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01 | 《說苑.反質》:「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吒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依上文所述,下列何者最接近公明宣對「學」的看法?
|
(A)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B)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
(C)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D)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
答:(D)
|
而:代詞,你。安:疑問代詞:哪裡。說:古同“悅”。臨下:指治理下屬。
白話文:公明宣向曾子學習,可是三年來卻不讀書。曾子說:「公明宣,你在我的門下三年,可是卻不學習,這是為甚麼呢?」公明宣說:「我哪裡敢不學習?我看見老師在宮殿庭院,只要父母親在時,你從來都不會把情緒與怒氣發在畜生身上,我很喜歡您這樣的修養,但想學卻學不會;我看到您在接待賓客時,恭敬樸實卻不怠惰,我很喜歡您這樣的修養,但想學卻學不會;我看到您在朝廷時,嚴格對待屬下卻不傷害他們,我很喜歡您這樣的修養,但想學卻學不會。我欣賞您的『親德、友德、君臣德』,卻學不會,我怎敢居老師門下卻不知學習呢?」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賢賢:(動詞+名詞),即尊重賢者。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 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結論:公明宣非不讀書也,讀先生道德品質之無字之書也。「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最接近公明宣對「學」的看法。故選(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