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日戰爭

中日戰爭

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
『滿洲事變』和『滿洲國』

在日俄戰爭中打了勝仗的日本,通過《樸次茅斯和約》,在『滿洲』(中國的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南部建立了勢力範圍。

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民眾的民族解放運動迅速高漲,日本對『滿洲』的統治開始動搖。而且,同日本勾結在一起統制『滿洲』地區的張作霖軍閥政權,也開始表示出要擺脫日本、爭取自立的反抗姿態。

日本為確保在『滿洲』的權益,尤其是想把『滿洲』作為對蘇聯作戰的根據地以及煤、鐵的供給地,精心策劃了炸死張作霖和柳條湖事件等,遂在1932年建成了完全被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權--『滿洲國』。

在『王道樂士』、『五族協和』的美名下,日本國內也轟動了。而實質上,這不啻是日本官民共同侵略中國的表現。

 

出兵山東省和炸死張作霖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的軍閥仍很猖獗。國民黨的蔣介石為了保護民族資本的利益,在1926年發起打倒軍閥的鬥爭(北伐),先後解放了漢口、上海、南京等地。

為了阻止這次北伐波及日本控制下的『滿洲』,日本在1927年5月、1928年4月和5月,三次出兵山東省,特別是第三次的出兵,日本軍隊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殺傷了大量的中國人,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抗日運動。

『滿洲』的親日派軍閥張作霖,面對民眾的抗日氣勢,開始明白追隨日本是不利的,於是在1928年6月,由關東軍佐大河本等人策劃,張作霖同乘坐的火軍一起被炸。河本等人把這一事件栽在國民黨的頭上,企圖藉此機會一舉鎮服整個『滿洲』。


柳條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時20分左右,在『滿洲』的中心奉天市郊外一個名叫柳條湖的地方,『滿鐵』的軌道突然被炸。

關東軍認為這次炸毀鐵道乃是中國軍隊有計劃的行動,遂立即出軍隊,於第二天攻佔奉天,又在四天之中,佔領了長春、吉林等南『滿洲』的主要城市。

於是,歷經十五年的侵略中國的戰爭開始了。

這次炸毀鐵道的事件,實際上是關東軍參謀官集團(陸軍大佐板垣征四郎、陸軍大佐石原莞爾等人)為完全統制『滿洲』而蓄意策劃的。然而,直到日本戰敗投降,日本的國民都柑信了關東軍發表的聲明:中國軍炸毀了滿鐵,向日本發起了軍事挑剔,必須自衛還擊。

 

擴大侵略規模

日本侵略『滿洲』(日本稱為『滿洲事變』,中國稱為『9.18事變』)的規模在進一步擴大。

1931年10月8日,關東軍的飛機轟炸錦洲。當時,逃出奉天的張學良在錦洲建立了政權。11月,關東軍又出兵『滿洲』北部,經過激戰,佔領了昂昂溪、齊齊哈爾。

12月28日,關東軍再次向錦州發起攻擊,於翌年1月3日攻佔。進而在2月5日佔領了哈爾濱。中國的民眾被日本的侵略行徑激怒了,憤然而起,發生了以上海為中心的大規模的罷工、抵制日貨等運動。日本則在『保衛帝國的生命線滿蒙』之口號下,把大量的日本國民拖入了戰爭,處於狂熱的狀態。

 

『滿洲國』和『滿洲』熱

1932年3月1日,『滿洲國』宣告成立。長春改名『新京』,作為首都,並定年號為『大同』。國家的執政元首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博儀,他被日本悄悄地從天津弄出來後,走馬上任了。

建國宣言中寫有這樣的理想:「『王道樂土』五族(漢、滿、蒙、日、朝)協和。」但是日本人無處不入,掌握著行政實權,關東軍可令部才是真正的『滿洲國』政府。

在日本國內,報紙、雜誌和廣播電台掀起了一肢『滿豪熱』,受到經濟危機牽累的資本家和失業青年,乘著這股熱潮,湧向『滿洲』。這些日本移民需要的土地,由關東軍強行徵用,指令當地農民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出來。

