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工作九十%都需要閒聊

工作九十%都需要閒聊


工作九十%都需要閒聊

閒聊3分鐘, 勝過口沫橫飛30分鐘!
工作成功與否有九成取決於「閒聊」,目的就是讓對方「想聽我講話」。
有效利用閒聊,一開口就能拉近距離、套好交情,讓人對你說YES!




  不NG聊天術,讓你輕鬆談出好生意!
  「問」比「說」更重要 →令人感興趣的提問有助於對話進展
  選擇讓對方連續說「Yes」的話題 →使人不自覺贊同你的工作提議
  避免常拿自己的「興趣」說嘴 →對方插不上話只會更尷尬
  不要每次開口就談「天氣」 →閒聊必須導入主題才不無聊

  懂得閒聊,才握有職場勝負的關鍵!
  職場內一切績效與執行力,都要從「有效溝通」開始,
  利用閒聊達到3項意圖,談判、升遷、交易、提案將無往不利。

  1 建立信賴關係──
  讓對方願意聽我們說,萌生「放心交給這個人」的念頭。

  2問出對方的真心話──
  收集情報,問出對方的煩惱或不會明講的關鍵語。

  3 加深正面肯定的印象──
  順利切入正題,消除對方說「不」的想法。

  不是聊天高手也做得到!
  更快達成共識的閒聊Tips

  從「詢問」開始,一舉拉近彼此距離
  選擇眾所皆知的新聞做為閒聊話題
  簡短有力的稱讚比滔滔不絕的讚美更有效
  讓對方說出3次「Yes」就是進入正題的最佳時機
  閒聊最多是10分鐘,甚至3分鐘就可結束
  「沈默時間」是讓對方停止閒聊的有效手段
在許多商業應酬場合中,筆者經常會有這樣的念頭:「這時候不閒聊一下,好像有點
可惜。」其實,「閒聊」在工作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只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
發現。

  不妨仔細觀察一下身邊以下類型的人:
  ◆受人矚目的最佳銷售員。
  ◆受到同事深厚信賴的員工。
  ◆受到上司重用的前輩。

  若有機會與這些在工作上成就非凡的人們說話,我們會發現,一開始的話題幾乎
        都是在「閒聊」,例如:「昨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很有趣的新聞哦!」

  沒錯!閒聊,是工作成果的關鍵。或許有人會問:「工作上真的需要閒聊嗎?」
        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工作不是獨自一人就能夠完成的事。

  在推廣業務時,必須面對「客戶、外部協力廠商」;在公司裡則是面對到「上司
        、同事」,所有工作進行過程中,勢必都會與周遭的人扯上關係。一般來說,業
        務工作的重心就是開會討論,從初次見面時自我介紹,接著聽取客戶需求,再歷
        經提案、協商,到最後聽取結論,這些過程都是與客戶面對面進行。

  還有其他例子:
  ◆下年度預算的討論。
  ◆專案進展報告。
  ◆聽取客戶結論。

  這些場合都是需要當面交談的。

  現今網路環境再怎麼發達,工作中仍舊有大多數情況是無法用郵件或電話解決的
        。因此,商務人士的行程表中,總是排滿預定的會議面談。

  那麼,工作中如果不見面就無法處理的「障礙=瓶頸」會有哪些呢?舉例來說,
        「把工作交給這個人沒問題嗎?」「選擇這個商品沒問題嗎?」「和這家公司打
        交道沒問題嗎?」……種種情況都會讓人感到不安及擔心。此時就必須透過面對
        面交談,讓對方感受到:「這個人做事很認真!」「我所擔心的事情,他都會細
        心說明,讓人感到安心!」……進而解決心中的不安。

  至於,何謂商務場合的正確交涉?重點不在於重複說明或提案,也不是準備簡單
        明瞭的圖表。一切的根本都是從「閒聊」開始,透過閒聊在現場創造適當的氛圍
        。比起流暢地切入主題重點,或是準備萬無一失的企劃書,「閒聊」的內容才是
        大幅左右工作成果的要因。

  活躍於商務界的前輩們,應該都會同意上述的說法。甚至還有人會斬釘截鐵地說
        :「工作成果,大多取決於閒聊內容。」

  然而,大多數的商務人士,並沒有發現閒聊的重要性,這裡分享一個實際案例:

  最近常常看見一些男性上班族獨自在公園的長椅上吃著便當,以前根本無法想像
        這種情況。我想了很久,覺得他們應該是為了省錢才這麼做。D先生,你認為呢
        ?」

  這段話是某客戶S先生(27歲)在工作討論開始之前,與業務負責人D先生( 26
        歲)閒聊的內容。如果你是D先生,會怎麼想?

