、白芨、醋靈脂、蒲黃等活血止血、消腫生肌藥,以促使潰瘍面癒合,並防止出血。

2.肝氣犯胃型:其證侯為胃脘脹悶、攻撐作痛,脘痛連脅,噯氣頻作,每因情志因素痛作或加重,或伴大便不
暢,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沈弦或弦滑。治宜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方以柴胡疏肝散或逍遙丸或旋複代赭湯加減
。泛酸者加左金丸、煆牡蠣以泄肝止酸;情志抑鬱者加百合烏藥湯、合歡皮、佛手、香櫞、綠萼梅之類;疼痛
者加金鈴子散等。該型治療除疏肝理氣外,還應注意2點:
一是扶脾和胃,即“見肝之病,當先實脾”;
二是養肝柔肝,肝陰得養,肝體得柔,肝陽得平,肝木不克脾土。肝脾得調,肝胃得和,則病癒。

3.肝胃鬱熱型:其證為胃脘灼痛,痛勢急迫,泛酸嘈雜,口苦、口幹或口酸,或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或
弦數。治宜疏肝泄熱,和胃止痛。方以化肝煎合清胃散加減。主藥以炒梔子、牡丹皮、川黃連、黃芩、連翹等
清肝泄熱為主,佐以疏肝理氣之品,如青皮、佛手、白芍等。燒心、泛酸嘈雜者加少量吳茱萸與黃連伍用,成
左金丸意,以清肝散鬱,泄肝止酸,或再加煆牡蠣、敗醬萆等制酸藥。該型用藥應注意3點:

一是疏肝理氣之品“忌剛用柔”,防香燥傷陰,多選佛手、篳撥、綠萼梅之類;
二是用苦寒之品不可過量、大劑,以防苦寒敗胃和傷及脾陽;
三是絕大多數的胃潰瘍屬於該種證型,用柴桂湯加減,並加用化瘀止血、消腫生肌藥,以促使潰瘍癒合。

4.寒邪客胃型:其證為胃痛暴作,痛劇,或呈絞痛,惡寒喜暖拒按,或嘔吐,得
溫則減,遇寒則痛重,口和不渴,喜熱飲,苔薄白,脈弦緊。該型患者多由受寒或飲冷食涼過之所致。治宜散
寒溫中,行氣止痛。方以良附丸加吳茱萸、炮乾薑、川椒、畢撥、細辛、廣木香、砂仁等。若兼脾虛中陽不振
者,可用大建中湯為主方,再酌加補骨脂、吳茱萸、肉蔻、烏藥等,溫中補虛,散寒風,行氣止痛;兼嘔吐者
加姜半夏、生薑、公丁香、砂仁等。

5.飲食停滯型:其證為胃脘脹痛、脹滿,噯腐食臭,或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氣後減輕,或
大便不爽,舌苔厚膩,脈滑。該型多由飲食過量或兼食中生氣所致。治宜消食導滯。方以保和丸加減。若暴食
不久,撐脹重,伴噁心欲吐者,可因勢利導,先用催吐法,吐後可立即緩解症狀,然後根據病情可再服保和丸
或保和丸加味方;若食後較久,脘腹氣脹甚者,可加枳實、厚朴、木香、檳榔、炒菜菔子、雞內金、砂仁等行
氣消滯;若脘痛、腹脹便秘者,可用小承氣湯加味;食肉過量所致者,重用炒山楂;食麵食過量所致者,重用
炒麥芽;食穀類食物過量者,重用陳曲、穀芽;過食兼生氣者,再加疏肝行氣藥。

6.瘀血停滯型:其證為胃脘痛,痛有定處而拒按,或呈針刺樣痛,或夜間痛重,或食後痛甚,或見吐血便黑,
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脈澀。該型多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發作期或胃癌。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以
失笑敦合丹參飲加減,可加酒大黃、酒白芍、炙甘草,以逐瘀通腑,緩急和中。若有出血見症,可加漢三七、
白芨、烏賊骨或雲南白藥等。若見嘔血、便血,面色萎黃,四肢不溫,舌淡,脈弱無力者,為脾胃虛寒,脾不
統血,可用黃土湯加減,以溫脾攝血。若出血兼見腎陰虛證侯,為陰虛血熱,可用養胃湯加減,以滋陰涼血止
血。