在關東軍用武力掠奪中國人的土地和課以重稅的基礎上,『滿洲國』才得以宣告成立的。

 

『滿鐵』

『滿鐵』是一個半官半民的國策公司,全名圳『南滿洲鐵道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1906年,基礎是東清鐵道(日俄戰爭後從俄國手中奪得長春至旅順的鐵道)以及附屬於東清鐵道的特權和財產。它是日本在滿洲的權益中心,與關東軍,關東廳同為統制『滿洲』的柱石。『滿洲事變』之後,通過『委托經營』其他鐵道和開闢新線等項目,使具有鐵路的總長度達到一萬多公里。並且,除鐵道從外,還有自已的煤炭、水運、電氣、製鐵、石油等事業網,形成了『滿鐵樂恩』。

『滿鐵』可設是日本統制『滿洲』的象徵,於是成了抗日游擊隊的打擊目標,不斷受剄襲擊。

 

侵略熱河--進而向南擴張

完全侵佔了『滿洲』(東三省)之後,日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位於東三省和華北之間的熱河合。1933年22月3日,遵照日本政府的決定,日軍開始進攻熱河。3月的月中,日軍沿著萬里長城佔據了山海關至古北口一帶,從頭至尾約有450公里長。

5月份,日軍進而越過萬里長城,侵入關內(萬里長城的內側--華北),距北平只有五十公里。中國方面不得不要求停戰。結果,等於承認以長城為分界線,把熱河省也納進了『滿洲國』的版圖。

 

西安事變

一九三六年冬天發生的西安事變,張學良與揚虎城因為一腔抗日救國的熱情,受了共黨宣傳的哄騙,誤信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的口號,中了中共的陰謀;又兼以張學良自失了東北之後,時刻想把自日本打退,回到老家去,於是這位沒有政治達見的東北『少帥』就聯同當時的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在十二月十二日清晨發難。蔣委員長的衛士托抗,死四十餘人,蔣委員長終劫持。消息傳出後,舉世震驚。全國一致要求立即釋放蔣委員長。當時,共黨的口號是團結抗日,都不想傷害蔣委員長。共黨則只求暫時緩和西北剿共軍事的壓力,喘一口氣。所以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張學良親自陪同蔣委員長飛往洛陽,第二天蔣委員長飛回南京。過了半年,七七事變軍發生,全面抗戰開始。

 

田中奏摺

湊巧,日本內務大臣牧野仲顯一是田中內閣的反對者。出於不同政見,他同意給床次竹二郎方便,讓他的弟弟山下勇出面,買通了皇室書庫官,蔡智堪以修補圖書為名進入皇室書庫。皇室書庫官找到一份文件,放在蔡智堪面前,自己就悄然離去了。

蔡智堪用碳酸紙蒙在文件上,用鉛筆一筆一劃仔細地描起來。這份用『西內城』精繕而成的文件名叫《田中奏摺》,內容涉及八個方面,數十萬字,長達六十多頁。

一九二七年下半年,田中首相主持過多次『東方會議』,中心便是策劃侵略中國的具體部署。到會者有政府各省次官、參贊,通商局長,歐美局長,陸軍部次官,參謀本部次長,軍務局長,軍令部次長,關東廳長官,大藏省理財局長,朝鮮總督府警務局長,駐華大使,駐奉天(瀋陽)、漢口、上海的總領事等等。而《田中奏摺》就是『東方會議』的紀要。

整整十個夜晚,蔡智堪的特使使命完成了。他抄完一部分,就把這部份抄到的文件寄出。中國東北保安總司令部的外交主任王家禎陸續收到了這些抄錄的文件。王家禎收到文件後馬上找人把它翻譯了出來,立即引來了國際國內輿論的一片嘩然。

