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暖催蚊發育 登革熱恐爆大流行
立冬過了,還是出現逼近卅度高溫,中央氣象局預測今年冬天溫度可能略高。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認為,「暖化」是個警訊,氣候變遷可能影響傳染病疫情,政府要特別注意。
上周有學者在高雄的一場研討會上預測,前三次登革熱流行在民國八十七、九十一、九十五年,剛好間隔四年,照「四年一次」的周期,明年恐引發登革熱大流行。不過,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對此持「有待觀察」的態度。
台大流病所助理教授蔡坤憲指出,「溫度」是物種適應環境最重要的因素,若溫度一直提高,以往生長在嘉義縣布袋鎮以南的埃及斑蚊,有可能「飛越北迴歸線」拓展勢力。
暖化也會加快蚊子發育、繁殖和蚊體內病原體發作,而台灣近年來暴雨增加,也有利蚊蟲孳生。
金傳春認為,全球暖化可能把一些原本存在於熱帶的疾病帶到溫帶地區,政府要特別注意某些境外移入的傳染病原存在的環境條件,也要留意國家整體的傳染病偵測、預防系統。
蔡坤憲補充,兩年前曾有日本NHK電視台的人來台灣調查埃及斑蚊,他們也擔心全球暖化造成蚊蟲北遷。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流行病學專家警告,台灣過去每四年就出現一次登革病毒流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加強清除孳生源就能避免登革熱疫情,不應有所謂「四年魔咒」或宿命的觀念。
全球暖化,登革熱疫情是否可能北移?疾管局統計,北市在民國八十八年曾出現十六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九十、九十一及九十六年也有零星本土病例,去年又爆發十年來最大規模本土疫情,十多人感染,都屬零星疫情。
周志浩說,目前監測還未發現疫情北移跡象。他解釋,台灣登革熱疫情,主要是境外移入病例未被發現,病媒蚊叮咬後傳染給他人,只要徹底清除孳生源,就能避免登革熱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