  總之,該型瘀血內阻或兼出血,多為某些胃病的一種病理類型,或中醫原發證型的繼發證。其治療方藥除
活血化瘀(或兼止血)外,還應參照西醫的辨病和中醫的原發證型進行綜合性治療。

7.胃陰虧虛型:其證為胃痛隱隱,口燥咽乾,或大便乾結,或饑而不軟食,舌紅少津,無苔,呈鏡面舌,或似
腎色,脈細數。治宣養陰益胃。方以一貫煎合益胃湯、沙參麥冬湯、芍藥甘草湯加減。若兼胃脘灼痛、嘈雜者
,可配左金丸和生百合、金石斛。該型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行氣止痛“忌剛宣柔”,以免香燥傷陰,可選用綠萼梅、香櫞、佛手之類;川楝子一藥,亦應慎用,近有
報導,此藥對胃粘膜有刺激性,易造成胃粘膜損傷,即使應用,以小量為宜。
(2)在滋陰生津的基礎上,要加酸甘化陰藥,如白芍、烏梅配伍甘草等,即能和營緩急止痛又能酸甘化陰。
(3)養胃陰勿忘滋腎陰養肝。胃陰亦根于腎陰,補腎以資化源;養肝柔肝則肝不犯胃,其藥如生地、枸杞子、
女貞子、當歸、白芍便是。

8.寒熱互結型:其證侯為胃脘痞滿或痞硬,乾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舌苔黃白相兼,脈弦或弦數。治宜辛開
苦降,和胃消痞。方選半夏瀉心湯加減。寒重者加重乾幹薑用量,或再加吳茱萸;熱重者加重芩、連用量;脾
胃虛弱者加重黨參、炙甘草用量,或再加黃耆;噁心者加重半夏(宜用姜半夏)用量,再加生薑,或加薑竹茹,
或加砂仁;苔膩、口粘、濕重者,可加佩蘭、川朴、白蔻等芳香化濕藥;氣滯重者,可加枳殼、厚朴、木香、
蘇梗、炒萊菔子等;外感風寒引發者,可加紫蘇葉、防風等;外感暑濕引發者,可加藿香、佩蘭等。對胃熱腸
寒或胃寒腸熱所致的消化不良、吸收功能障礙者,亦可應用。對於半夏瀉心湯證,《傷寒論》中強調“但滿不
痛”一症,筆者經臨床實踐認為,痛與不痛,不能作為半夏瀉心湯應用與否的指征,只要符合寒熱互結、虛實
夾雜的痞證,或胃、腸功能失調的胃腸病均可應用。但必須注意的是:應辨其寒熱、虛實的偏性,而調整乾薑
與芩、連用量之輕重,以及參、草的用量輕重,或去,或留,或是否再加行氣消脹藥,應根據辨證恰當調整,
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

9.痰飲內阻型:其證侯為胃脘食後脹滿或脹痛,口淡不渴,或口乾不欲飲,或翻身時胃內有震水聲,或X胃鋇
餐透視見胃內中、大量瀦留液,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滑,舌、腮齒印陽性,脈沈滑或沈弱。治宜溫化痰飲,
燥濕(或化濕)醒脾和胃。方選芩桂術甘湯合平胃散加減。若見脾胃虛弱者,宜加健脾行氣藥,以提高胃動力,
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該型的病機為脾陽不振,運化失職。本型可單獨出現,但較多地合併在中氣下陷證、脾
胃虛寒證或糖尿病胃輕癱病中(為繼證)。其治療除溫化痰飲外,還應治療原發證或原發病,以標本兼治。

