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與神明的溝通-『卜笅』『起乩』 『扛輦仔』

與神明的溝通-『卜笅』『起乩』 『扛輦仔』

海島或漁村,對於神明的信仰是最虔誠的。琉球鄉小小的面積,才一萬多人口,廟宇神壇之多--大大小小近百座;真的是走幾步路就有一座。
  一般而言,我們和神明溝通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三種:
  第一種用卜笅的方式,用卜笅來預測神意。比較科學的說法,卜笅含有機率的因素在內:決定大事時,就要連續多卜幾杯聖杯,以降低或然率,提高可靠性,增強信徒的信心。我曾聽聞有連十二聖杯的紀錄呢!這應該很神奇吧!
  第二種方式是:請求神明直接降駕附身在乩童身上,這就叫「起乩」。因為可以和神明直接對話溝通,能比較有效的處理事情,而且可信度也很高。我小時候曾親眼目睹神明處理一樁日本兵的糾紛,這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死在小琉球的日本兵,附身在一位平時不會說日語的乩童身上,他竟然以日語和神明溝通呢! 小琉球到目前為止,都還有ㄧ些人士以『乩童』為專職的呢!

輦仔」就是神明的座轎。要請示土地公就得在上面綁上土地公的神像;要請示王爺公就得綁王爺公的神像。有時則是兩尊一起綁在神轎上的。
 神轎是木製的,由兩根長竹竿分別貫穿在神轎的兩邊,必須由四人扛著,而且身高要差不多,不可高矮懸殊太多,否則就無法協調。除此以外,還要一位敲打神鼓的紅頭仔,這個人要在神明降轎時,負責與神明溝通的任務。
 『扛輦仔』請教神明的事不分大小,只要你信得過祂,就可以燒香向祂報告你心中的困惑。如家人久病,求醫無效的情況,或家裡接二連三的發生事故,或貍苳l、造大船、娶新娘擇良辰吉時……等等,都可以請示神明。
 有時,紅頭仔也會和神明發生溝通不良的事,這時就要採用「降筆」的方式—也就是扛輦四人中右前方那位叫「頭筆」的人,負責感應神意,寫出具關鍵性的字,就能體會神意。不過,有時會寫得很清楚,像東港迎王時,頭筆報大千歲姓氏頭銜時,大家透過電視轉播看得一清二楚;有時則像塗鴉般,得邊看邊猜呢!
 現在『扛輦仔』這種請神儀式,在小琉球依然還存在著。不過,因為需要的人力較多,通常是比較重大的事才會選擇它,而一但有哪戶人家舉行『扛輦仔』,則村里居民或鄉內人士都會到場幫忙,真的充分顯示出漁村樸實善良與熱心助人的一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