  感想1:浪費時間。
  感想2:問這些的目的是?
  感想3:這個人很機靈。

  筆者曾用這個實例詢問一些商務人士,半數以上都回答1或2。詢問他們理由,
        答案幾乎都是:「因為上司指示過,要盡量縮短討論的時間。」或「我覺得這件
        事跟工作沒有關聯。」若純以追求合理性的角度來看,閒聊確實總給人一種負面
        的印象。

  事實上,這種傾向的想法近年更加顯著。

  前幾天筆者還遇到一個很典型的實例,當時正為某家製造商的年輕業務員講授溝
        通技巧的課程。

  筆者告訴他們:「為了讓彼此沒有隔閡,閒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拜訪客戶之
        前,請大家養成準備話題的習慣。」

  而針對工作的進行方式,筆者還向他們說明「閒聊→正題→結論」這三個步驟的
        重要性,並針對「閒聊」深入解釋。

  「閒聊就是『破冰』,照字面上解釋,就是『破除冰冷且凝重的氣氛』。事先利
        用一個話題讓彼此放輕鬆,比較容易切入正題。」

  這個課程包含休息時間,大約持續四小時,結束之前,筆者照例詢問學員對課程
        有沒有問題,一位約二十出頭的年輕職員舉手。

  他說:「我覺得不需要閒聊,這裡大多數的人應該也跟我有相同的想法,您要不
        要試著問看看其他人?」

  沒想到他竟然會這麼說……於是,筆者問在場三十位學員:「有沒有人也覺得工
        作上不需要閒聊?」讓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二十幾位學員舉手。這樣的結果讓筆
        者有些訝異,深刻了解了現下職員的心態。

  真的很感謝這些學員,對筆者說出了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
  
  「對於你們願意說出心裡話,我很感謝。只是,還是必須很遺憾的提醒你們:在
        工作上『閒聊』絕對是件必要的事。甚至可以說比『主題』還要重要,接下來請
        聽我的說明。」

  之後筆者解釋了「閒聊」的重要性(具體內容都在本書中有提到)。最後,所有
        學員都了解,他們過去誤解了「閒聊」的意義。多數的學員聽完解釋後,都對筆
        者說:「公司裡從來沒有人教過『閒聊』的重要性。」這件事讓筆者發現,因為
        電子郵件文化、少子化、個別指導教學普及等因素,以前任何人在見面時都會閒
        聊幾句的習慣,現今反而變成一門需要專門指導的課程。

  再回到之前的話題。S 先生為什麼要提出那個閒聊的話題呢?只是為了打發時間
        而已嗎?當然不是。在正式進入工作正題之前,應該先建立起無隔閡的關係,而
        「閒聊」正好可以提供一個「緩衝」的話題。原本,D 先生面對工作時,總是喜
        歡開門見山的方式,在說明工作相關事務時也總是一板一眼,因此總是無法擺脫
       「不親切」的印象。S先生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才會先問出那個無關緊要的
        問題(就某層面來說,S先生可以說是D先生的貴人)。

  那麼,對於S先生的提問:

  如果我們回答:「可能是為了健康著想吧!最近許多男性也開始注意體重管理了
        。有時候我也會自己帶便當,買一個小電鍋來煮玄米飯,先裝好明天的便當,剩
        下的飯菜就是今天晚餐囉!」

  如此一來,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和一般人沒有兩樣,進而拉近兩人間的距離。之
        後也因為這一段「閒聊」,對公事時的進展也會有極大的助益。

  日本某家著名製造業大老闆就曾對筆者說:「如果某人閒聊的話題很無趣,我就
        不會想再見到他了。」例如,初次見面時問了一個和主題毫無關聯的問題:「今
        天下午好像會下雨,社長您覺得呢?」應該就再也無法見到那個老闆了。雖然筆
        者一再強調「閒聊」的重要性,但如果閒聊無法與主題做「連結」,反而會造成
        反效果。

  筆者有個朋友在談生意時,「幾乎九成的時間都在閒聊」,但他卻總是能保持優
        秀的業績。

  舉個實例:「前陣子您介紹的那家義大利餐廳,我去吃過午餐了,真的非常好吃
        呢!最讓我感動的是……(中略,大約花了五十分鐘在討論那家餐廳)。對了,
        我們公司推出新產品,現在買有優惠喔!請您務必試用看看。」這段談話中,雖
        然花在「主題」上的時間只有短短五分鐘,但他還是能拿到訂單,這就是他厲害
        的地方。或許有人會說,那如果花九成的時間來談工作,業績不是會更好嗎?其
        實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那位朋友利用看起來和工作毫無相關的話題,打開對方的心防,反而容易讓對方
        接受提案。所以說「閒聊」對於工作成果的提高有極大貢獻。

  在職場上,沒有人會教我們如何巧妙利用閒聊的「程序」,因為那是在工作過程
        中累積經驗,自然而然發揮出來的技巧。筆者寫這本書的用意,是希望讓讀者了
        解,有效利用「閒聊」創造談話場合的氣氛,進而帶到工作「主題」的方法。如
        果讀者能以本書做為契機,在工作上靈活運用「閒聊」技巧,是筆者莫大的光榮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