10.膽逆胃逆型:其證候為胃脘痞滿不適,燒心,或隱痛,或嘈雜,噯氣,噁心,嘔吐苦水,舌苔白膩或黃膩
,脈沈弦。其胃痛在進食及服抗酸藥後不能緩解為其特點,在中國醫學中屬於“嘔膽”、“胃脘痛”範疇。如
《靈樞·四時氣篇》曰:“善嘔,嘔有苦……邪在膽,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膽附於肝,
肝膽互為表裏,《脈經》雲:“膽汁系肝之余氣泄於膽,聚而成精。”其借肝之疏泄功能,胃氣下降之力,下
輸於腸,以助消化。因而膽汁正常排泄,必借肝之疏泄功能及脾胃之氣的升降,一旦肝氣鬱結,疏泄失常,或
脾氣虛弱,胃失和降,勢必致膽汁上逆於胃造成膽汁反流性胃炎。治宜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方以小柴胡湯合
逍遙散、旋複代赭湯加減。在臨證時應注意2點:

一應辨胃之寒熱,以斟酌寒熱藥物的配伍;
二辨其肝鬱膽熱與脾胃升降功能失調的主次,以決定用藥之主次。

11.脾虛胃逆肝鬱型:其證候為胸骨後痛,或燒灼感、灼痛,或飲熱食水時燙傷,常伴泛酸、噯氣,或劍突下
灼熱,胃脘急痛脹悶,或食後彎腰和食後平臥位後加重,重者進食時胸骨後噎塞不利或疼痛,舌質淡紅或紅,
苔薄白或薄黃,脈沈弦或微弦數。本證型多見於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綜合症及食管裂孔疝等。治宜健脾疏肝
,清胃制酸,和胃降逆。方以逍遙散合旋複代赭湯、小陷胸湯加減。在上方加減的基礎上再加炒枳殼(或炒枳實
)、漏蘆、冬淩草等,一是調節賁門括約肌功能,制止胃液反流;二是抗菌消炎,促使炎症修復,並有預防食管
粘膜癌變的作用。肝胃鬱熱者加梔子、丹皮等;吞咽噎塞不利或胸骨後疼痛重者加活血散瘀藥,如赤芍、郁金
、漢三七、醋元胡等;泛酸、燒心者加煆楞子、煆牡蠣、左金丸等;如胃熱便秘、胸膈煩熱者可用涼膈散合小
陷胸湯加減;若見有寒熱互結證,亦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

12.中氣下陷證:其證侯為脘腹墜脹,痞悶,臍腹墜痛,或倦怠氣短,或頭暈眼花,或食後飽脹,或空腹隱痛、
懸空感,或納呆少食等,舌苔薄白或白滑,脈沈弱,或沈細滑。該證型多見於胃下垂和胃粘膜脫垂症。治宣補
中益氣,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行氣藥重用枳殼,氣滯明顯者再加廣木香、香附、砂仁等;氣逆者
加姜半夏、公丁香等;氣陷清陽不升致頭暈、眼花者加葛根、桔梗等;伴痰飲內阻者(胃鋇餐透視見大量瀦留
液)可合苓桂朮甘湯加減,溫化痰飲,燥濕醒脾和胃。關於應用補中益氣湯的幾點認識:

(1)升陽藥柴胡、升麻,必須與益氣健脾藥黃芪、黨參、白朮伍用時才能起到升陽舉陷的作用。
(2)益氣藥與養血活血藥的伍用,一方面根據“血為氣之母”,氣血互生,補血能生氣;另一方面養血活血藥能
改善胃壁的微循環,提高胃壁營養的供給,促使胃功能恢復。
(3)健脾益氣藥與理氣藥的應用,一方面防止大補滯氣,另一方面則理氣藥在補氣健脾藥的基礎上可提高胃動力
,以促進馳緩無力的胃功能恢復。另外,在治療胃下垂時還應重視調節脾胃升降樞紐,溫其中焦,升其清陽,
泄其濁陰,以順應脾胃的升降功能。臨床實踐證明,單純的補氣升提療效並不理想,而重視脾胃的升降調節,
則每獲佳效。

