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經理人的職業困惑
多人由于年輕時走了彎路,到了30歲一事無成,這樣的例子大有人在。但同樣也有一些人,整個職業生涯都發展得很優秀,到了30歲已經成為職場的精英階層。
30歲左右的經理人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往往有很多致命的問題。在30歲之前,他們的職業生涯表現很優秀,但從30歲到40歲這一段,很多人都在做職業的布朗運動,無規則的跳來跳去。
為什麽很有才華的精英人士會走這樣一條路徑?給他們總結六大職業瓶頸。
第一個瓶頸就是心態不穩,忽左忽右,忽上忽下。
第一個沖鋒陷陣、革故鼎新、力挽狂瀾的那一位,其實溝通不到20分鐘,他就立即變得非常謹慎、謙虛,開始拿小本記我說的入職后的六大準則。一會是非常傲慢和自信,一會卻變得非常謙虛和謹慎,這種不穩定的心態其實與這個年齡段有關系。
到了單位以后,這種不穩的心態表現在,要麽過了頭盛氣淩人,要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結果是事情都做不好,盛氣淩人做不好,小心翼翼也做不好。
第二個瓶頸,僅聰明做事,並以此自居。
他們做事上非常聰明、絕對夠聰明,但是做人上不夠精明,做領導他還缺乏智慧。所以在這個年齡段就自以為做事是一切了,並以此自居,討厭那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好多30歲的企業經理人都這麽認為。
30歲左右的年齡段心態是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等他與人斗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麽辦了,于是痛苦無比。而且他們認為不應該跟人斗,與天斗地斗把事干好就行。
30歲左右的人為什麽會是這個樣子?因為心智還僅僅停留在做事層面,這世界上做事只是高端職場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層面,還有更高的層面他沒有錘煉。
因為他年輕,即使有意的學,也學不會,這個年齡段他有意的學更高層面的事,他會學得滑頭了,那更不行了。他必須經過這一段做事的錘煉,再到更高一段精明的做人,才能智慧的去做領導。但30歲的職業經理人還沒有錘煉到這一步,他還停留在最低的做事層面上,但是他認為這世上做事就夠了,別的都不對。
一個200多萬年薪的經理人,級別做到大總裁的位置,世界級知名公司里唯一一位非法國籍的委員。但是在委員位置上干了半年就下來了,后來我們倆見面一聊我就知道他肯定僅僅停留在做事的層面上。我給他講,你就是一個最低層面做事的高端職員,你很精明,你是高端層面里最低層面做事的人,你就是工程師!為什麽讓你做委員這樣一個職位你就難受?因為你不具備這種做人的能力。
后來他到大民營集團做一個總監層面職位,做到管理層就不知道怎麽做了。主要原因是因為你層面太低,你就是工程師,你就是僅僅在做事的層面,你總看著管理層的人是在混飯吃,你看不懂的原因是組成你的要素不同。你的組成要素,就像塊木材一樣,你的耐高溫可能五、六百度。
但管理層的人就像塊鋼鐵,他是更多更復雜的要素組成,他耐高溫要兩、三千度。你可能感覺拉老板、領導都是糊塗蛋,其實他能耐到兩、三萬度的高溫。
他總覺得別人不行,並以此自居。如果他沒有意識到做人的因素,他永遠只是是高端職場里的最低層面。
第三個瓶頸,以歷史英雄為偶像,並進行模仿。
首先是教育的原因。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學校的教育、父母的教育,都是劉胡蘭式的英雄典范教育。他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英雄不是建設的英雄,而是革命英雄,但今天的社會已經是建設時代,構建和諧社會。
其次是他們為什麽模仿這些英雄?起因總是這些英雄和自己某些特殊身份相同。舉個例子,出身條件特別差的,家上不起學的,他就以林肯為英雄,因為林肯當了總統。以拿破侖為英雄,可能是自己個子不高,他們總是找那些和自己特征或者缺陷相似的某些英雄人物模仿,學習。
同時,他們往往把英雄精神層面的東西帶進職場,把特定條件下的英雄形象拿到市場條件下進行現實操作,英雄人物怎麽做他就怎麽做。所以大家會覺得這些人非常的迂腐,雖然他們只有30歲。
第四個瓶頸就是受制于成長的背景,拒絕改變。
一個很有名大學的書記,他是上完大學讀研究生並一直勤奮努力工作,直到當上大學黨委書記。他說自己的孩子特別叛逆,就是不學我父母的專業,覺得這種成功是父母的關顧下成功的,特別沒有價值。他的孩子非要從第一層做起,自己獨立奮斗,創出一條成功之路,重新打造自己的職業生涯道路。
原因就在于父母給孩子灌輸了一種“人要自尊、要獨立,獨立自主”的思想,其實正確的方法是你要告訴他人既要獨立自主,更要借外圍資源。你沒告訴他,現在他要自主,你要讓他按父母的思路走,這就等于你自己否定自己的教育。
