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篡位的領先指標~加九錫
經濟學名詞中有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而歷史的這門學科也有領先指標,那就是權臣篡位的領先指標~加九錫。
關於九錫說法各有不同,根據唐章懷太子李賢所注的《後漢書》中說明九錫分別是錫車馬、錫衣服、錫虎賁、錫樂器、錫納陛、錫朱戶、錫弓矢、錫鈇鉞、錫秬鬯等九樣原本專屬於天子所使用的物品,是皇帝給臣子的最高賞賜。通常是皇帝賞賜給有大功勳的大臣或是有權勢的諸侯大臣。
為何說加九錫是權臣篡位的領先指標呢?因為根據史書記載有名的權臣篡位前加九錫幾乎是必要程序,以下介紹四位指標性人物:
1、王莽
王莽於漢平帝元始五年受封加九錫,隔一年王莽就成了"假皇帝"[攝皇帝],末了乾脆來個假禪讓之名而行真篡位之實成為了"真皇帝"。
《漢書》王莽傳 節錄
普天之下,惟公是賴,官在宰衡,位為上公。今加九命之錫,其以助祭,共文武之職,乃遂及厥祖。於戲,豈不休哉!
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賞,琫珌,句履,鸞路乘馬,龍旂九旒,皮弁素積,戎路乘馬,彤弓矢,盧弓矢,左建硃鉞,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硃戶納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賁三百人,家令丞各一人,宗、祝、卜、史官皆置嗇夫,佐官漢公。在中府外第,虎賁為門衛,當出入者傅籍。自四輔、三公有事府第,皆用傳。以楚王邸為安漢公第,大繕治,通周衛。祖禰廟及寢皆為硃戶納陛。陳崇又奏:「安漢公祠祖禰,出城門,城門校尉宜將騎士從。入有門衛,出有騎士,所以重國也。」奏可。
十二月,平帝崩,大赦天下。莽征明禮者宗伯鳳等與定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喪三年。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時元帝世絕,而宣帝曾孫有見王五人,列侯廣戚侯顯等四十八人,莽惡其長大,曰:「兄弟不得相為後。乃選玄孫中最幼廣戚侯子嬰,年二歲,托以為卜相最吉。
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群神,贊曰『假皇帝』,民臣謂之『攝皇帝』,自稱曰『予』。平決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稱『制』、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托之義,隆治平之化。其朝見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復臣節。自施政教於其宮家國采,如諸侯禮儀故事。臣昧死請。」太后詔曰:「可。」明年,改元曰「居攝」。
2、曹丕
曹丕篡漢,但加九錫的是他的老爸曹操[曹操的加九錫可視為領先指標的典範],前者王莽加九錫後當上"假皇帝"聲稱的是當周公輔佐成王,而曹操加九錫後卻沒篡漢感覺比較像周公,只是他的兒子一上台就學王莽依樣畫葫蘆的來了個假禪讓之名而行真篡位之實當上了皇帝。
《三國志》武帝紀 節錄~文中有詳述賜九錫的種類與用意
又加君九錫,其敬聽朕命。以君經緯禮律,為民軌儀,使安職業,無或遷志,是用錫君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君勸分務本,穡人昏作,粟帛滯積,大業惟興,是用錫君袞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敦尚謙讓,俾民興行,少長有禮,上下咸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六佾之舞。君翼宣風化,爰發四方,遠人革面,華夏充實,是用錫君硃戶以居。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難,官才任賢,群善必舉,是用錫君納陛以登。君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是用錫君虎賁之士三百人。君糾虔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干紀,莫不誅殛,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龍驤虎視,旁眺八維,掩討逆節,折衝四海,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溫恭為基,孝友為德,明允篤誠,感於朕思,是用錫君秬鬯一卣,珪瓚副焉。魏國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往欽哉,敬服朕命!簡恤爾眾,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德,對揚我高祖之休命!
3、司馬炎
司馬炎篡魏,但加九錫的是他的老爸司馬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來不及篡魏就嗚呼哀哉去見上帝了,因此司馬炎繼承老爸的遺志並向前人[王莽/曹丕]學習假禪讓之名而行真篡位之實當上了晉朝的開國君主,成為中國史上素質最差的開國皇帝之一。
《晉書》太祖文帝紀
節錄
甘露元年春正月,加大都督,奏事不名。夏六月,進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九錫,假斧鉞,進號大都督,劍履上殿。又固辭不受。秋八月庚申,加假黃鉞,增封三縣。
4、李淵
唐高祖李淵,大一統王朝唐朝的開國君主,也是假禪讓之名而行真篡位之實俱樂部的成員之一,可見禪讓這個美好的制度深得許多想篡位權臣的心。
《舊唐書》高祖本紀
節錄
癸亥,率百僚,備法駕,立代王侑為天子,遙尊煬帝為太上皇,大赦,改元為義寧。甲子,隋帝詔加高祖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總錄萬機。
二年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為撫甯大將軍、東討元帥,太宗為副,總兵七萬,徇地東都。二月,清河賊帥竇建德僭稱長樂王。吳興人沈法興據丹陽起兵。三月丙辰,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弒隋太上皇于江都宮,立秦王浩為帝,自稱大丞相。徙封太宗為趙國公。戊辰,隋帝進高祖相國,總百揆,備九錫之禮。唐國置丞相以下,立皇高祖已下四廟于長安通義裏第。
夏四月辛卯,停竹使符,頒銀菟符于諸郡。戊戌,世子建成及太宗自東都班師。五月乙巳,天子詔高祖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王后、王女爵命之號,一遵舊典。戊午,隋帝詔曰:
天禍隋國,大行太上皇遇盜江都,酷甚望夷,釁深驪北。憫予小子,奄造丕愆,哀號永感,心情糜潰。仰惟荼毒,仇複靡申,形影相弔,罔知啟處。相國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東征西怨。致九合於諸侯,決百勝於千里。糾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賴。德侔造化,功格蒼旻,兆庶歸心,歷數斯在,屈為人臣,載違天命。在昔虞、夏,揖讓相推,苟非重華,誰堪命禹。當今九服崩離,三靈改蔔,大運去矣,請避賢路。兆謀布德,顧己莫能,私僮命駕,須歸籓國。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廢,豈其如是!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預充三恪。雪冤恥于皇祖,守禋祀為孝孫,朝聞夕殞,及泉無恨。今遵故事,遜于舊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趨上尊號,若釋重負,感泰兼懷。假手真人,俾除醜逆,濟濟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聞。
遣使持節、兼太保、邢部尚書、光祿大夫、梁郡公蕭造,兼太尉、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皇帝璽綬于高祖。高祖辭讓,百僚上表勸進,至於再三,乃從之。隋帝遜于舊邸。改大興殿為太極殿。
甲子,高祖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命刑部尚書蕭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改隋義寧二年為唐武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