二、體會

1.脾胃同治。脾胃稟承於土性,但其職不同,胃主納且降濁,脾主化而升清;其性亦異,脾喜燥而惡濕,胃喜
潤而惡燥。二者納化相合,升降相因,燥潤相濟,共主化育。脾以升為健,胃以和降為順。在臨證中應注意靈
活運用升脾降胃、化濕醒脾、滋陰養胃、健脾和胃等法。

2.肝(膽)脾(胃)同調。脾胃與肝膽同居中洲,肝主疏泄,主司—身氣機的升降出入,脾主運化,胃主和降,脾
胃為人體氣機之樞紐。肝脾主升,膽胃主降,共同發揮著疏理氣機升降,協調氣機運化的生理功能。脾升則肝
腎亦升,胃降則膽、心、肺亦降。故古人認為“治脾胃之法莫精於升降”。脾胃病與肝膽病,二者在氣機升降
異常的病理變化上是相互影響的。如肝鬱氣滯,則肝木乘脾犯胃,造成肝脾不調或肝胃不和;肝失疏泄,膽氣
上逆,則造成膽胃失和(即膽汁反流性胃炎)。反之,脾胃升降失調,亦致肝膽疏泄不利、肝鬱膽逆。

3.脾胃與腎同治。因腎主真陰真陽,脾陽虛時,在溫補脾陽的基礎上,亦應加入補腎陽藥,如補骨脂等,因脾
陽根于腎陽;胃陰亦源於腎陰,胃陰虧虛對,在滋養胃陰的基礎上,亦應加入滋補腎陰藥,如枸杞子、女貞子
、生地等。另外在滋陰養腎的同時,還應養肝柔肝,肝體得養,則肝不犯胃。

4.靈活應用辛開苦降、寒熱平調法。臨床實踐證明,該法的應用,並非完全局限於寒熱互結證型。對於胃熱腸
寒或胃寒腸熱的慢性功能失調類疾病,應用該法同樣起到辛開苦降、寒熱平調的作用。在治療脾胃病中,是否
善用該法,取決於醫生的醫療水平。

5.酌情選用清熱燥濕和清熱解毒類藥物。臨床實踐證明,該類藥物的使用並不局限於單純的胃熱旺或肝胃鬱熱
證,只不過是胃熱證型,以清熱燥濕和清熱解毒藥為主而已,且用量偏重、藥味偏多。對於其他證型(除單純胃
寒證外),亦應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選用,以達抗菌消炎、消腫止痛之目的。臨證一般經驗是,胃熱證、肝胃鬱熱
證、膽逆犯胃證多選用川黃連、黃芩、梔子、丹皮之類清熱燥濕或清熱涼血藥;對於其他證型多選用蒲公英、
雙花、連翹之類清熱解毒藥;對於脾胃虛寒證,可選用蒲公英,其養胃而不傷脾陽,或用炒雙花、炒黃連,以
炒制去其寒性。總之,該類藥物除單純的胃寒證外,其他證型均可酌情加入適量。

6.酌情選用活血化瘀類藥物。臨床實踐證明.該類藥物的使用,亦不局限於胃痛的血瘀證型,只不過是該證型
應用活血化瘀藥為主罷了。其他證型,尤其是各證型的慢性病程中,均應適當加入部分活血散瘀藥,以活血化
瘀、消腫止痛,改善胃腸微循環,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促使胃腸粘膜炎症和潰瘍的修復。一般的經驗是血瘀
證型多選用醋靈脂、生蒲黃、丹參、乳香、沒藥等;消化性潰瘍多選用漢三七、丹參、當歸、炒白芍、血竭等
活血和血、化瘀止血、消腫生肌類,以促進潰瘍癒合,並防止潰瘍出血。對於胃熱證、肝胃鬱熱證應選用丹皮
、赤芍、丹參等涼血、活血、散瘀類;對於其他證型,可酌情選用當歸、白芍、漢三七、丹參等,以活血和血
、消腫生肌,促使粘膜病變的修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