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廣修善行

廣修善行

廣修善行

若人少行惡,

廣修無量善,

如以一把鹽,

投之大恒水


──《勸發諸王要偈》


在《勸發諸王要偈》裡,有四句偈:「若人少行惡,廣修無量善,如以一把鹽,投之大恒水」,這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佛教認為,一個人不管犯了多深的罪業,多大的過錯,只要願意真心誠意懺悔改過,雖然還是要承受果報,不過重罪可以轉為輕受。

好比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會鹹得難以入口,如果把它放到河裡,放到大水缸裡,就不會感覺到它的鹹味。人的心念、言行舉止也是如此,當善行多過於罪惡,自然會化「鹹」為「淡」,將功折罪了。

對於斷惡生善,佛教提出四種方法:「已生惡,令斷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除了消極的不作惡,更要積極的「廣修無量善」。生活中,助人一臂之力,給人一句善言愛語,甚至度化自心的貪瞋愚癡,去除無明煩惱,努力讓內心純淨善良的種子發芽、成長,是很重要的。

佛法裡經常勉勵大家,人生的際遇,命運的好壞,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你能少行惡事,廣修善法,生命裡就能創造許多的善因妙果;面對逆境,自能逢凶化吉;遇到挫折,也能生起奮起飛揚的力量;走到困頓處,會有貴人相助。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人格的提升,在於他有知過能改的勇敢與擔當。怕的是有過不知,知過不改,以為些微的惡念無關緊要,做些小惡無人知曉,這種僥倖的心態最為可怕。

所以要修無量的善事,滅除無量的惡行,日常生活中,善事不怕多,我們多一點觀照,約束身口意的惡業造作,必然能積善多福。

來源:星雲說偈

TOP

發新話題