大多數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超越出自己的背景。如果能超越出去,要麽往好的方向轉化,要麽往壞的方向轉化。但是大多數人都沿著父母或者從小受的教育劃定的路線一直走下去。比如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經理人他頭十年在職場中大多都走得非常順,但30歲左右就開始布朗,就開始無規則運動。
為什麽呢?就是父母教育他做事的一個道理,工程師的做事方式。結果他在頭十年最基礎的就是做事,他一旦做過“工程師階段”,往高層面走,就沒人指導他,就越出了他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時代變了,你的父母、老師教你的那一套已經不管用了,失去規則指導的經理人就開始布朗了。
還有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被“三十而立”的老話僵化了、不改變了。
第五個瓶頸就是目標多元化,不能夠專心。
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說,30歲是狂妄的年齡段。小孩少兒期是幻想階段,少年期是狂想階段,成年人30歲左右就變成一個狂妄階段,40歲中年期就變成沈靜階段,到晚年期就50多歲,這個時候叫等待階段,等待退出歷史舞臺,安享晚年。到六、七十歲這人就活在老年期,他只對健康感興趣。
人活在世界上,有社會評價體系,自我評價體系。
社會評價體系里面有三個目標:榮譽、權力和財富,所有的東西無論如何追求都會歸結到這三個方面、三個坐標。一個年輕人往往會同時追這三個目標,所以他40歲要成億萬富翁,50歲成為政治局常委,60歲學冠全球,這三個目標全有了。
其實人活在社會評價體系當中就這三個追求。而健康、快樂、幸福都是自我評價,不是社會評價。所以每個人都在社會評價驅動下,進行自己的社會行為和職場行為,而自我評價從內心來驅動。
這三個坐標軸,有不同的規則。有的人就是因為往三個方向同時奔,每天早上起來,在權力這個山上奮斗,中午又跑到榮譽山上去,晚上到財富山上跑一下,最后這人要累死在山谷里面。
后來有年輕人說,你說的不對,他要用十年爬財富這座山,用十年爬權力這座山,再用十年爬榮譽這座山。這樣做也可以,但最終你還是成不了大事。為什麽呢?這三個山的遊戲規則是完全不同的,換山是有成本的。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后來出事的副省長、副部長原來都是大學教授,因為他們習慣了學術這個規則,老想做學問,問個明白。
所以任何一個人這一輩子你三座山來回爬,一般的都容易出事,三個坐標軸不能相交,一相交就出事,目標多元了。
所以30歲的人如果能明白這一點,三座坐標軸是不能相交的,而且三座山是不可能同時爬的,那你這一生很可能有了不起的職業前景。如果到40歲你還沒明白這一點,那你這一生當中一定是一事無成的。
第六個職業瓶頸就是難耐恐懼和誘惑。
現在的社會是變革的時代,誘惑太多,人在職場上耐不住外界的誘惑,偏離了原來的目標。
在追求自己目標時,很容易把外界的困難和危險信號放大,最后引發內心的恐懼而退怯。所以30左右的人,往往停留在構建偉大的戰略層面,就是打不響一場具體的戰斗。結論,就是要避免前面所講的6個瓶頸。
人一生就是要心態平和而充滿激情。人生無論創業還是打工抑或是做其他,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共分六種。
第一種:是沒有夢想的生活方式,這種人是死氣沈沈的。
第二種:是有夢想的生活方式。
第三種:是有夢想+激情的生活方式。
第四種:是有夢想+激情+持續的激情的生活方式。
第五種:是有夢想+激情+持續的激情+成功(階段性的成功),每個人的成功都是階段性的,這是正常的現象,人一生不可能都是成功。
第六種:是對中國來說,在剛剛變革的初期,規則還沒建立起來的時候還有一種生活方式,就是冒險+大膽。
這六種生活方式是每一個人自己所選擇的,為什麽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主要原因是不同年齡段和大的環境以及個人文化差異造成的。人生的不同階段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對于戰爭年代選擇革命家的人,在當今市場年代將選擇的是創業家。
這就是時代精英選擇的生活方式,為什麽是這樣?大的文化和環境決定了你為什麽活著,小的文化和環境是你選擇怎麽活著。
整個世界都在改變,對精英來說趕上了很好的時代,趕上一個自己開創新事業的時代,開創新事業需要平和的心態加上夢想和激情,而且是持續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