到今天日本官方始終不敢承認有《田中奏摺》這樣一份文件。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無線電波把張、楊的『通電』和張、楊邀請中共代表團去西安的信息,送到了毛澤東的炕桌上。毛澤東的辦公室徹夜通明。周恩來、朱德、博古、張國燾等人都在這裏開會。會議的結果,決定爭取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由周恩來、葉劍英、博古組成中共代表團和紅軍代表團,前往西安參加談判。十二月十四日,周恩來率代表團前往延安,再從延安乘飛機去西安。同一天下午四時,西安上空發現一架飛機盤旋飛行。一會兒,飛機投下一只信筒,裏面裝著端納給張學良的信。端納是美國人,當過張學良的顧問,此時應宋美齡之邀,作為信使訪問西安。端納給蔣介石帶來了宋美齡的信,信中勸他要理解張、楊的舉動,說東北軍都是亡省亡家的人,他們要抗日,是自然的事情。信的最後說:『告訴你一句話:南京的情形是戲中百戲。』蔣介石深知『戲中百戲』指的是什麼。要是中國一但陷入內戰,他自己的處境和命運將不堪設想。回過頭想想,張、楊不過是要他抗日,並無其他意圖,在西安不會有生命危險。這樣,他一面寫條子命令何應欽停止進攻,面考慮與張、楊談判。

蔣介石同意談判了。恰在此時,十二月十七日下午,中共代表團到達西安。十二月二十日、一十二日,宋子文、宋美齡先後到西安。經商定,宋子文代表蔣介石,張、楊、周恩來代表西安方面進行談判。二十四日,談判取得了積極成果,達成六項協議:

一、改組國民黨和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 二、釋放上海愛國領袖和政治犯,保證人員自由權利

三、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

四、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國方針

五、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六、具體救國辦法

當天晚上,由宋氏兄妹陪同,周恩來會見了蔣介石。周恩來和

蔣介石達成三點協議:

一、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統一中國,受蔣指揮

二、宋子文代表蔣與周解決一切

三、蔣回南京後,周可直接去談判

 

七七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北平西南永定河上的座精美石橋。它建於金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了。全長二百六十六點五米,橋上石柱間的雕柱在南北各有一百零四根,柱頭上雕著大小石獅共有四百八十五個。形態活潑,情趣盎然,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說過,盧溝橋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盧溝橋是北平的西南門戶,平漢鐵路的咽喉。北平周圍四個重鎮之中,通州、豐臺、南口已被日軍佔領,只剩下盧溝橋。盧溝橋成為北平與外界聯係的唯一通道。如果盧溝橋失守,北京將成為一座孤立無援的死城。

一九三七年,日軍為準備戰爭升級而進行挑釁。七月七日凌晨二時,一個拿著日本戰刀的指揮官帶領著一個排的日軍步兵一字排開,向盧溝橋靠攏。中國二十九軍駐北平部隊團守軍一個排長上前交涉,日軍毫不理會。那個指揮官走到中國排長面前,一刀把排長劈死。後面的日軍迅速分開,一陣槍聲,中國守軍一個排全部陣亡。

五時三十分,日軍向盧溝橋全面進攻。頃刻間,盧溝橋上,宛平城外,槍聲大作。六時四十五分,日軍在炮火增援下,先後占領龍王廟和鐵路橋。

還在前一天的七月六日,駐豐臺日軍向中國當局提出,希望通宛平縣城到盧溝橋以西長辛店演習,中國守軍不許,為此雙方僵持了十小時之久。當晚十時許,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接到日本方面電話,說有日本陸軍一個中隊在盧橋演習時,好像聽到駐宛平縣城內的軍隊發出的槍聲,使演習部隊一時紛亂,結果一名士兵失宗,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失兵。

『七.七』時變中,二十九軍的官兵打響了中國人民八年抗戰的第一槍,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序幕。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命令:『全體官兵要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為爾等之墳墓;應與大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二百一十九團三營金振中營長出誓言:『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還帶傷領受了奪回鐵路橋的死命令。他親自率敢死隊勇猛衝鋒。

