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半線月.彰化明

半線月.彰化明

彰化縣,北以大肚溪與台中縣市為界,南跨濁水溪與雲林縣相望,東則隔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毗鄰。全境除八卦山屬台地外,都是沃野千里的大平原,因此自古即是以農立基的農業大縣。  



彰化之名取「彰顯皇化」之意,但這是清雍正元年(1723)正式設縣以後所得的佳稱。文獻記載,最早的彰化叫做半線,緣於平埔族巴布薩人(Babuza)所居之半線社而得名。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歸清以後,屬諸羅縣。但管轄之外,卻都因荒蕪未開而一直未曾設官。直至清雍正元年(1723)拓墾日興,為方便管轄,乃割虎尾溪以北,內設彰化縣。



其後又歷經多次改隸變更,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政府播遷來台後,翌年(民國三十九年),實施地方自治,才復行設治彰化縣,今日之局方才確定。  



彰化縣轄區,共計26鄉鎮市(含一市、七鎮、十八鄉),縣屬面積1074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130萬餘人。



彰化縣的墾拓歷史極為久遠,來自閩南漳泉、粵東等地的主要移民,亦帶來了相當豐碩多采的民情風俗。在表演戲曲方面,有源自於泉州的南管戲、高甲戲,潮州的布袋戲等等;而在民俗工藝方面,木彫、彩繪等,在本縣至今仍有許多優秀的團體藝人。因此,彰化的人文資源潛力,自應不可限量,相信這些將是未來彰化縣新風情的良基。  





資料來源:觀光遊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