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管理者,培養你高效做事的好習慣

管理者,培養你高效做事的好習慣

有一位小和尚出家來到一座寺院,主持安排小和尚到鐘樓撞鐘,要求他每天必須在早上和黃昏各撞一次鐘。開始時,小和尚撞鐘還比較認真。但半年之后,小和尚覺得撞鐘的工作太單調,很無聊。于是,他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

一天,寺院的主持忽然宣布要將他調到后院劈柴挑水,不用他再撞鐘了。小和尚覺得奇怪,就問主持:“難道我撞的鐘不準時、不響亮?”主持告訴他:“你的鐘撞得很響,但鐘聲空泛、疲軟,沒有感召力。因為你心中沒有理解撞鐘的意義,也沒有真正的用心去做。鐘聲不僅僅是寺里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喚醒沈迷眾生。因此,鐘聲不僅要宏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沈、悠遠。一個人心中無鐘,即是無佛;如果不虔誠,怎能擔當撞鐘之職?”小和尚似懂非懂的去后院劈柴挑水去了。

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故事,述者都會將一個人該如何用心做事理論一番,其實,我感覺犯錯誤的不是小和尚,而是主持。

主持只交待了任務並沒有講清完成任務的標準,如果小和尚擔任撞鐘任務時,主持就交待了撞鐘的標準和重要性,小和尚不一定會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錯誤。聯想到當今企業的管理者,我們在交待任務時,是不是也將標準給執行者說清楚了呢?標準是執行者的行為指南和考核依據,無標準或標準模糊,一是無法保證工作質量;二是努力的方向不明,造成資源浪費;三是形成執行者不良習慣。這也提示我們,制定與明確工作標準要做到量化,可度量,易考核,可操作。

主持犯的第二個錯誤是沒有教會小和尚方法。退一步講,就是主持自己不親自教授,也應安排一個熟練的人去教給小和尚如何做。方法就是流程,流程是經過檢驗的做事的一系列高效率的程序,是解決怎麽做的問題。這是管理者提升執行力的基本方法之一。

主持犯的第三個錯誤是沒有督導。主持安排了工作就大事化了了,寺院的鐘聲每日兩次,響徹四方,主持是能聽的到的,但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他競然沒有去現場督導一下小和尚,且不說小和尚白費了一年時間做無用功,就是“喚醒沈迷眾生”的作用也沒有起到,作為主持豈不是“罪過”。督導是管理活動中促使目標達成的重要方法,安排了任務不但要教會方法和流程,還要經常進行督導,以控制任務完成的質量,減少浪費。

主持犯的第四個錯誤是沒有驗收和激勵。近一年的時間主持沒有去指導小和尚,他的驗收只是聽其聲而沒有去察其人,對小和尚而言,公平嗎?當然是否定的。說到主持的激勵就更不敢茍同了,他炒了小和尚的“魷魚”,這是寺院也可能不算什麽,但如果是公司,一年中競沒有培養出一個撞鐘的人,造成的損失是可想而知的。更重要的損失是管理者不會激勵。

一則小故事,或許只是說明事理的作料,但當今的管理者,有沒有象這個寺院的主持一樣的人呢?怕是大有人在吧。

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發明的PDCA循環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它雖然是質量管理的方法,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獲得了良好的成效。P、D、C、A四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P(Plan)——計劃。是指任務、方針、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劃的制定;

D(DO)——執行。執行就是具體運作,實現工作計劃任務;

C(Check)——檢查。實時檢查執行計劃的情況,分析查找問題,督導進行改善;

A(Action)——處理。對檢查出來的問題或結果進行處理,肯定經驗成就,或形成標準化工作流程;

總結教訓,制定克服措施,以免重犯;總結經驗后再進入到下一個PDCA循環。

管理者做事應形成:

確定目標(任務)-制定(公布)標準-優化(教授)流程-適時督導檢查-驗收考核激勵的工作習慣,不要忽視每一個環節,這樣不但自己養成了做事的良好習慣,執行者也會養成這樣的習慣,我們的工作就會更加高效。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