事變等二天,《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發表。《通

電》說:『全國同胞們!平津告急!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告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同一天清晨,一份急電送到了蔣介石面前。他立即叫來侍從室主任陳布雷,一面下令調四個師的兵力北上增援二十九軍,一面又指示外交部與各國交涉。蘇聯表示支持中國抗戰,英、美不置可否。日本則反咬一口,要中國政府懲辦盧溝橋肇事者。

七月十七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對時局聲明,並表示:『如果放棄了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抗戰到底,犧牲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圖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我們希望和平,但不求苟安。我們不求戰爭,但可能被迫自衛。』說明了中國晌嚴正立場。

七月十八日蔣介石發表四點聲名:

1. 盧溝橋事件之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

2. 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非法變更。

3. 中央政府所派的官吏,不得任意要求撤換。

4. 二十九軍現在所駐地區,不受任何約束。

七月十九日,全國各報頭條刊載了蔣介石身穿軍裝在廬山發表談話的照片,還刊登了廬山談話的消息。照片上的蔣介石,情緒激昂,高舉拳頭。

輿論把中央政府的動員令傳到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耳中。盧溝橋的怒火點燃了全中國人民的抗日烽火,黃河的咆哮將激起神州大地雷鳴般的槍炮聲。

七月八日到七月三十日,日軍先以談判為名拖延時間。待增援部隊到位,便恢復向中國守軍的進攻。七月三十日前後,日軍增兵越來越多,兵力比較越來越懸殊,以致二十九軍不得不撤出盧溝橋,直到北平、天津失守。

 

一二八事變

三友實業社,位於上海東北角馬玉山路(今雙陽路),是上海的著名國貨工業,他們以生產三角牌毛巾質優價廉而聞名。『九.一八

』以後,這個廠的工友自動組織了義勇軍,每日操練,情緒高昂。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傍晚,五個日本僧人在三友社附近走走停停,不時四處窺視。這五個日本僧人,為首的是天崎居升、水上秀雄、藤井國吉、後藤平和黑岩淺次郎。這幾個和尚的不尋常舉動,引起了工人義勇軍的注意。他們馬上派人盯上了這些和尚。和尚自有人跟宗,便奔跑起來。當他們跑到趙家巷附近時,工人攔住他們盤問。就在這一剎那間,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化裝成工人模樣,混入了三友社工人行列。他們揮動拳頭向和尚身上打來。幾個和尚被打傷後,三人立即逃到不遠處的由日本人辦的東華紗廠。其中有一人因傷重後來死去。

這件轟動上海灘的『日僧事件』,成為『一.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日僧事件』的幕後策劃者,是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和日本那上

海總領事館的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少佐。川島芳子,原名金璧輝,是清朝族肅親王的女兒。六歲那年,辛亥革命爆發,她失去了貴族地位。不久就成為日本特務川島浪速的養女,到日本信州高等女校接受教育。一九二七年十一月,日本策劃『滿蒙獨立』。川島芳子被派回國,安排她與蒙古王公之子甘珠爾察布結婚,以控制這個傀儡。不科,事未成功,皇姑屯炸車案使世界輿論大嘩,『滿蒙獨立』運動隨之夭折。川島芳子與甘珠察布的婚姻關係立即解除,回到日本。『九.一八』事件前後,她受日本間諜機關指派再次來華。一九三二年,關東軍要在東北策劃炮制『滿洲國』。為掩人耳目,轉移國際視線,[土反]坦征四郎找到上海的田中隆吉,給他二萬日元活動費,要他製造一個日本向上海出兵的借口。而『日僧事件』是川島芳子製造出兵上海借口的第一步。

那幾個和尚是日本『日蓮子』。日蓮子是中國佛教中法華教流傳到日本後演變而來的一支佛教流派。它的右翼以專門從事暗殺活動而聞名。川島芳子利用這伙人去『點火』,那些冒充『工人』的,是她收買的漢奸。第二步,他們利用『日僧事件』火燒三友廠,把事情鬧大。

