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哭聲反映家長的語言
研究顯示,德國、法國的新生兒很早就顯現出哭泣模式的不同。
【24drs.com】Nov. 5, 2009 -- 有篇最新研究比較法國與德國出生的小孩,結果顯示,出生才三天的嬰兒,其哭聲已經能反映其父母所說的語言。
德國維爾茨堡的維爾茨堡大學醫療人類學家Kathleen Wermke博士與這篇研究的研究人員表示,專家非常瞭解父母的聲音,特別是母親的聲音,在子宮內就會被胎兒感受到並且記住,其他的聲音也一樣,像是簡單的音樂旋律。
那她這篇最新研究增加了什麼?她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向WebMD表示,周圍的語言影響嬰兒聲音的產生,似乎比研究人員所認知的還早。這篇研究結果發表在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的網路版。
這篇最新研究顯示,早在嬰兒唔、呣牙牙學語,或是說「媽媽」或「達達(爸爸)」之前,就已經學習了母語的模式,並在其哭聲表達出來。
【新生兒的哭聲:研究細節】
在研究中,Wermke博士和同事們記錄並分析60名健康新生兒,在出生後3至5天時的哭聲。有一半是出生在講法語的家庭中;一半是在講德語的家庭。所有嬰兒的聽力都正常,並且是足月產的嬰兒。
哭聲是自然發生的,並不是由研究人員所誘發或刺激而產生的。
法國的嬰兒往往在哭的模式中帶有語言專家所謂的上升旋律線,由低到高;而德國的嬰兒則是下降的旋律線,由高向低,旋律的輪廓包含語調的組成。Wermke博士發現,嬰兒的哭聲模式均符合他們母語的模式。
【新生兒哭泣研究:這有什麼含意?】
Wermke博士和她的同事們表示,研究成果顯示,新生兒不僅記住了周遭語言的主要語調模式,還能夠自己重現這些模式。
雖然其他的研究發現,兒童的母語會受到7至18個月時產生的聲音影響,但是這篇最新研究顯示,影響發生在更早的時候。
Wermke博士表示,模仿語言的旋律輪廓不是依賴新生兒還沒成熟的聲道,而是依賴他們自己擁有的呼吸和發聲協調系統能力。
【新生兒哭泣研究:第二意見】
馬里蘭州羅克維爾的美國語言與聽力協會臨床問題主任、語言病理學家Diane Paul博士替WebMD評估這篇研究時表示,研究顯示,周圍語言對嬰兒的影響,發生時間比專家之前所認知的還要早。
她表示,學習語言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它是在[嬰兒]聽到的環境中塑造出來的。這篇最新研究是說,時間點甚至在出生前,就被胎兒們聽到語言上的差異,嬰兒們聽到不同的旋律模式,而他們出生後就會聽到在胎兒時所曾聽過的相關旋律模式。
【新生兒和語言:給將要為人父母的一些訊息】
Wermke博士表示,父母應該繼續做已經在做的事情。她表示,父母應該從一開始就對嬰兒說話和唱歌。
Paul博士表示,研究證實他們一直告訴家長的,與兒童交談對[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雖然與腹中的寶寶交談或唱歌不會有傷害,但Paul博士表示,即將為人父母的人該有的認知是,不能保證這麼做就代表嬰兒會比那些沒這麼做的嬰兒更早會說話,或是會說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