一月二十日晨二時,『日本人青年同志會』七十多人,前往三友實業社『報復』。當他們路經臨青路時,值勤的華人巡捕上前勸阻,他們立即就動手打人。華捕田潤生當場被打死,華捕朱伍蘭打電話報警時,手被砍掉三個指頭。三友實業社的周圍籬笆都被撬開,他們把汽油、煤油澆到工廠板壁上點火,立即火勢衝天。他們還用手榴彈轟炸。第三步,當天下午,他們在公共租界日本人俱樂部三樓開會,要求日本當局和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出兵干涉以『保護僑民』。會後,一千多名暴徒手持棍棒,在海軍陸戰隊掩護下,氣焰囂張地在吳淞路、北四川路一帶游行示威。沿途不少商店被他們用棍棒搗毀,電車也被他們阻攔,值勤的巡捕再次被毆打。這樣,上海的空氣立即緊張起來,關東軍策劃的日軍進攻上海的借口終於製造出來了。一月二十三日。龍華警備司令部。十九路軍和龍華警備司令部主要官長都在這裏,其中有總指揮蔣光鼐、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警備司令戴戟和所屬各部隊的長官。蔡廷鍇軍長在會中站起來,用低沉堅毅的語調對大家說:『日本人這幾天在上海處處都在向我們尋釁,處處都在壓迫我們,商店被其滋擾,人民被其侮辱,並加派兵船及飛機、母艦來滬,大有占據上海的企圖。』『兄弟只有決心的心腸,願意同大家同生共死。』

戴戟司令當眾表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敗何足計,生死何足論,只有盡我等軍人守土御侮的天職,與倭奴一決死戰。』

最後,蔣光鼐總指揮訓示:『我們的死,可喚醒國魂,我們的血,可寒敵膽。』『我們明知物質上不是日寇的對手,但是這種萬眾一

心的精誠,就可以打開一條必勝之路,何況我們還有兩三萬人,真一不能挽救中國嗎?』當天,一份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戴戟四位將軍簽署了一份告十九路軍全體官兵同志書。這份文告說: 『四顧神州,版圖變色,皇皇五千年之華冑,將淪為奴隸牛馬萬劫不復之慘境,是而可忍孰不可忍。我不自救,誰能救我!?!』 『我們為緊急應付起見,只有以我們愛國熱血染成我們最後一片光榮的歷史。只有把我們殉國精神葬在四萬萬未死盡的人們心坎裏,我們沒有回顧,我們不管成敗利鈍,一刀一槍,死而後已!』 『自由之神已鳴,救死之血正沸,我們不要感覺我們物資不過人,我們要以偉大犧牲精神來戰勝一切,我們必定能救中國。哥哥們,弟弟們!衝鋒吧!我們要永永遠遠在血泊中求最後的生存與勝利,我們來高呼:殺!殺!!』

十九路軍的官兵全體動員起來了,他們抱著隨時戰死沙場的決心,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迎擊來犯之敵。

『日僧事件』剛發生,日本第一遣外司令官鹽澤幸一就向上海市長吳鐵城提出四項要求。吳鐵城卑躬屈膝,全部接受這些無理要求。

一月二十三日晚,停在吳淞港外的日本輕巡洋艦『大井』號和第十五驅逐隊、特別陸戰隊四百五十七人到上海。

一月二十四日,日本水上航空母艦『能登呂號』到上海。一月二十八日二十時,鹽澤幸一又提出進一步的無理要求,要求中國軍隊撤出北四川路並平毀工事,由日軍進駐。二十一時三十分,部分日軍軍登陸,他們和原來就在租界的海軍陸戰隊會合後,趁著夜色向天通庵火車站集結。

二十三時三十分,鹽澤幸一下令進犯上海北火車站,準備以切斷中國守軍的軍事運輸。『一.二八』淞滬戰爭終於爆發!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